論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的互動發展論文

才智咖 人氣:2W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的互動發展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論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的互動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

社群體育 學校體育 互動發展

論文摘要: 本文從社群體育具有教育性和學校體育具有社會性的角度出發,以社群體育為主線,對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互動發展的現狀、意義進行了論述,以推動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的共同發展。

一、我國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互動發展的現狀

目前我國開展社群體育活動遇到的第一個障礙是社群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匱乏。筆者經過實地走訪,發現目前我國中等城市80%的街道辦事處沒有體育場地設施,其餘20%的街道辦事處也只有乒乓球室、單雙槓等一些小型場地。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社群體育場地設施有不同程度的匱乏,這種狀況直接限制社群體育活動的時間和內容,進而影響參加社群體育活動的人數,不利於社群體育活動的開展。

學校的場地設施除在平時教學訓練中使用外,週末和假期基本閒置,即使是平時上課期間,一些學校的場地設施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從國外社群體育的發展來看,利用本社群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佔58.8%,尤其歐美一些國家,社群體育和學校體育基本上互通的。近年來,我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華東、華南沿海地區,社群體育和學校體育互動發展呈良好態勢,而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則基本處於空白。目前我國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基本上是分離的,我們應對此加以關注。

二、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互動發展的意義

社群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空間,學校教育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因此,在不影響校內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在節假日將閒置的場館設施向社群居民開放,為公眾服務既能提高其利用率,又可彌補社會體育場地設施的不足。

(一)學校體育是開展社群體育的基礎

1、學校體育是開展社群體育的基礎,社群體育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

社群體育的主體是包括學生在內的所有社群成員,青少年兒童通過學校體育能夠掌握必要的基本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為將來能夠獨立、自主地參加社群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進行社群體育活動的主體都經歷過學校體育的教育過程。

2、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身的基礎,社會體育是終身體育的重要環節。

社群體育有利於培養青少年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有利於培養學生對體育實踐活動的良好情感體驗。終身體育習慣是人們經過長期體育實踐而形成穩定的進行體育活動的行為特徵。社群體育活動具有靈活性、趣味性和自主性強的特點,因而學生能夠堅持活動,這種活動的延伸過程就是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過程。

(二)學校體育能夠有效地解決社群體育存在的一些困難

當前我國社群體育有“三難”——缺少設施、缺少專業指導人才、居民參與率低。我們要改變這種狀況,有效途徑之一是緊緊依靠社群範圍內的學校。學校內擁有大量的具有開展體育況賽、組織體育活動的豐富經驗和知識的體育教師,充分發揮這些體育教師的指導和管理能力,能較好地解決社群體育專業人才急缺的現狀。開展社群體育的另一個難點是體育活動的場所不足,而學校具備一定的體育設施,尤其是大專院校的體育設施較好,只要進行適當地設資和管理,在搞好學校體育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學校體育設施開展社群體育活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群體育的`設施場地缺乏的問題。此外,學生參加社體育活動可以增強社群體育的生命力。學生是社群體育最為活躍的因素,能促使社群體育朝“輕鬆、愉快、活潑、和諧”的方向發展,活躍社群體育。

三、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的互動發展必由之路

(一)學校應重視開發社群的隱性體育資源

社群體育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社群人力資源主要是指社群內在體育知識、技能等方面有專長的人才,以及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群體體育組織;社群物質環境資源主要包括山川河流、公園體育設施、體育場館等。

根據教育目的和社群、學校、學生個體的特定需要,學校可以立足於學生及其所在社群的體育人力資源和物質情況,使家長、體育教師、社群體育人士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組織體育教學。例如:將體育課開展到野外、效區、公園、體育館等社群場所,開設一定數量學生喜歡的專案讓學生自由選擇,如羽毛球、跳繩、棋類運動等。

(二)社群體育應主動利用學校體育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

學校尤其是高校體育可以為社群體育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包括提拱技術指導的教練人員、參與和帶動社群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體育骨幹及組織各種活動的管理人員。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兼職做社群體育的指導工作;體育院校開設的社會體育專業主要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參加社會實踐與社群聯絡,課餘時間學生在社群的場地中活動,與社群居民交流,指導和參與體育活動,既能增加社會適應能力,又能使知識學以致用,以便日後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服務於社會。

學校體育還可以提供物質資源,包括專業的體育場館和體育運動資源。學校將部分場地對外營業,既可以豐富附近社群居民的體育文化生活,又可以為學生和居民提供交流的機會,使體育資源共享。

社群舉行體育賽事時可以邀進附近學校的學生共同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激發社群居民的運動熱情。學校學生和社群居民互動,這樣學生畢業成為社群的居民後,能延續在校的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更快地融入社會生活中,促進社群體育和諧及可持續發展。

四、正確處理互動中的幾組關係

學校與社群(街道)是性質、職能不同的社會組織,在融合互動中發生和建立新的多種不同的關係,正確處理這些關係,融合各方力量,是相當重要的。

(一)學校與街道居委會的關係

學校是主動的組織者,但又不能把街道居委會當作協作方,居高臨下,發號施令。學校和社群是共同體,分工不同,責任相同。

(二)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與社群體育協會的關係

前者專業性很強,體育教師要站在全民健身的高度,主動和社群體育協會的同志溝通,熱情支援群眾性體育專案的開展,並盡力地為他們解決問題,為“社群體育進校門”做好工作。

(三)學校體育教研組與學生家庭的關係

體育教師是家庭體育的指導者和服務者,要安排好適合的健身專案,讓學生回家練習,主動蒐集反饋,及時調整。

(四)學校內部組織之間的關係

每一項大型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都需要學校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而不僅僅是體育教研組和體育俱樂部的事情,學校領導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及時解決各部門遇到的實際困難,保證學校與社群體育融合互動的順利推進。

五、結語

加速學校體育改革步伐,貫徹終身體育的教育,打破長期以來學校體育與社群體育分離的狀況,為學生終身體育的形成奠定基礎;發揮學校優勢,解決社群體育障礙促進社群體育的發展,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是我們廣大體育工作者應認真對待的現實問題。

參考文獻:

[1]莫小農,林敬鬆.試論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之結合[J].體育科技,2001,(1):2-3.

[2]孫靜.試論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J].遼寧師專學報,2004,(2):1-2.

[3]郭旭茂,肖微.高校體育與社群體育互動性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08,(3):1-3.

[4]何豔君.社群體育與學校體育協調發展的理論研究[J].百色學院學報,2007,(6):2-4.

[5]任國林.高校體育與城市社群體育發展的互動性[J].西北師範大學學報,2006,(1):1-3.

[6]張文娟.社群體育資源的開發及其價值[J].福建體育科技,2006,(1):2-4.

[7]樊炳有.社群體育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0-13.

[8]盧元鎮.社群體育社會學評說[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20-23.

[9]呂樹庭.廣州市社群體育發展建模研究[J].體育科學,1997,(6):2-5.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