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效用及消費者行為理論

才智咖 人氣:2.81W
論述效用及消費者行為理論

論文關鍵詞:效用 效用的計量性 序數效用 消費者均衡 無差異曲線 
       論文摘要:效用是微觀學中最經典的術語之一,具有主觀性、可計量性、遞減性、可再生性等主要特性。通過效用論來論證理性的消費者能夠實現既定資源的有效配置,滿足自己的最大欲望,推匯出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消費者應該使自己所購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或者說,消費者花在每一種商品上的最後一元錢所帶來的邊際效用相等,即貨幣的邊際效用相等。
  1效用的涵義和性質
  1. 1效用的涵義
  效用是微觀經濟學中最經典的術語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亞歷士多德的《學》。作為經濟範疇的效用,最初出現於費迪南多·加利亞尼1751年出版的《論貨幣》,其含義為“事物能使我們獲得幸福的屬性”。經濟學對效用的理解,正如薩繆爾森(Samuelson)在《經濟學》一書中所說,“可將效用理解為一個人從消費一種物品或服務中得到的主觀上的享受或有用性”。把精神的、非物質的內容從效用中“清除”出去,避免經濟學卷人倫理道德的爭論中。薩謬爾森在上述定義之後緊接著加了一句,“更準確地說,效用是指消費者如何在不同的商品和服務之間進行排序”。形成現在經濟學中廣泛使用的“效用”、“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效用的理解:效用是消費者從消費某種物品中獲得的滿足程度。消費者從消費某種物品中得到滿足,則是正效用,感受到痛苦,則是負效用。基數效用論者的基本理解是:效用是從消費中獲得的滿足或快樂,是幸福的增加,並認為效用可以計量和加總;序數效用論者的基本認識是:效用反映個人的偏好,是一種心理現象,不可以計量,也不可能加總求和,只能排列順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數來表示。
  1. 2效用的性質
  (1)效用的主觀性。效用是對慾望的滿足,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消費者消費某種物品時的主觀感受。首先,表現在效用因人、因時、因地不同而不同,即對不同的人,同樣的物品所帶來的效用是不同的,比如麵包和飲料兩種物品,張某認為麵包的效用大於飲料的效用,恰恰相反,王某認為飲料的效用大於麵包的效用;對同一個人而言,同一種物品的效用在不同的時間與地點可能不同,比如同一件羽絨服,在冬天和寒冷的地帶給人們帶來的效用大,在夏天和熱帶則可能給人們帶來了負效用。其次,效用的主觀性指消費者心理上的主觀感受,而非物品本身的屬性,物品本身的屬性由其物理或化學性質決定的,一般稱之為物品的使用價值,它描述的是物品客觀屬性,不受人們的價值觀、信仰、個性特點決定。效用從物品對人的角度所進行的描述,反映人與物品之間的一種關係,受人們的價值觀、信仰、個性特點決定,強調的是消費者對某種物品帶來滿足程度的主觀感受。一件物品不論其客觀上具有多大的有用性,但對某個具體的消費者來說,效用只取決於這一物品的稀缺程度以及他在這一基礎上作出的主觀評價。再次,效用的主觀性表現在,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即改造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和人生理想等,剋制一些無關生存的慾望,於人於己不利的慾望或者自己正常情況下無法滿足的慾望,降低相應商品或行為的效用水平。剋制這些不合理的慾望不僅可以讓人們的靈魂遠離痛苦,而且還可以給人們提供比用商品或行為填滿不合理慾望的溝壑所能得到的滿足還要大。而對一些合理的、自己有能力滿足的慾望極力主張人們去實現。最後,效用雖屬主觀範疇但不含倫判斷。只要能滿足人們某種慾望的物品就有效用,慾望本身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規範不在效用評價範圍之內。
  (2)效用的可計量性。效用一詞,經濟學史上有過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主要有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可以計量和加總的,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不可以計量,更不可以加總。在經濟學中,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論往往被安排在同一章中介紹給讀者,竟可以相安無事,在其他學科中也許是絕無僅有的。其原因就在於,效用是可以計量的,無論“基數效用論”,還是“序數效用論”,分析方法雖不同但得出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一致的,所以這兩種理論能夠和平共處。序數效用論雖然認為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滿足自己慾望能力的.一種主觀心理評價,反映了個人的偏好,不可以計量,只能排列順序,否認了效用的計量性,那麼消費者主觀評價系統對特定商品慾望滿足程度是如何排序的呢?顯然這個問題是至關重要,薩謬爾森是認識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個經濟學家,他處心積慮地構建“顯示偏好理論”,即當消費者在市場上選擇了某一商品或勞務組合,他的“偏好”就同時被“顯示”了,因此經濟學家無需數量描述,就可以證明這一組合必然是效用最大化的。其實消費者在市場上進行選擇顯示偏好,就是依據自己的主觀評價體系對慾望強度進行排序,消費者主觀評價體系認定效用作為慾望強度,存在著強弱、大小的不同,預設效用是可以計量的,否則消費者無法對商品的效用進行排序,無法在市場上進行選擇商品,由此可見,消費者主觀評價體系是效用可以計量的預設系統。所以,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是不可以計量的,指經濟學家無法也無需對效用進行計量,但消費者主觀評價體系是可以對效用進行計量的。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的分析方法正是基於對效用的共同理解,即效用是可以計量的,才會對消費者行為得出一致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