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成彰顯國中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7W

 摘 要:新課程把“生成”當成一種追求,新課程把“生成”當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常態要求。古人云:過猶不及。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個“度”,如何正確處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生成”,用生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筆者進行了三個方面的研究。

用生成彰顯國中語文課堂的生命活力教育論文

 關鍵詞:適當 適度 適時

如果說傳統課堂把“生成”看成一種意外收穫,那麼新課程則把“生成”當成一種追求;如果說傳統課堂把處理好預設外的情況看成一種“教育智慧”,新課程則把“生成”當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常態要求。新課改提出,教學是師生多向、開放和動態的對話、交流過程,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生成性,因此動態生成是新形勢下課堂教學的重要特徵。

古人云:過猶不及。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個“度”,如何正確處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生成”,用生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筆者進行了三個方面的研究。

一、生成要“適當”

所謂“適當”,是指對生成內容價值的判斷,即值不值得去生成。我們先看下面一個案例:

[案例一]一位教師在上《孔乙己》一課時,有學生問:“老師,孔乙己為什麼不去告狀?”於是,這位教師放棄了原先的教學設計,抓住學生提出的這個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整整一節語文課,老師和學生給孔乙己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獨一無二的人物穿上現代人的服裝,走進法庭,現場表演,竟然能把官司打贏。課後這位教師說:“我不能扼殺學生提問的興趣,我的斥責、冷漠也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快樂。”

而我們從小說中見到的只是一個苟活著的、備受欺凌、毫無尊嚴、窩囊到極點的孔乙己形象,絲毫找不到他告狀以及勝訴的任何可能性,這種完全脫離了教學主題和文字整體立意的生成,有何意義?生成價值的核心是符合教學目標,符合教學目標的生成才是有價值的。比如,當學生提出讓孔乙己打官司時,教師引導學生就其可能性進行討論,以便進一步瞭解其性格特徵,理解科舉制度對生命的扼殺。學生也就不會生成孔乙己打官司的笑話了。

二、生成要“適度”

所謂適度是指生成容量的控制,即生成內容的多少問題。過度的生成會喧賓奪主,影響正常教學目標的實現,生成不足往往難以生成最佳效果。

[案例二]我在教學《范進中舉》,課堂討論很主動深入,一名學生生成一個問題:“范進的`老丈人為什麼是屠戶?”這個問題倒是我備課時沒有想到的。

師: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范進的老丈人為什麼是屠戶?”

生1:屠戶的社會地位本來就很低,連這樣的人都可以在范進面前耀武揚威,可見范進是一個沒有用的傢伙。

生2:不一定,比屠戶還窮社會地位還低的人也有,比如農民,那麼作者為什麼不把范進的老丈人寫成農民。

生3:屠戶的職業很恐怖,讓范進的老丈人形象更猙獰,和軟弱的范進形成鮮明的對比。

……

師小結:說得好,如果范進的老丈人不是屠戶,小說情節的發展就不會這樣自然無痕,整個故事就不會讓我們在忍俊不禁中感受到別樣的心痛。 從這一案例可以看出,儘管生成是“無法預約的美麗”,是無法事先設定或無法預料的,但我們在生成面前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幸運只青睞有準備的大腦”,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生成只青睞有準備的課堂。”

三、生成要“適時”

著名教授葉瀾先生曾經說過:“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所以教師要努力構建一種開放、和諧、愉快的,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真正凸現的新型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適時生成的平臺,喚起學生生成的動機,激起學生生成的慾望,從而讓學生能在課堂上不斷生成促進課堂發展的教學資源。

[案例三]在上《紫藤蘿瀑布》一課,在交流自學初讀感受時,就有同學適時生成,提出一個問題:“作者看了輝煌的紫藤蘿瀑布,覺得很美,應該繼續欣賞才對,為什麼會‘不覺加快了腳步’走了呢?”我認為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於是適時點撥:“請同學們找出與這句話相呼應的一句話。”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找到了第一句。於是,我們共同抓住“不由得”三個字並討論它的含義和作用。通過討論,學生明確了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是因為被美麗的紫藤蘿瀑布深深吸引住了。理清了思路,作者由此感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正是在這樣的感悟下,作者的精神振作起來了,因此加快了腳步。

在學生問題生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一個平等的身份運用語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言說”,把自己的問題和理解、好奇和厭煩、熱愛而後痛恨、認知和想象、困頓和頓悟等通過課堂教學這一平臺盡情地表達出來。在這個師生相互推動、相互理解、心靈交往的生成過程中,往往能使教師與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從而生成美麗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