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企業財務治理的創新

才智咖 人氣:2.07W
淺議企業財務治理的創新
一、企業財務治理創新的必要性  
  1、傳統產業經濟時代的產權理論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資產和投進資本,只注重出資者享有企業的剩餘索取權,排斥經營治理者的智力勞動及其他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的剩餘分配權,從而會加劇所有者、經營者和員工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現代企業已不再僅僅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題目,它實際上已成為“利益相關者”的產權合作體。在此形勢下,財務職員有必要進一步明確應該以誰的利益最大化為企業的理財目標。?
  2、現有的財務治理理論與內容已不適應當前投資決策需要。傳統產業經濟時代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廠房、裝置等有形資產;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體、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無形資產所佔比重將大大進步,將成為企業最主要的投資物件。但在現實財務治理活動中很多企業往往低估無形資產價值,不善於利用其進行資本運營。?
  3、 現有的財務機構設定與財務職員素質嚴重妨礙著資訊化、知識化理財。企業財務機構設定應是治理層次及中間治理職員少,並具有靈敏、高效、快速的特徵,我國現有企業財務機構的設定大多是金字塔型,中間層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創新和靈活性;財務職員理財觀念滯後、知識欠缺、方法落後,缺乏創新精神和能力。這一切嚴重妨礙了資訊化、知識化理財程序。
  
  二、企業財務治理目標與方向的多角度創新
  
  1、企業財務觀念的創新
  (1)一方面要樹立現代財務資源觀念。現代財務資源可以分為硬財務資源和軟財務資源兩大類。硬財務資源是指客觀存在的、在一定技術、經濟和社會條件下能被企業利用的有形資源;軟財務資源是以智力為基礎的或無形的資源。知識資源通常包括市場資源、智慧財產權、人力資源、組織治理資源等。
   另一方面要實現企業財務資源的戰略性轉移。產業經濟時代對企業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戰略性資源為硬資源,而知識經濟應將戰略性資源轉移到知識、資訊及其創新能力上來。據西方學者測算,本世紀初知識資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僅為5一20%,現已達60—80%。隨著資訊高速公路的開通,預計將達90%。對於知識型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已不再是硬資源而是知識起源。有鑑於此,企業在理財時應確立“軟資源第一”的觀念,通過培育和擴張軟資源優化企業資源結構,順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
  (2)樹立人本財務觀念。現代化企業需要充分發揮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貫徹“人本財務觀念”要求:其一是增加人力資源投資,進步企業領導和員工素質;其二要推行財務分層治理和全員財務治理,實行***式和參與式財務治理,進步員工對財務的參與意識;其三要加大軟資源投資力度,為培育企業文化和良好人際關係創造優良環境。
  
  2、 企業財務治理目標的創新
   企業財務治理目標隨著經濟形態的轉化和社會進步而不斷深化,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先後經歷了“利潤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到“超利潤目標治理”的轉換,不斷向高層次演化,從原追求企業自身利益和財富最大化轉向“知識最大化”的綜合治理目標。其原因在於:知識最大化目標可以減少非企業股東當事人對企業經營目標的牴觸行為,防止企業不顧經營者、債權人及廣大職工的利益往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知識資源的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特點使知識最大化的目標能兼顧企業內外利益,維護社會生活質量,達到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的同一;知識最大化目標不排斥物質資本的作用,它的實現是有形物質資本和無形知識資本在最短時間內最佳組合運營的結果。
   目前大多公司財務的目標還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它僅考慮了硬資源而忽視了軟資源題目,在資源配置上僅考慮了股東而忽視了企業的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正常需要以及非人類的資源分享主體的需要,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當企業資源配置有利於股東財富增長時,就被以為是優化的,否則就以為是非優化,這樣難免不會導致資源環境的破壞。新的產權理論實現了從股東至上觀點向利益相關者合作觀點的轉變,既擴大了產權研究的視野,又給我們從更寬廣的產權和利益基礎上反思傳統的財務目標觀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企業定位財務目標要既考慮出資人利益,又要兼顧了其他利益相關者要求和企業的社會責任,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