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板坯連鑄專案設計管理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5.8K

1國外專案設計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國外板坯連鑄專案設計管理探析論文

1.1合同範圍的劃分

就一項成功的工程而言,完善的合同及其附件是極為重要的基礎。一份理想的合同應該保證雙方對合同條文的理解不出現歧義,執行過程中不存在缺項漏項,不出現雙方推諉。合同中用於劃定買賣雙方分工範圍的是分交表(DivisionList),它是一份綱領性的檔案,是整個專案中的最高法則,一經雙方簽字就必須一絲不苟地按此執行。在執行合同的整個過程中,分交表更是各個工作階段都離不開的基本法,工作計劃、技術資料交接、發貨運輸、裝置驗收等都要依據分交表進行。實際工作過程中如果偏離了分交表,會給後續工作引起很多麻煩。表1是簡化了的分交表區域性段落。由於國內公司大多缺乏做國外專案的經驗,因此在合同執行過程容易出現以下一些與分交表相關的問題:

(1)未經與外方溝通,就隨意增刪或合併分交表專案;

(2)設計採用的裝置名稱與分交表內名稱不一致,此情況往往由於雙方分類習慣不同或翻譯環節不夠確切所造成;

(3)隨意變更設計範圍。儘管在分交表中對每個單體裝置都按照設計階段對分工做出了具體規定,但在實際設計時仍可能出現設計超出或未達到合同範圍。之所以出現以上情況,主要因為設計人員習慣於國內專案中的做法,總是在追求技術上的合理性和設計的優化,隨著設計的深入,最初的一些設計思路會逐漸發生改變。但在國外專案中,商務合同高於一切,技術要為商務服務。對於設計而言,有時候與商務條款吻合比追求優化更重要,除非原方案存在重大技術問題非改不可.

1.2設計標準問題

標準與規範是設計的依據,也是設計工作的指導性檔案。大部分國外業主偏向採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設計標準及規範,但國內設計院所大多又不熟悉歐美標準或工程所在國的標準,容易導致設計不符合合同檔案的要求,很難獲得業主或工程師的批准。本專案業主方是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目前使用的生產裝置基本都來自歐洲,所以最初業主明確要求本專案採用歐洲標準體系進行設計。而對於板坯連鑄機這樣的大型生產線,需要直接採用的設計標準不僅包括公差與配合、焊接、探傷、齒輪精度等基礎標準,還包括鋼鐵及有色金屬材料、緊韌體、密封件等產品標準,整個專案涉及直接應用或間接引用的標準數百項。若採用歐洲標準設計,其難度巨大且結果不可預見。後經反覆協商,使用者同意按照中國標準進行設計,但提出了附加條件:要求向其提供英文版中國標準。這項本以為簡單的工作在專案執行階段卻變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設計工作開始後,經多方努力尋找才得知,在機械設計與製造方面,我們的國家標準從未有過正式出版的、權威的英文版本。能夠找到的只是一些公司做國外專案時自行翻譯的單個標準的零散譯稿。儘管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儘管我國已有很多大型企業在全球各地承建了許多大型的基礎設施工程如電站、港口、高速公路等,但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國家標準———至少在機電裝置設計與製造標準方面———其實遠沒有做好走向國際的準備。中國產品要想更多地走向世界,要想在全球經濟領域具有更多的話語權,從國家層面上大力推進標準的輸出必不可少,也十分迫切。在後續與業主的協商中,對本專案中的標準問題採用以下四種途經加以解決:

(1)對於重要基礎標準,如焊接、通用技術條件等,優先提供可信度較高的英文版譯稿;

(2)無法提供英文稿的,將中國標準與歐洲標準或ISO標準進行對照,提供對照表;

(3)以上兩條仍然無法解決的少量產品類標準如螺栓、墊圈、密封件等,自行組織翻譯。

(4)採用雙方均認可的計算方法與設計系數,向業主提供必要的設計內容。標準問題遍及專案設計的所有層面和所有分支,如果不用標準加以約束,無法想象一個專案如何走向成功。國外專案從一開始就必須重視標準問題,重視設計規範、標準的收集、整理和學習。專案組織部門和參與設計人員應將設計所需的各專業規範、標準等資料收集齊全,儘快熟悉那些已經與業主約定要採納的設計標準(包括各種計算軟體和計算方法)。如有標準需要替代,應及時與業主溝通和確認。尋求妥善的解決之道。

1.3設計資訊管理體系

設計資訊管理主要包括兩大功能,一是對外的聯絡溝通要保持及時、順暢,二是通過合理的內部管理流程保證設計有序進行。管理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組織管理體系。自上而下的管理網路,對參與本專案人員的組成、分工、職責等做出清晰的規定,是確保內部管理資訊順暢流通的重要基礎。

(2)設計聯絡函。設計過程中雙方傳遞技術資訊的重要檔案,應從專案開始就制定統一的格式及編號,並有規範的稽核流程。所有的往來聯絡函應集中歸檔儲存,使之具有可追溯性。

(3)圖號。出於自身檔案管理的需要,國外的業主通常會要求圖紙上標識業主方的企業LO-GO,並在圖紙上編制其圖號。在AutoCAD環境下,這些資訊必須是以編輯功能自動生成的,後續的檔案管理軟體才能夠從CAD檔案中自動批量提取所需資訊。因此在設計開始階段,即應要求業主提交其圖號編制規則,我方將這些資訊嵌入設計軟體中後,設計人員即可方便使用。

(4)資料交接單。本專案涉及機械、液壓潤滑、自動化、廠房鋼結構、起重裝置、水處理裝置、土建等諸多專業,且由國內外多家公司承擔,各家設計相互制約,又相互關聯。階段性的設計成果需要及時提供給業主,再由業主轉交給相關專業使用,其間的資訊交換量浩大。因此設定了專門的資料交接單(DocumentTransmittal,簡稱DT),該單上註明了專案名稱、本次提交的資料內容、該內容的提交日期、交付形式(紙質或電子版)、資料的用途(供審查、供製造)等等,從而可保證資料傳遞的嚴肅性和準確性,並便於追溯。

(5)主控文件記錄檔案。為準確瞭解專案設計的巨集觀狀態,應業主要求,本專案還編制了主控文件記錄檔案(MasterDocumentRegister,簡稱MDR)。這份檔案中彙總記錄了本專案所有已完成和計劃完成的圖紙及技術檔案的資訊,包括圖紙名稱、張數、買賣雙方圖號、提交時的DT號、提交日期等。該檔案資訊彙總全面,並可定期更新,通過它可隨時掌握設計工作總體進展情況。設計管理工作貫穿工程始終,對於設計質量和進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在設計之初就建立起完善的設計管理網路並切實發揮作用。其中業主方圖號、資料交接單格式、主控文件記錄檔案格式等應在專案開球會上與業主進行充分交流,並由雙方在確認的樣例上簽字。在專案設計工作中應儘量以書面檔案形式記錄和傳遞與工程有關的各種資訊,書面檔案應有相關人員的簽字,並應對這些檔案進行登記整理,妥善儲存。

1.4設計成果的確認

裝置設計通常可分作三個階段,即基本資訊(BasicInformation,BI)、基本設計(BasicDe-sign,BD)和詳細設計(DetailDesign,DD),而真正實質性的設計工作要在後兩個階段完成。雖然在分交表中對每一個專案都具體劃定了買賣雙方的設計分工。但由於雙方習慣不同,對各階段設計所佔權重的劃分有很大不同。國外工程設計,基本設計與詳細設計的時間比約為2∶3,價格比約為3∶1,國內工程基本設計與詳細設計的時間比約為1∶3,價格比約為3∶7,由此可見,基本設計在國外工程設計中所含的技術權重是比較大的。此外對不同階段應達到的設計深度也容易存在差異,例如本專案中起重機的基本資訊,在國內專案中一般只需提供起吊能力、起升高度、極限尺寸要求等資料即可,但本專案中除提供這些資料外,業主還要求設計單位提供起重機配置圖、工作制度。又比如裝置冷卻水,國內專案中只需提出對冷卻水壓力、流量、溫度以及交接點的位置要求就夠了,但在本專案中業主方還要求進一步提出水泵站的建議配置,包括示意的佈置圖。因此應特別重視那些在設計中途發生責任方轉移的專案,雙方要對不同階段的設計深度理解一致,方可順利交接,避免出現爭議。基本設計審查是整個專案工作的'第一個標誌性節點,其能否順利獲得業主批准直接關係到工程總體進度。在基本設計進展到一定程度時,應對審查會早作安排,就審查會的時間、地點、圖紙交付形式等積極與使用者溝通,並且按時、按量拿出基本設計圖紙供外方審查,在設計審查順利通過後,才能開展詳細設計工作。提供審查圖紙時還應注意,審查僅限於己方承擔基本設計的部分,切忌自行更改設計分工,避免節外生枝。

1.5機電一體品設計問題

中的水口快換裝置和塞棒機構項都是獨立完成某種功能的、並且是由專業廠商成套供貨的裝置,通常把這種裝置稱為機電一體品。由於涉及專利或專有技術,廠家在提供此類裝置時,一般不會向業主提供全部製造圖紙,僅提供安裝用圖和易損件圖。但在與業主方最初確認分交表時,簡單的認為這兩項都已經是國內供貨了,它們的設計當然也由賣方完成,未作深究就習慣性地把它們的所有設計階段都標記為S,結果在基本設計審查及以後階段,外方多次要求設計方向其提供機電一體品的基本設計和全部詳細設計圖紙,理由是既然標為S,就說明是由賣方自行完成其設計,而非第三方公司完成。因此在與業主確認分交表時,一定要注意三點,一是對整條生產線上有哪些裝置屬於機電一體品一定要在技術附件中定義清楚,最好在分交表備註欄中加以說明,避免扯皮。二是機電一體品的設計分工欄中應該採用不同的符號進行標記,以示區別。三是機電一體品的設計資料可以提供到什麼程度,要有雙方確認的書面記載、技術附件或者會議紀要

1.6設計進度計劃管理對設計進度計劃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合同一旦確認成立,各部門相關專業的技術負責人即應積極開展工作,參與編寫切實可行的設計總體進度計劃、階段性設計計劃和各專業進度計劃,並由相關責任人或責任部門稽核其可行性。

(2)將設計任務分解到每一個設計人員,設計負責人應定期巡視,檢查設計工作的完成情況,並與計劃進度進行比較分析,一旦發現偏差,及時糾正,保證設計進度。

(3)各專業技術負責人要經常與業主方以及受業主委託完成本專案界域以外其他部分設計的單位溝通協調,從各個方面及時瞭解和隨時掌握專案的巨集觀進展情況。

(4)對於設計中關鍵的進度控制時間點,如各專業間的相互提交資料時間、關鍵設計檔案提交及設計稽核時間、詳細設計完成和提交時間等,應在進度計劃中重點記載,並作為里程碑事件加以重點控制。

2結束語

這些年國內板坯連鑄專案建設週期越來越短,主要得益於合同雙方都在國內,聯絡便捷,並且採取了很多打破常規的做法,比如邊設計邊施工,比如製造階段一些應急的變更可以在口頭商定之後就先實施,更改的書面依據隨後再補等等。之所以能行得通,是因為國內使用者大多隻控制兩個重要節點,即設計審查和裝置出廠檢驗,使用者對中間過程的干預力度不大。而國外專案注重計劃性,注重過程管理,業主在專案實施過程中的參與程度遠大於國內使用者。要想做好國外專案,就必須適應這個差別,加強計劃管理,加強過程控制,努力適應業主的管理模式。設計工作順利完成了,才能為整個工程順利投產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