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德育與教育之關係

才智咖 人氣:1.5W
淺探德育與教育之關係
摘要: “德育”是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德育目的是教育的流動目的之一,不能將其物件化,需要依賴於固定目的而實現。所有教師都有實施德育的任務。德育實施離不開學校教育內容,但又不屬於哪一門課程,它的目的的實現有賴於以教育內容為中介和前提的師生、生生、師師等相互關係的展開。

關鍵詞: 德育 教育目的 教師 教育內容 關係
  
  一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如果將“法律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環保教育”,甚至“性教育”等納入“德育”,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亂和麻煩:德育概念的泛化,德育地位的異變。德育方式的偏頗等。教育“是人們嘗試持續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質結構,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質結構中有價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質形成的行動”。相應地,“道德教育”就是通過教育形成或者改善個體品德素質,讓個體成為“有道德”的人。在杜威看來,“教育即生活”,教育與個體生活具有先天的血緣關係。而道德則是生活的“構成性因素”,不能脫離生活存在,生活也不能離開道德進行。可以看出,生成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重要的目的之一,道德教育則是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在我國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把教育等同於道德教育的現象。如在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於道德教育;在近代和現代則又有把德育空虛化的傾向,名義上給德育一定的地位,而在落實中不是用意識形態的東西來替代德育,就是把德育完全流放到邊緣地帶。對這種種情況,雖然已有不少學者進行過反思,但是仍有進一步釐清德育與教育之關係的必要。
  
  二
  
  從教育目的看,培養“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應有之義。在這裡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制定教育目的時,一般都能通盤考慮。著眼於完整的人的培養;而在具體實施這一目的的過程中,則往往會把該目的分割成一些獨立的部分,而對這些獨立部分之間的關係又缺乏恰當的處理。在古代,把教育等同於道德教育,只注重個人品德的發展,而輕視其他方面,教育成了國家意識形態的代言人,“目中無人”;當今的教育似乎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只重視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知識技能的獲得,而把道德品質培養流放到了邊緣地帶。道德是生活的一個“構成性”因素,離開生活無以存在。而生活也離不開道德,離開了道德生活就會枯萎。因此,如果教育只重視智育,只看重科學知識的價值而無視道德教育,就會造成一些精神器官不協調者,正如一四肢極大而軀幹極小之人。
  學校教育在把社會對教育的要求逐級內化的過程中,也把教育目的進行一次次的分解,最終落實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體現在受教育個體的發展上。而在一次次分解的過程中,需要區分兩種不同的目的。一種是“固定目的”,另一種是“流動目的”。“固定目的”指那些在特定時段、可以用確定的內容來完成的方面,比如各類科學素養、動作技能等。這種教育目的更多的是針對個體的物質生活進行把握和謀劃。“流動目的”則是指那些伴隨著生活本身的流動而不斷變化、生成著的目的,它並不固定在人生的某一時段,也沒有一個確定的最終狀態,很難用特定的內容來形成,只能通過每個人的經歷獨立地實現。這類目的更多指向於人的精神生活,指向於人的意義世界。這兩類目的是互相結合的,儘管可以分開來認識,但在實際教育中卻是不容分割的。如果把教育目的比喻成一輛車的話,“流動目的”可以說是車的方向盤,指引著所要開往的方向,但它不能離開車身而獨自起作用;“固定目的”則好比是車身,載著方向盤,而自身卻不能拋開方向盤而前進到某個地方。德育更多地屬於教育目的之中的“流動目的”部分,儘管也包括具有“固定目的”性質的、相對確定的規範教育在內,但它的主要內容是要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做出說明,並促進實現。在實際教育中,存在著簡單、機械地把教育目的肢解的做法,分割成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這種做法常常導致產生許多沒有“方向盤”的“車體”和沒有“車體”的“方向盤”。因此,在把教育目的進行分解時,通常只宜把“固定目的”進行分解,而“流動目的”則應附著於每一個“固定目的”。這樣“固定目的”才能有的放矢,而“流動目的'”也不至於盲目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