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英語創新教育 楊莉

才智咖 人氣:9.32K

摘要:創新教育是以開發創新性思維為核心、以培養創新性人才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以人為本;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

談英語創新教育 楊莉

關鍵詞:創新教育 創新性思維 創新性學習 以人為本

在聯合國和美國第37屆國際《創造性解決問題討論會》上,與會者達成一個共識,即,已開發國家和落後國家的差距,實質上是創造力開發的差距。落後國家要想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就要從開發人的創造潛能著手,有目的、有計劃地逐步縮小開發人的創造力的差距。這是一個有遠見而深刻的認識。國家主席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放眼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在訪問中國科技大學時說:“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是培養創造力。”現在,“為培養創造力而教”已成為許多已開發國家學校教育的傾向。教育的發展已經與國家的安危、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因此,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長期以來,中國教育一直受凱洛夫的“講解——接受”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學生學習被動且負擔過重,主體意識和參與能力不強,獨創精神欠缺。因此,在與西方學生的比較中,我國學生的創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爾波斯特曼所批評的:“孩子們入學時像個‘問號’,畢業時卻像個‘句號’,這隻能是學校教育的失敗。”英語教學工作也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構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徑。中國小生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創新。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英語教學發展不斷呈現出新特點,英語課堂教學要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就需要在繼承以往英語課堂教學的經驗和成果的同時善於創新。離開創新,如果簡單地沿用過去的思路和辦法,英語教學顯然難於奏效。

一、當前教學中是什麼嚴重阻礙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楊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國內講學時一位記者問他:“您在國外教學多年,你看中國學生和外國留學生有哪些不同?”楊教授回答:“在國外,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國留學生膽子小,教師沒講過的不敢想,教師沒做過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學生曾說:“如果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十個中國學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國外學生中,十個人也許能講出二十種答案,儘管有些想法非常離奇。”諾貝爾獎得主美籍華人朱棣文教授說:“美國學生學習成績不如中國學生,但他們有創新及冒險精神,所以往往創造出一些驚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學者道出了中國學生創造力缺乏的現狀。我國的學生創造力匱乏,原因主要在於我國教育長期忽視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始終無法擺脫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怪圈,徘徊於知識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這種模式中,知識是學生唯一的追求,創造性被嚴重的扼殺。  二、創新教育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創新教育是在創造教育思想基礎上,根據“創造學”和“教育學”原理,針對傳統教育中有礙人的創造力提高的問題而提出的。所謂創新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綜合的創新素質。它包括:創新意識與動機(觸及的是“想不想”創新的問題),創造精神(決定“敢不敢”創新),創新能力(包括創造思維與創造技能。解決的是“能不能”創新的問題)和創造個性(“善不善”創新)等要素。創新教育是通過“創造的引導者”——教師應用創造性思維教學策略提供創造的環境,能激發“創造者”——學生的“創造動機”,培養“創造的人格物質”,以發揮創造的潛能,而有創造的行為或結果。就其目的而言,創新教育在於啟發學生的創造動機,鼓勵學生創造地表現,以增進創造才能的發展。就其內涵來看,它是教師通過課程內容及有計劃的教學活動,以激發和增長學生創造行為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教師本身來講,創新教育要求教師因時制宜,變化教學方式進行創造性思維教學。創新教育的課堂教學有以下幾個特徵:1、創設自由、安全、和諧的情境和氣氛。2、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教師不獨佔整個教學活動時間。3、注重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表達與容忍不同的意見,不急於下判斷。4、鼓勵學生應用想象力,增進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教育,也可以說是指導學生髮展創造的才能,鼓勵學生經由創造的過程,學習做有效創造的活動。

基於以上認識,應該說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踐性技能訓練是創新素質教育的核心。就英語教學來說,過去通常的教法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語法、講詞彙,學生被動地聽老師灌輸。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限制,根本談不上創新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達到知識的傳授和綜合能力培養的協調一致、同步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三、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英語課堂教學要創新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還要強幾千倍。”因此,教師要以人為本,相信潛能,相信學生能夠獨立學習,自主學習,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斷變化發展與進步的個體。“搬運工與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馬克思)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實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飽,中差生吃好。使全體學生自主參與,激勵競爭,形成一個“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學生共同提高的統一整體。老師的任務是教會學生學習,而不應把學生看作是隻會輸入的“機器”,要了解我們的學生也和我們一樣,他們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教學應是在保護孩子天性的同時,據其年齡和語言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1、創設教學氣氛,給學生安全、自由感,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機。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應該是“微笑和點頭,專心聽他說,鼓勵和讚美”。“微笑”代表一種親密關係,是一種“我不討厭你”或“喜歡你”的個體表現;微笑是增進師生關係的營養劑,也是教師態度改變的第一步驟。“點頭”,表示接納對方,是一種鼓勵,是一種增強,讓對方繼續表示他的想法。學生看到老師對自己點頭,常會受寵若驚,對教師倍感親切。“專心”是一種專注行為的表現。教師通過眼神、手勢、姿態以及適當的口語反應等方式,集中精神與學生溝通。專注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是鼓勵自由地說出他們的觀點和想法,也就是說教師尊重學生,有一種強而有力的增強作用。“聽他說”是一種傾聽,除了以耳朵聽學生的話外,更要用眼睛注視學生的身體語言。“聽”也是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在人與人的相處上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聽可以減輕情勢的緊張與壓力,因為不管是一個多麼狂暴、憤怒或衝動的場面,當一方在專心傾聽的時候,整個氣氛已被緩和了。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是創新教育的'動力

教學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要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不斷激發和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如在高一英語第一、二單元教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過程中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遊戲:傳話筒。全班可以分成四大組,每組的第一位同學是發話人,請後面同學把話傳給最後一位同學(受話人),要其幹或不幹幾件事,受話人接到請求後,用具體動作行為表現出來。這個遊戲可以在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看誰把話傳得快、傳得對、而且表演正確。這樣的教法和學法,會引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學生在親自參與活動獲得成功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其次,要加強課堂討論,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高一英語unit 18中可以設計一個任務:介紹你最喜歡的國家。活動時間:學完“綜合技能”後,活動形式:①。小組活動:討論決定將要介紹的國家、介紹形式和個人任務;②。個人活動:查詢有關資料並起草講稿或列出講話提綱;③。小組活動:整合、排練小組介紹;④。班級活動:小組介紹任務完成情況並做出評價。通過任務,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建立同學間協作學習方式,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通過交流,學生可以接觸到同一話題的多種資訊,擴大知識面。第三,將英語遊戲引入課堂,在遊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參與意識。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資訊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的碰撞,新資訊的獲取。課堂上開展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等教學活動,要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績獎勵為評價依據,師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評價、啟發、激勵,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3、設疑佈陣,激發求知,是創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應善於引導學生於無疑處覓有疑,善於激疑,有意訓練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可精心設計一組類似的問題,使學生沿著教師引導的邏輯思路步步深入,達到恍然大悟、觸類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學生按教師的指導自己去發現、探索,並得出結論。如BⅢL78是一篇闡明世界人口的科普文章,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比較枯燥。教師在上課時帶來一個掛鐘,說:“今天大家看時間,來算一道題。”學生們甚是驚奇:英語課怎麼上成數學課了?這時教師讓學生靜靜地注視著秒針走了一圈,然後在黑板上寫下一道題:174×60×24=?待學生報出答案:250560,教師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數字嗎?這就是現在全世界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當學生驚訝時,教師接著問:So it goes on, what will the world be in 600 years? 學生答:We dont know。教師可趁勢開啟錄音機說: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敢於標新立異、別出心裁,敢於逾越常規,敢於想象猜測,敢言別人所未言,敢做別人所未做,寧願冒犯錯誤的風險,也不要把自己束縛在一個狹小的框內的創造品格。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經常換個角度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以便從多角度探索求異;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廣泛聯想,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再就是幫助學生歸納、總結,發現新問題。?

4、重視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是創新教育的關鍵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優化教育的重要原則。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說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本領,以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需要。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為了養成學生有一輩子自學的能力”。因此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有:開辦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晚會等形式。通過這些形式儘可能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使他們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造意向,訓練和培養創新能力。通過實踐可知,英語的自學能力由以下幾方面組成:A。能根據讀音規則拼讀、拼寫英語單詞和朗讀課文;B。能獨立運用視聽手段聽懂英語課文並操練英語;C。能獨立回答教師根據課文提出的問題;D。能獨立完成教師提供預習和複習的作業;E。能獨立使用學習工具書和使用電化教學裝置;F。能閱讀與所學課文相當的課外讀物;G。具備在預習課文時找出疑難點,並向教師質疑問難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喚起潛在的創造智慧,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動下,支配自學探索活動,不斷更新、深化和充實已獲取的知識,為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二十一世紀需要具有不斷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人才,作為跨世紀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品質,開創新世紀英語課堂教學的新開地。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朱雲:《英語教學中的創造教育》[D],《中學教育》創新教育專輯2001年8月刊

[3] 齊憲代:《開展創造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C],北京教育,2001年5月

[4] 張志勇:《關於創新教育的理論構想》[J]。教育研究,200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