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鈴薯需肥特性及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才智咖 人氣:2.57W
關於馬鈴薯需肥特性及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論文關鍵詞 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論文摘要
根據馬鈴薯的需肥規律和吸肥特性,介紹了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量的計算及其測土配方施肥方法。?

  
  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對肥料的反應極為敏感,產量形成與土壤營養條件關係密切。因此,合理施用肥料,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實現馬鈴薯高產、優質和高效的關鍵措施之一。筆者根據馬鈴薯的需肥規律和吸肥特性,介紹了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量的計算方法,為提高馬鈴薯產量及品質提供技術參考。?
  
  1 馬鈴薯需肥特性?
  
  1.1 馬鈴薯不同生長時期對養分的需求特點
  馬鈴薯整個生育期間,因生育階段不同,其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幼苗期吸肥量很少,發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結薯初期達到最高峰,而後吸肥量急劇下降。各生育期吸收氮(N)、磷(P2O5)、鉀(K2O)三要素,按佔總吸肥量的百分數計算,發芽到出苗期分別為6%、8%和9%,發棵期分別為38%、34%和36%,結薯期為56%、58%和55%。三要素中馬鈴薯對鉀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試驗表明,每生產1 000 kg塊莖,需吸收氮(N)5~6 kg、 磷(P2O5)1~3 kg、鉀(K2O)12~13 kg,氮、磷、鉀比例為2.5∶1∶5.3[1]。馬鈴薯對氮、磷、鉀肥的需要量隨莖葉和塊莖的不斷增長而增加。在塊莖形成盛期需肥量約佔總需肥量的60%,生長初期與末期約各需總需肥量的20%[2]。?
  1. 2 營養元素在馬鈴薯生長中的`作用?
  1.2.1 氮素。作物產量來源於光合作用,施用氮素能促進植株生長,增大葉面積,從而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強度,從而提高馬鈴薯產量。氮素過多,則莖葉徒長,熟期延長,只長秧苗不結薯;氮素缺乏,植株矮小,葉面積減少,嚴重影響產量。?
  1.2.2 磷素。磷可加強塊莖中幹物質和澱粉積累,提高塊莖中澱粉含量和耐貯性。增施磷肥,可增強氮的增產效應,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抗寒抗旱能力。磷素缺乏,則植株矮小,葉面發皺,碳素同化作用降低,澱粉積累減少。?
  1.2.3 鉀素。鉀可加強植株體內的代謝過程,增強光合作用強度,延緩葉片衰老。增施鉀肥,可促進植株體內蛋白質、澱粉、纖維素及糖類的合成,使莖稈增粗、抗倒,並能增強植株抗寒性。缺鉀植株節間縮短,葉面積縮小,葉片失綠、枯死。?
  1.2.4 微量元素。錳、硼、鋅、鉬等微量元素具有加速馬鈴薯植株發育、延遲病害出現、改進塊莖品質和提高耐貯性的作用。?
  
  2 馬鈴薯施肥量測定與計算?
  
  2.1 確定目標產量
  目標產量即當年種植馬鈴薯的預定產量,它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況而確定。另外,也可根據地塊前3年馬鈴薯的平均產量,再提高10%~15%作為馬鈴薯的目標產量。如,某地塊為較高肥力土壤,當年計劃馬鈴薯產量達到3萬kg/hm2,則馬鈴薯整個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鉀養分量分別為150、60、318 kg/hm2。?
  
  2.2 計算土壤養分供應量
  測定土壤中速效養分含量,然後計算出1 hm2地塊的養分。1 hm2地表土按深20 cm計算,共有225萬kg土,如果土壤鹼解氮的測定值為83 mg/kg,有效磷含量測定值為24.6 mg/kg,速效鉀含量測定值為150 mg/kg,則1 hm2地塊土壤有效鹼解氮的總量為: 225×104 kg×83 mg/kg×10-6=186.75 kg,有效磷總量為55.35 kg,速效鉀總量為337.5 kg。由於土壤多種因素影響土壤養分的有效性,土壤中所有的有效養分並不能全部被馬鈴薯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個土壤養分校正係數。我國各省配方施肥引數研究表明,鹼解氮的校正係數在0.3~0.7(Olsen法),有效磷校正係數在0.4~0.5,速效鉀的校正係數在0.5~0.85。氮磷鉀化肥利用率為:氮30%~35%、磷10%~20%、鉀40%~50%。?
  
  2.3 確定馬鈴薯施肥量
  根據馬鈴薯全生育期所需要的養分量、土壤養分供應量及肥料利用率即可直接計算馬鈴薯的施肥量。再把純養分量轉換成肥料的實物量,即可用於施肥。?
  根據以上資料,單產馬鈴薯3萬kg/hm2,所需純氮量為(150-186.75×0.6)÷0.30=126.5 kg/hm2;磷肥用量為(60-55.35×0.5)÷0.2=161.625 kg/hm2,考慮到磷肥後效明顯,所以磷肥可以按60%施用,即施96.975 kg/hm2。鉀肥用量為(318-337.5×0.6)÷0.50=231 kg/hm2。若施用磷酸二銨、尿素和硫酸鉀,則應施磷酸二銨195~225 kg/hm2、尿素300~345 kg/hm2、硫酸鉀24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