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動型別

才智咖 人氣:1.37W
淺談中學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動型別
摘 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旗幟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本文通過對中學地理教材中各種活動型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和做法。
關鍵詞:中學地理 活動型別 主動參與
        記得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說:我聽到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這句話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的價值,強調了學生活動的作用。聯絡到我的地理教學,我認為課堂活動包括兩方面:一是活,二是動。活就是指地理課堂上氣氛活躍,絲毫沒有抑鬱感;動就是指地理課外活動都是在動態中進行的。活可以通過討論、辯論、參觀訪問和調查、上網查詢資料、觀察和觀測等來實現,動可以動口動手,並根據活動的需要經常性地調整活動的方法和內容。中學地理教材中學生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下面以地理新教材為例,對課本中的活動型別進行梳理和總結,有以下幾種:
        一、問答練習型
        與以往的舊教材相似,即根據教材內容提出一些問題,主要是鞏固課堂內容。例如第一冊P54: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節,霜凍為什麼出現在晴朗的夜晚?P73:比較說明成土母質與土壤的區別與聯絡。針對這類問題,可以根據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總結。通過回憶課堂知識,有利於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二、野外觀察、觀測型
        這是學習地理最直觀、最廣泛的傳統方法。人類是環境的一分子,人類的生存環境包括自然的、社會的,它們是很好的學習地理的素材。所以在新教材中加入了許多野外觀察、觀測型的活動,讓學生貼近生活、親近大自然,將教學內容納入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以及學生與文化的關係中,讓學生將學到的地理知識來指導現實生活,並在現實社會中得到驗證。例如,第二章P40的野外褶皺構造觀察,通過野外觀察岩層,能給學生最直觀的感覺,讓學生最直接地掌握褶皺構造。這樣,學生有自己親自動手的機會,又能通過親眼所見,從實踐中得到真實的認識,從而強化、鞏固了課堂上的知識,對課本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演示實驗型
        這種方法也是地理中最常見的方法,即通過教師講解操作方法和基本步驟,讓學生自己親手來演示實驗。例如:第一冊第一單元P17,讓學生自己動手演示晝夜更替現象。通過學生自己的演示,使學生直觀真實地理解了晝夜更替產生的原因,切實瞭解了晝半球、夜半球、晨昏線等概念的涵義,變空洞抽象為形象直觀,更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討論型
        討論是分析、判斷事物的基礎。討論之前,學生首先要查詢資料,資料的來源可以是雜誌、報紙、電視、書籍等。通過查詢資料,可以促使學生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多總結材料,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後,通過討論,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進行彌補、完善。例如第一冊第二單元P60,討論:“水資源可以永遠利用,並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嗎?”通過激烈的討論,可使學生更加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養成珍惜和節約每一滴水、合理利用水資源的習慣。       五、調查研究型
        這種活動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例如第一冊第二單元P60:調查家鄉的河流。通過調查可以讓學生了解家鄉河流的基本概況、水質狀況、開發利用狀況;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河流有哪些汙染問題,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可以提出自己對家鄉河流開發和利用的建議。通過這項活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六、課外視聽型
        這類活動主要是指學生對視聽材料的收聽、收看,蒐集與課本材料緊密相關的國際熱點問題等材料,通過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材料進行學習、總結。例如,P58要求連續收看並記錄一週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並在中國空白圖上繪製出相應的`天氣系統。這樣,根據課堂學習的知識運用到課外聽到的和看到的材料,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學習和鞏固。
        七、雙語學習型
        在每一單元后面都設計了雙語學習題,材料是英語,問題是漢語。通過這種型別的練習,既可以使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例如,第一單元P28根據英語材料《Our home planet》回答問題。
        八、判斷是非型
        即通過所學的知識和自己日常生活掌握的材料,進行分析和判斷。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也可以增強自己的判斷力和思維的敏捷性。例如P73,有人說,熱帶地區的土壤層厚度比溫帶和寒帶地區的要大,這種說法對不對?說明你判斷的理由。
        九、製作計算機動畫型
        這種型別把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和地理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製作計算機動畫,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以拓展學生的空間分析能力,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