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競爭力理論淵源、侷限性和研究展望

才智咖 人氣:2.27W

以下畢業論文由廣東應屆生畢業論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

核心競爭力理論淵源、侷限性和研究展望

 

摘要:核心競爭力理論經歷了漫長的孕育過程,至今尚未形成嚴密的體系,存在隱含技術 發展 的線性假定、否定比較競爭優勢、忽視核心能力培養的外部因素、缺乏廣泛的解釋力等方面的侷限性,應基於顧客價值、相對優勢、量化分析、學科綜合等角度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淵源 侷限性 研究展望

核心競爭力理論的淵源

核心競爭力理論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孕育過程,它是與 經濟 學研究和 企業 能力理論研究聯絡在一起的。在 現代 經濟學中,對企業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企業內部分工的性質和程度是限制規模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進而決定了企業規模成長的界限。大衛•李嘉圖1817年在《 政治 經濟學和賦稅原理》中指出,組織特定的資產、技巧和能力對分工效率影響很大。在此基礎上,1920年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創立了“企業內在成長論”,指出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企業之間、產業之間存在著“差異分工”,這種分工與其各自的知識和技能相關,這種知識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業的能力。“企業內在成長論”可以說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的雛形。

20世紀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內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領導 藝術 》一書中指出,一個組織的發展 歷史 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並用獨特的競爭力表示企業與其它競爭者相比做得較好之處。隨後,林內德和安德魯也分別得出結論:擁有獨特競爭力的組織有望獲得更高的經濟績效。

1959年,潘羅斯發表其經典著作《企業增長理論》,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企業內部的資源。潘羅斯將企業定義為“被一個行政管理框架協調並限定邊界的資源集合”,並認為企業的增長源泉是企業的內部資源。潘羅斯是西方經濟學思想史上第一個強調企業內部的知識創造是企業增長源泉的經濟學家。按照她的邏輯,對生產性資源的使用產生生產性服務,生產性服務發揮作用的過程推動知識的增加,而知識的增加又會導致管理能力的增長,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她所說的從經驗中產生的知識是獨特的,也即後來被概念化的獨特的或難以模仿的企業能力的最初理論表述。

受潘羅斯的啟發,第一個提出“企業能力”概念的經濟學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 工業 組織》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來指企業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企業史學家錢德勒對現代大企業誕生、發展和變化的研究支援了能力演進的理論(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對美國組織結構演變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與潘羅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後來出版的《規模與範圍:工業資本主義的動力》(Chandler,1990)一書中,則使用“組織能力”這一中心概念對現代大企業的歷史發展進行了比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業過渡創造了組織能力的基礎,由此發展起來的組織能力是企業、工業甚至國民經濟持續競爭優勢和持續經濟擴張的動力,決定了企業和國家的興衰。

尼爾森和溫特的《經濟變遷的演化理論》(Nelson and Winter,1982)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提出了一個關於企業能力和行為的演化理論。為了理解企業的知識存在於什麼地方,企業的能力如何發展變化,以及企業怎樣改進尋求利潤的方法,他們把企業定義為一個由組織慣例所構成的層級結構(a hierarchy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核心競爭力理論得到空前的發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業的核心能力》一文的發表,標誌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的正式提出。他們認為,核心能力也稱為核心競爭力,就是指“組織中的累積性學識,特別是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整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這是一種基於技術觀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此外,眾多學者從自身的研究角度出發,採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關於核心競爭力的不同理論。以巴頓(Dorothy Leonard Barton)為代表的基於知識觀的核心競爭力,認為核心競爭力是指具有企業特性的、不易外洩的企業專有知識和資訊。以克里斯汀•奧利佛(Christine Oliver)為代表的基於資源觀的核心競爭力,強調資源和能力對企業獲得高額利潤回報和持續競爭優勢的作用。以庫姆斯(Coombs)為代表的基於組織和系統觀的核心競爭力,主張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不同的管理系統、目標和價值系統、結構系統、社會心理系統的有機結合。以拉法(Raffa)和佐羅(Zollo)為代表的基於文化觀的核心競爭力,指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積累蘊藏在企業的文化中,滲透在整個組織中,它是技術核心能力、組織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機結合,不可能在企業裡分散開來加以定位。

由此可見,核心競爭力理論尚處在不斷髮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學術界尚未形成集體認同的分析框架,對其基本概念和內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看法,該理論還沒有形成嚴密的體系。

核心競爭力理論的侷限性

在20世紀90年代中,全球的企業經營環境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也沒有發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業的慣性和漸進性的管理變革應不會在短時期內使之發生如此戲劇性的變化。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核心競爭力理論自身具有侷限性。

(一)核心競爭力理論隱含技術發展的線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預設為,企業通過對現有技術的強化,能夠保證企業持續地擁有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這一判斷顯然是建立在技術的線性發展假定之上的。即認為核心技術的發展是漸進的,後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續和進步,不存在技術的突變和間斷。但是縱觀技術發展史, 技術發展的總體軌跡是非線性的,線性特點僅僅是階段性和區域性性的。

技術的發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過程中是線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創新性的技術,其發展軌跡往往是跳躍性的和間斷性的。技術發展的這一特點使得核心競爭力理論所倡導的發展戰略難以成立。企業依靠對現有技術上的強化和領先,並不足以保證企業一直領先,新進入某一業務領域的企業,完全有可能利用技術的革命性變化,超越產業內現有的巨人,實現超常規的跨躍式發展。

(二)核心競爭力理論否定比較競爭優勢

核心競爭力理論認為,比較競爭優勢只是企業活動在某一方面、某一領域的競爭能力,是一種相對的、短期的競爭優勢。而核心競爭力具有較長的生命週期和較高的穩定性,能使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從而獲得穩定的超額利潤。因而,比較競爭優勢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學大師凱恩斯就在其經典鉅著《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中,對這種只重長期、輕視短期的做法給予猛烈抨擊,他有一句名言:從長期看,我們都趨向死亡。縱觀全球市場可以發現,許多成功企業都是在一個虛擬的長期曲線下做連續的短期最優化經營。可以說,企業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短期競爭。比較優勢正是基於這個理論。國內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在《比較優勢也是競爭力》一文中指出,競爭包括 “生產要素”和“比較優勢”兩方面的內容。競爭力發揮作用的過程也是一個比較優勢的展示過程,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生產要素中的勞動力和資本流動性日益增強,導致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從而使得比較優勢的作用更加凸顯。從這種意義上講,如果核心競爭力理論否定比較優勢,就相當於否定競爭力本身。

(三)核心競爭力理論忽視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競爭力理論與其它 企業 理論相比,更為關注企業自身素質的提升,認為企業的成長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編織“組織中的累積性學識”,很少或幾乎沒有將目光投向企業外部去尋求核心能力和競爭優勢。外部環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捨棄了,甚至有學者認為這正是核心競爭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於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決策者們完全陷於“內省型”的思維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來組織企業的生產經營,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增長機會。因為忽視外部環境對企業 發展 的影響,以產品特徵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理論,會引導企業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潤最大化原則”的方式 自然 地做出不利於企業成長的決策。實際上,核心競爭力遠非僅僅是做自認為擅長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費者看重的事情。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企業競爭基礎改變時,要保持競爭優勢必然要求企業具有學習新事物的決心和能力,反之,無視外部環境對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的影響,過分專注於組織內部的精耕細作,會形成“過剩的競爭優勢”。

有學者指出,日本企業之所以競爭力衰退,並不是因為背離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導的原則,而是過分拘泥於這些原則。例如,20世紀90年代數字技術取代模擬技術,成為了核心技術,所以日本20世紀80年代在模擬技術的領先地位,絲毫無助於它在數字領域的競爭,反而起了阻礙作用,並最終導致其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因此,企業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動態地審視核心競爭力的內涵,這是企業尋求未來利潤增長點的關鍵。

(四)核心競爭力理論缺乏廣泛的解釋力

根據該理論,核心競爭力不是指單純的市場佔有率、品牌知名度、企業的生產規模,甚至不是指營銷渠道、商業模式、物質資源、企業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認為應把核心競爭力視為一種合力,它是企業所有資源充分整合的結果,是企業駕馭內外環境的能力體系。其中有某一兩項因素比較突出,它們構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部分。那麼,企業該選擇哪方面因素去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呢?選擇的標準又是什麼?該理論並未對此展開深入的探討。同時,是不是任何企業都必須具有核心競爭力?該理論對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釋為什麼大量的中小企業並不具備核心競爭力,但是他們仍然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並求得了發展;它也不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卻難以在市場競爭中獨領風騷。在解釋企業長期競爭優勢源泉的時候,它沒有給出可行的識別核心競爭力的方法,也沒有對如何積累和使用核心競爭力進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徑。概念的不確定性和內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競爭力理論缺乏廣泛的解釋力,從而限制了其對企業管理的指導作用。

核心競爭力理論的研究展望

(一)基於顧客價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競爭力

無論從哪個角度界定核心競爭力,首先必須明確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是什麼?從其根源著手,確定什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的研究對核心競爭力形成機制的認識是不明確的.,對核心競爭力的來源,普遍具有明顯的事後追溯的特性。凱恩斯曾經說過“一切 經濟 活動都是以消費為目的”,而消費的主體是顧客,可見顧客的需求是企業經濟活動的源泉,培育核心競爭力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更多的顧客價值。基於顧客價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競爭力,就是要以顧客為中心,通過考察向顧客傳遞價值的過程和環節,來尋求企業的競爭優勢。顧客價值的研究視角,包括五個基本方面:研究顧客需求、分析和評價自身的能力、確定提供給顧客的價值包、選擇高效迅捷的渠道傳遞價值包、資訊的回收反饋。只有基於顧客價值,企業的思維模式才能從關注自身的“內省”型轉向關注競爭對手和消費需求的“外審”型,才能避免由於忽視外部因素而陷入“競爭優勢過剩”的誤區,也才能抓住市場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二)基於相對優勢的角度研究核心競爭力

相對優勢是指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競爭對手且能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競爭優勢。基於相對優勢的核心競爭力研究有兩方面特徵:一是相對優勢的立足點是顧客價值和市場環境,其參照系是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二是相對優勢認為,有效益、有市場的競爭力才是企業所需要的競爭力,因而更加重視考察企業成本。相對競爭優勢的分析框架是從市場需求入手,通過對自身和對手競爭優勢的評估及成本考察,尋求企業相對競爭優勢的領域,抓住研發、設計、生產、營銷、服務等企業價值鏈中的一個或幾個突出環節,集中優勢資源重點培育企業的核心技術和核心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和戰勝競爭對手。從追求絕對優勢轉移到追求相對優勢,企業才能從關注自身轉向關注競爭對手和顧客,才能使核心競爭力滿足企業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業也才能夠通過培育核心競爭力發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於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競爭力

由於學術界和企業界對核心競爭力的內涵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所以核心競爭力的評估、構建和應用,至今為止缺乏一種微觀的理論基礎和應用的實證基礎。在核心競爭力理論現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論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層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業在實踐上無所適從。長久的經濟績效能夠量化企業的競爭優勢,它是論證一個企業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最有說服力的論據。可見單純從定性的角度分析何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片面的,核心競爭力的研究有必要進行方法上的創新,可以借鑑新的經濟學、管 理學 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時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時,這種量化的研究方法還可以為企業的戰略管理開發工具提供新的思維。

(四)基於學科綜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競爭力

國內有學者指出,如果對核心競爭力追根求源,就會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識、創新、學習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現有的分析框架中,這些因素是很難納入主流經濟學特別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研究範圍的,因此,在回答是什麼因素最終決定了企業的持久競爭力這個問題上,主流經濟學特別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解釋力是有限的。

經濟學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設,但人在經濟學上的理性主義行為是以基於社會學和心理學所觀察和研究的非理性行為為條件的,所以企業行為實際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企業核心理念的認識和描述,必然涉及對企業以及構成企業實體的個人實際行為的研究和分析,這樣對競爭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經濟學的跨學科性質。因此,今後對核心競爭力的研究一定會出現學科綜合的趨勢,會涉及到更多學科的理論,比如心理學、社會學、組織行為學等,使其他學科與經濟學相融合,探尋理念、價值、文化、倫理等心理層面的因素。

參考文獻 :

1.虞群娥,蒙宇.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評述及展望[J].財經論叢,2004(7)

2.鄭昭,劉巨欽.核心競爭理論的缺陷與改進補充[J].企業活力,2001(6)

3.韓楊,龐金波,索志林.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研究歷程、動態與趨勢[J].黑龍江社會 科學 ,2005(3)

 

歡迎訪問廣東應屆生畢業論文網檢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