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企業知識管理研究

才智咖 人氣:2.35W

論文摘要:文章介紹了企業知識管理的基本內涵及其基本特徵,突出了企業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描述了企業知識管理的理論基礎並簡單介紹了企業知識管理的三種模型。最後提出了企業知識管理的一些對策和注意點。

關於企業知識管理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也在不斷變化。農業經濟時期,土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工業經濟時期,勞動和資本,特別是資本的佔有成了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進入21世紀以後,知識作為一種新的推動社會經濟進步發展的力量,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知識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當作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管理作為對知識的獲取,運用的管理,正是在這樣的背詈下產生的。知識管理是基於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的出現以及人們對知識管理內涵理解及其運用的需要發展起來的,近年來對企業知識管理的研究越來越熱。

一、企業知識管理的內涵

1 知識的特性。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的管理.知識管理的研究是從對知識的研究開始的,所以首先對知識進行簡要的分析。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可以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傳播的,是確定的,可以被公式化的,文字化的:而隱性知識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也沒有確定的形式,因而隱性知識難以被模仿,複製,所以隱性知識是個人長期學習積累的結果,包含了個體的差異性,是知識的更深層次。

2 知識管理的定義。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目的是實現企業的利益的最大化。目前關於知識管理的定義並沒有統一的說法。

Yogesh Mathotra博士認為:“知識管理是在日益加劇的不連續的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服務於組織適應、生存和能力以及關鍵問題的活動。其實質在於資訊技術處理資料與資訊的能力以及人們創造和創新的能力有機結合的組織過程。”lves等人把知識管理看成“努力讓知識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在正確的主體上發揮作用,從而提高組織和員工的績效。”Karl·E·Sverby從認識論的角度進行定義,認為知識管理是“利用組織的無形資產創造家知道的藝術。” 鬱義鴻認為:“所謂知識管理,是知識的管理者通過對組織內部和組織外部知識的管理和應用,通過知識的.獲取,知識的共享,知識創新和知識應用,以達到提高組織創造價值能力這一目的的一種過程。”烏家培認為:“知識管理是資訊管理的延伸,是資訊管理髮展的新階段,是資訊轉換為知識,並用知識提高特定組織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筆者比較贊成鬱義鴻的觀點,認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就是對企業內外的相關知識、資訊的蒐集並將其整理歸類,服務與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企業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以及新經濟的興起和發展,知識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趨重要,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然不必說。

2.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企業的競爭優勢可以來自不同的方面,但是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強,企業產品被競爭對手模仿,技術被對手採用的難度在不斷降低, 而知識,特別是隱性知識難以被對手模仿學習,正越來越被企業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要很好的運用這一核心競爭力,知識管理是必須的。

3,知識本身特性的要求。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而隱性知識是知識利用的更高的層次,不像顯性知識可以通過書面或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無法公式化地表示,所以需要用知識管理來合理地引導、開發和利用。

三、企業知識管理戰略的理論依據

1.經典戰略管理理論。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管理學家Chandle在《戰略與結構》一書中分析了環境、戰略和組織結構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出企業的戰略要適應環境即市場需求變化。他被認為研究“環境—企業戰略—組織結構”關係的第一位管理學家。然而,經典戰略理論忽視了對企業競爭環境的分析與選擇。

2.波特的競爭戰略與競爭優勢理論。波特將SCP分析正規化引入企業戰略管理研究,認為企業的盈利能力取決於企業所選的競爭戰略。即:(1)企業選擇進入的行業。(2)企業在此行業中的競爭優勢。為此,波特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以此來分析產業的結構狀況和競爭環境。波特還在其《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了從企業內在環境出發、以價值鏈為基礎的戰略分析模型。

3核心競爭力理論近年來,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競爭環境更加激烈,逼迫企業不得不把目光從關注產品的外部市場環境轉向企業內部環境,加強其特有資源—包括知識在內的培養,形成其核心競爭力。因為知識具有不可模仿性,難以替代性,競爭對手很難獲得,通過對企業所擁有的獨特的知識的管理進而形成一種特有的企業文化,可以使知識優勢成為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

四、企業知識管理的策略

企業知識管理策略可以依據知識的獲得、傳遞、使用分為三個部分。

1.獲取知識階段的策略。知識的獲取可以通過直接學習企業內部的知識或間接吸收企業外部包括競爭對手的知識,也可以是企業自己創造新的知識。 (1)企業要建立學習型組織,鼓勵員工在日常生產活動中主動積累知識、經驗,掌握基層第一手資料。

(2)企業要制定自己的員工培訓計劃。要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員工始終保持知識的不斷更新,始終了解、掌握行業的最新理論知識,始終敏銳的捕捉到企業所在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充分發掘員工的潛力,開發人力資源,為員工進行知識創新做鋪墊。

(3)鼓勵員工創新。注意員工隱性知識的培養,對員工的創新行為要給予肯定,對創新的成果要給予重視,對能給企業帶來重大利益的創新成果,企業要給予員工獎勵。

(4)充分利用企業間的戰略聯盟。企業間出於競爭的需要,會嚴格保密自己的競爭優勢,對知識更會嚴防外露;然而,也是出於競爭的需要,企業之間也會共享一部分知識資源,以形成強大的聯盟以擊敗競爭對手。所以,在進行企業戰略聯盟的時候,不僅要注意聯盟利益的獲取,更要注意吸取盟友的知識、技術等。

2.知識傳遞階段的策略。Hansen教授將企業知識的傳遞分為兩種:編碼法和人員法。編碼法指的是企業將所需的知識編輯儲存在一個完善的資料庫中,並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每個員工都能方便地接觸和使用其中的資訊。人員法指的是在一些知識與特定個人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組織中,知識傳遞的主要方法是人員與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如果企業提供的是單一化標準化且成熟的產品,員工可以以相同的知識技能為顧客服務,則應該採用編碼法;反之,應該用人員法。

TAGS:管理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