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猩紅熱32例臨床護理

才智咖 人氣:2.91W

猩紅熱是一種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學齡兒童多發病。其臨床特點為突然發熱,咽峽炎,全身瀰漫性鮮紅色皮疹和後期明顯的脫屑等。我院收治32例猩紅熱患兒,經臨床治療和護理痊癒出院。現報告如下。

小兒猩紅熱32例臨床護理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5年12月~2006年8月,收集32例猩紅熱患兒,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齡2~8歲,平均年齡3.5歲。均起病較急,有頭痛、咽痛,體溫多在38℃~40℃之間。發病24h內出現典型的皮疹,即在全身面板潮紅的基礎上,散佈粟粒大小點狀丘疹,壓之褪色,數秒鐘恢 復,俗稱“雞皮疹”,分佈頸部、頜下、上胸,很快蔓延至腹部 及四肢,嚴重的患兒手掌和足底亦可出現。2~4d消失,其中18例出現草莓舌,16例出現環口蒼白圈及帕氏線,無併發症的發生。

    1.2 治療方法 按呼吸道隔離。急性期臥床休息,補充足夠的營養和水分,防止繼發感染;抗生素的應用,因為猩紅熱為鏈球菌感染,故首選青黴素治療,療程7~10d。如青黴素過敏,可選用紅黴素或頭孢黴素等藥物。

2 護理措施

    2.1 一般護理 為患兒營造一個清潔、安靜舒適的環境,病室注意通風換氣,每天地面噴灑消毒液,指導其臥床休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減輕心腎負擔,防止合併心肌炎、腎炎等併發症的發生。

2.2 基礎護理 患兒出診期面板瘙癢,不用肥皂等刺激面板,可用溫水輕輕擦洗,不可抓撓;疹退後,面板脫屑,可塗抹凡士林或液體石蠟,大片脫皮時用消毒剪刀剪去,不可強行撕剝,以免引起感染。同時注意口腔的清潔,餐前餐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口脣乾裂者可塗石蠟油或甘油。

    2.3 飲食護理 給予營養豐富的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並根據患兒的不同病情有針對性的給以相應的飲食指導,如咽痛時給予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發熱時給予清淡飲食,並鼓勵患兒多飲水,以加速毒素的排出,減少中毒性併發症的發生。

    2.4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時測量體溫、脈搏、血壓、尿量,觀察咽部有無腫痛,耳道有無流膿,患兒有無浮腫,血尿,關節腫痛等。在病程中易出現嚴重併發症, 如淋巴結炎、咽後壁膿腫、中耳炎、支氣管肺炎、腦膜炎、敗 血癥等。發現情況及時報告醫生給以相應的診治。

    2.5 心理護理 由於患兒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加之患病後,患兒及家長對疾病知識缺乏,易產生恐懼、焦慮心理。護理人員應向其家屬講解猩紅熱的相關知識及護理要點,並給予正確的'衛生指導,減輕其恐懼心理,同時在生活上、情感上給予關心,取得病人的信任,配合治療促進疾病治癒。

3 討論

    由於猩紅熱的主要病變是感染、中毒、變態反應3種病變的綜合。如治療不當,護理不周,可引起關節炎、心肌炎、腎炎等多種併發症的發生,故加強本病的護理,是防止併發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