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光治療面部尋常型痤瘡45例療效觀察

才智咖 人氣:3.27W
紅藍光治療面部尋常型痤瘡45例療效觀察
        尋常型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見於青少年,病因複雜。痤瘡丙酸桿菌過度繁殖是引起痤瘡炎症反應發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因痤瘡丙酸桿菌的代謝活動,造成非酯化脂肪酸釋放是產生痤瘡丘疹和膿皰的主要原因[1]。目前,痤瘡的主要採用區域性或系統性使用抗生素及維A酸類藥物,但隨著細菌耐藥性的增加和各種不良反應的產生,常導致治療時間長,副作用大,療效不佳[2]。為尋求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方法,2008年8月~2010年8月,筆者應用紅光與藍光交替治療面部尋常型痤瘡,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45例,均為門診的面部尋常型痤瘡患者,其中男25,女20例;年齡16歲~23歲,平均年齡19.5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1.4年。患者均為確診的輕、中度尋常型痤瘡,按Pillsbury分級法為Ⅰ~Ⅱ度[3]。皮損主要位於面部,所有患者均具有痤瘡典型臨床表現,以炎性紅丘疹、膿皰為主,伴有少量結節、粉刺,多數無自覺症狀。入選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①符合輕中度痤瘡的診斷標準;②治療前2周內區域性未使用過治療痤瘡的藥物;③治療期內不使用內服藥物或其他外用藥物。④可堅持治療並治療後能如期隨訪者。病例選擇除外有光敏史的患者。
        1.2方法:
        1.2.1治療儀器:以LED-I光動力治療機為光源,可輸出紅光(633±10)nm和藍光(417±10)nm。
        1.2.2治療方法:每次照射前用清水清潔面部,用遮眼罩遮住雙眼以避免光線對眼睛的可能傷害。光源距患者面部患區15 cm,紅光劑量為40 J/cm2~60 J/cm2,藍光劑量為60 J/cm2~80 J/cm2,使用紅藍光交替照射。20 min/次,2次/周,療程4周。治療前及治療1周、2周、4周及治療後第4周對面部皮損進行評價及記錄。治療期間不使用藥物治療或其他物理療法。
        1.2.3療效評估 評估時間:在治療中的第1、2、4周評估記錄以及治療結束後第4周進行隨訪。評估內容:記錄治療前及治療開始後第1、2、4、8周的面部粉刺、丘疹和膿皰的數目,得出非炎性皮損(粉刺)和炎性皮損(丘疹、膿皰)的平均降低程度,以皮損總數減少的百分率進行評價。療效評估判定標準:痊癒:皮損消退90%以上;顯效:皮損消退60%~90%;進步:皮損消退30%~59%;無效:皮損減少30%以下。有效率以痊癒加顯效。
        2結果
        隨著照射次數的增加,炎症皮損消退率逐漸增高,其中有2例出現區域性輕度紅斑樣反應,面部瘙癢反應,予冷溼敷後症狀消失,不影響治療。治療後第4周臨床評估,治療有效率為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