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工人員與文化素養的關係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8W

摘要 在高校學工人員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一般的看法大約有以下四點:一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二是對關心愛護學生;三要注意工作方法,四是提高服務意識。做好以上四點可以說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學工人員,但從更深層次,更本質的角度講,要使學生管理工作真正卓有成效,還在於學工人員自身的文化素養。

淺談學工人員與文化素養的關係的論文

關鍵詞 文化素養 學生工作 責任感

一、前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它不僅要求大學生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求大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高校需要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同時也決定了我們這些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學生素質教育與培養工作的學工人員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工作思路的緊迫性。

在探討如何提高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工作的質量時,一般的看法大約有以下四點:一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二是對關心愛護學生;三要注意工作方法,四是提高服務意識。這些想法固然是不錯的,但從更深層次,更本質的角度講,要使學工人員工作真正卓有成效,還在於學工人員自身的文化素養。

二、文化素養與事業成功關係

《現代漢語詞典》中“文化”這個概念,有針對社會而言,有針對歷史而言,也有針對個人而言。對個人而言,廣義來講是指一個人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精神財富。學工人員的文化素養是一種綜合的心理特徵,是在擁有一定文化知識並加以內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指其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各種知識的總和。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絕大多數都有較好的文化素養,他們的成功祕決,也多在於此。

三、文化素養與學生工作的關係

(一)較高的文化素養能使自己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高超的師識本領和師藝技能,是教師高素質的集中體現。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學生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師,就是特受學生歡迎。大家都說,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並讓它不因為蒸發而減少,在業餘時間也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學工人員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祕,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學工人員始終處在思想教育的第一線。現在的大學生多為二十多歲的青年人,這是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和少年兒童不一樣,他們已比較善於思考,對人對事常用自己的是非觀進行批判取捨。因此,學工人員要想順利地開展工作,必須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而這種“威信”應該重“信”,即學生對老師要有信任感。這種信任從何而來?首先來自於學工人員自身的人格魅力,其次才是處事公正,方法恰當。可是一位哲人說過:“一個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卻可以使自己崇高。”偉大需要諸多的內因外因,而崇高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這句話很適合學工人員,我們不能說是偉大的,但卻應該是崇高的。如果一個學工人員品德高尚,卻有較廣博的知識,成為具有叫高的審美水平,就會受到學生的尊敬,甚至崇拜,成為學生的楷模,即學生對老師就會產生無限的信任感,班上的工作就會達到“有令則行”的效果,還有什麼工作不能開展呢?這就是古人說過的“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反之,如果自己是一個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孤陋寡聞、淺薄庸俗而又毫無敬業精神之人,而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的四有新人,那不是天方夜談嗎即使可以憑藉學工人員對學生擁有的一些管理的`權利,用盡訓斥批評的手段管理學生,也只能是“威而不信”“壓而不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能口裡不說,但心中不服,甚至可能當面頂撞,如果造成這種局面,還談什麼提高學工人員的工作質量?而這種情況在學工人員工作中並不鮮見,道理就在於此。

(二)文化素養與愛心。很多人說學工人員要象愛自己的子女一樣愛學生。如果有兩個輔導員,對學生都有愛心和責任感,一個認真管好班上的組織紀律和清潔衛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關心學生生活,當學生生病時犧牲休息時間,送醫院,熬稀飯……總之,認真負責,事事躬親,對學生傾盡一腔母愛,學生也很喜歡自己的輔導員。而另一個輔導員,除必要的工作之外,並非事必躬親,更多的是用自己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比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啟發學生自愛、自信、自尊、自強,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在班上營造一種好學上進的積極班風,而又不乏溫暖友好的同學關係,引導學生認識、分析、評判社會現象……總之,目的在於營造一種以提高人的整體素質為核心的文化氛圍,使全班同學的一切活動、一切關係和一起追求都圍繞這個核心運轉。如果這樣,前一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可能是循規蹈矩的,馴服聽話的,刻苦學習的,但卻未必是對社會極其有用的人才,而後一個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卻可能是有較高素質、有創造思維能力、勇於面對困難挫折、工作上能獨擋一面的人才。這兩個學工老師可以說是對學生都有愛心,但卻因為自身的文化素養的差異而使“愛心”有著不同的內涵。當然,說“愛心”“不要只注重對生活的關心”,但並不排斥對學生生活的關心。雪中送炭,始終會令人終身難忘。

(三)文化素養與工作方法。無論在何種範圍,對何種物件作思想工作,大家認同的一條經典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這個“情”“理”就很有學問。一般來說,老師在本學生中是有權威的,老師說的話,學生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反對的,但千萬不要以為學生就完全信服了,“口服心不服”的情況是經常存在的。

“會生活、會學習、會創造、會做人”的人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而不是隻會死啃書本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要達到這一目標,學生管理者無疑應起主導作用。要起好主導作用,如果沒有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歷史、科技等知識,很難有成效地擔此重任。

因此,離開學工人員自身的文化素養,談愛心,是盲目的;談責任感,是經不起考驗的;談工作方法,是蒼白無力的。要提高學工人員工作的質量,必須注意自身的文化修養,注意自身豐厚的文化功底。

四、結束語

總之,“文化”的內涵是既深且廣的,只有不斷的、廣博地學習,並且在工作中做一個有心人,方能養成“處處留心皆學問”的風範。在高校教育中要想與時俱進,提高高等學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格調,學工人員必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只有不斷積累,才能使自己的文化素養不斷提高,這對於對於學工人員工作質量的提高,有著本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