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利用多媒體的利與弊論文

才智咖 人氣:8.74K

多媒體教學以生動的畫面、形象的演示,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能達到傳統教學無法企及的效果。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數學利用多媒體的利與弊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中數學利用多媒體的利與弊論文

摘要: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技術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字、聲音、圖形、影象、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多媒體強大互動式特點,編制出系列學科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理解創設生動的情景,為教師教學的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哪種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 那麼,多媒體資訊科技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作用有哪些呢?

一、多媒體資訊科技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多媒體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遠遠超過老師督促和說教。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作為國中階段的基礎學科——數學,是一門發展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的學科。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沒有其它學科形象、生動、具體,教師對數學教學中遇到的一些抽象問題感到教起來非常困難,因而使許多知識難以進入課堂。同時,傳統的教學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的教學模式,顯得十分單調,因此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形、影象、動畫於一體,能以形象、生動、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傳遞資訊,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地獲取知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才會有學習上的創新,所以,多媒體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前提。

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給學生相關背景和勾股定理有關的學習情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快調動起來,如20**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徽圖案反映了我國古代對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這個情景上對學生進行愛國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其他與勾股定理相關的資料如勾股定理與人類文明,勾股定理在人類數學發展史上的地位等資料通過多媒體展示,能激發了學生的求知熱情,調動了的學習積極性;在引導學生探究勾股定理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趙爽弦圖”幫助學生理解勾股定理,還可以通過網上搜尋的其他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向學生展示,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思維。最後,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製作一顆美麗的勾股樹,在計算機上展示出來。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勾股定理的應用很重要,課本上的練習題比較少,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兩邊求第三邊的方法,運用課件設計探究的問題和適量的、難度適中的練習題,可以能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又如在講解“用列舉法求概率”時,給同學們展示“掃雷遊戲”的畫面,學生眼前頓時一亮,自己就有了疑問,數學課還能玩遊戲?學生產生強烈的探奇覓勝的心理,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學習,去猜想、去感知,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2、利用多媒體資訊科技,有助於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效率

上數學課離不了抄題、畫圖,這些工作中有些部分是機械的、重複的,有些還相當繁複,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而現在的多媒體教學,藉助於電腦、電視機、視訊展示儀、網路等,能快速提供和處理各種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資訊,優化教學內容。這樣大大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

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編制各種形式的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等,用Authorware編制軟體來判斷學生解答的正確與否,根據練習的情況,給予必要表揚、鼓勵或重複練習等。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鬆鞏固已學知識,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速度、深度、廣度上更上一層次,真正做到“減負提素”之目的。

如“函式”概念的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對“對於x的每一個值,y都有唯一值與它對應”,為了使學生有明晰直觀的印象,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事例,幫助學生理解這種變數間的一一對應關係。指導學生根據解析式畫函式圖象時,一般採用描點連線法,描出的點越多,畫出的函式圖象越準確。但是,僅靠手工操作有時很難畫出準確的圖象。但用幾何畫板就很容易解決這個難題,如畫y=3X-2圖象,啟動幾何畫板繪製函式圖象的功能(new function/graph),輸入函式y=3x-2的解析式,計算機便自動畫出圖象,學生通過觀察得到加深理解,製圖軟體不但能幫助我們畫出函式圖象,而且能幫助我們研究函式的性質,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式y=kx+b的性質”時,為了讓學生全面瞭解一次函式係數k對圖象的影響,可以在幾何畫板中任意輸入不同的值,讓學生觀察圖象的變化,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編製成一個可互動操作的介面,同樣是輸入不同的值,來觀察圖象的變化,通過大量的演示結果,引導學生自己得出係數的值對一次函式的圖象的.影響。整個教學過程改變了過去令許多學生頭疼的、枯燥的理論闡述,改變了過去用“黑板+粉筆”難以操作與完成的局面,讓學生感覺到學習函式圖象是在做有趣的實驗,又像是在做遊戲,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熱情。

課後,學生還可將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再次利用多媒體讀取,對不理解的內容部分反覆觀看、思考,還可以在網路上交流,完成作業等,更可觀看其他教師的教學課件,還可以線上以其他遠端終端的名師進行交流、討論,學生在這互動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在有限時間內增大課堂複習的容量,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學習的主動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多媒體資訊科技在國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多媒體教學以生動的畫面、形象的演示,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能達到傳統教學無法企及的效果。當然也不能過分誇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不能過多濫用多媒體教學。目前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如:

1、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一定要適度。

外觀精美的課件固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若介面色彩過於豔麗、介面過於花哨,則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件本身上來,對其內容卻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製作課件時,就應該注重清楚簡明,不過分追求花哨。課件應主要針對某個教學難點或重點來設計,緊扣教學內容,切忌為追求視聽效果而使課件內容華而不實。我們在設計課件時一定要以教學內容和要求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習慣和規律,將完美的外在形式與實用的內容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輔助教學。

2、神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

在課堂中表現為濫用課件,有的教師在一些課上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在某些公開課上,甚至看到一些教師純粹以多媒體替代小黑板與掛圖,將多媒體視作“電子黑板”。我們主張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切不可忽視了教學課件的選擇。使用課件要求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要能夠充分體現課堂教學內容,切不可由於過多使用,使課件變得雜亂,而沖淡了教學主題,誤導學生。一個課堂簡直就成了一個個課件的組合,完全沒有無主次之分。

3、傳統教學與多媒體結合,效果最佳

課件的選擇與使用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不可能“非怎麼樣不可”。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靈活掌握,不是凡多媒體就好,傳統教學中也有其可取的一面,兩者應有機結合、交叉使用。否則,就會出現“為了時髦而使用”的華而不實的現象。例如:講解有理數、整式的運算、方程、方程組、不等式、不等式組的解法時,注意傳統方法與現代資訊科技結合,螢幕呈現與黑板板書相結合,只演示課件,不在黑板上做任何板書的做法,值得商榷。

結語:

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這一現代教學手段的作用,同時又要揚長避短,就像政*修建一個大的工程一樣,不能有盲目性,該用則用,不該用則不用,使用之前一定要考察其必要性,論證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