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的作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8W

摘要:煤礦的安全生產歷來都是煤礦生產運作最重視的環節, 而煤礦機電裝置的安全評價, 不僅可以客觀地對煤礦機電裝置的效能、壽命、運作、潛在隱患作出評析, 而且對於整個煤礦的安全管理起到了“排頭兵”和“定心丸”的作用。從煤礦機電裝置安全評價的功能作用入手, 通過量化安排評價指標體系和基於四元聯絡數的模型構建, 發掘煤礦機電裝置安全評價中的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煤礦; 安全評價指標; 四元聯絡數; 措施;

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 基於安全評價將科學系統落實到安全管理工作中, 應用計算機軟體對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和沒有發生的安全事故以及損害程度作出判斷, 對於沒有發生的安全隱患要進行分析, 提出相應的預防策略和解決策略, 以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和由此造成的損害程度。對於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主要目的是實現人的安全, 通過科學的管理避免對人造成傷害。所以, 安全評價是企業維護人的安全的重要方法。在煤炭企業的安全管理中, 落實安全評價工作, 就可以使得機電裝置執行中的風險係數降低, 各項管理工作順利展開, 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以完善煤礦機電裝置的安全管理工作。煤礦機電裝置的安全評價落實到具體應用中, 就是要對煤礦機電裝置的安全性質進行分析, 將安全性評價形式制定出來, 對四元聯絡數充分利用, 構建安全性評價形式, 通過對煤礦機電裝置安全評價結果對機電裝置的使用情況做出評估。

1 對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的作用

(1) 對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有助於煤礦機電執行質量的提高。

對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對於煤礦機電執行質量管理非常有幫助, 能夠通過分析安全評價結果及時地發現煤礦生產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及時採取措施處理, 可以保證施工管理人員的生命安全。安全評價是科學性的評價, 有助於促進煤礦機電執行質量的提高。通過這種安全評價方式, 在提高煤礦機電執行管理的同時, 還能夠對使用故障有效解決, 煤礦機電執行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煤礦生產量也會增加, 由此給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利潤, 對企業更好地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2) 對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有助於提高監督管理質量。

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評價, 可以使得監督管理質量得以改善。安全評估與安全管理制度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在煤礦機電管理中是重要的內容, 確保煤炭機電裝置的正常執行。所以, 在煤礦機電管理中應用安全評價, 不僅可以提高煤礦機電裝置的管理效率, 而且還可以兩者相互監督, 做到優勢互補, 使得安全管理技術按照評價結果不斷調整和更新, 而且所有工作人員的知識素養有所提升。通過實現安全評價與安全管理之間的相互合作、互相監督, 使得煤炭安全管理模式更為安全高效。

2 安全性評價的基本界定以及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2.1 基本界定

安全性評價, 就是在煤礦機電裝置執行中, 對於其中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 做出評價結論以度量機電裝置執行執行的安全悉尼港, 以達到測量裝置執行安全的結果, 通過評價獲得分析目標。

2.2 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

在對煤礦機電裝置進行安全檢測的過程中, 主要是檢測其安全效能, 這就需要在進行測評的過程中嚴格區分煤礦機電裝置的安全性, 之後對於裝置的安全性進行整體性分析, 採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將煤礦機電裝置具體的安全程度值計算出來, 為裝置的操作執行提供依據, 對於反饋資訊進行處置, 包括感測測量、機械設施的動力執行狀況等等都要進行安全程度值測試。所以, 對於煤礦機電裝置的管理中, 將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起來, 就可以將機械裝置劃分為5個單元, 相互之間建立關聯性, 其中所涵蓋的內容包括資訊、執行、機械、檢測、動力, 對於這5個單元進行指標化, 構成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

3 安全性評價模型基於四元聯絡數構建

對煤礦機電裝置的執行安全性進行檢測的過程中, 必然會存在不確定的因素對裝置的執行質量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主要體現為灰色性質和模糊性質。在對機電裝置進行安全監測的過程中, 可以根據需要採用多種檢測形式, 諸如等效數值模式檢測形式、物元分析檢測形式、灰色聚類剖析檢測形式以及模糊整體測評檢測形式等等。採用這些檢測形式並不能對不確定性的因素進行有效處理。比如, 在進行裝置質量檢測的過程中, 模糊整體檢測的時候, 就會產生“取多”和“取少”的現象, 就會使得大量的資訊由於運算中出現失誤而造成很大的損失, 此外, 還會產生結果不合理的問題, 等級模糊的問題。所以, 在分析項集的時候, 就要分析這些不確定因素, 包括灰色性、模糊性的因素, 都會對安全評價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本次研究中採用四元聯絡數對測評中所採用的形式進行設定, 就可以有效地檢測煤礦生產車間的安全監督管理水平, 以實現監督管理目標。利用集對, 從而進行有效的檢測以達到最終的監管目標。

3.1 四元聯絡數的計算方式

四元聯絡數的計算方式是解決不確定性問題的主要方式, 所運用的是集對分析方法, 其中的基本核心就是將確定不確定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 從相反、相同、相異3個不同的層面進行研究, 對於其中的不確定性問題進行不斷地分析, 反覆論證, 同時對於不確定思維的資料公式和確定思維的資料公式合理運用, 由此可以達到整體描述模糊的不確定性效果。這種結果具有隨機性。對於資料公式的運用中, 可以採用同異反聯絡度的方式加以體現。落實到具體操作中, 就是運用資料公式的同時, 還可以按照具體要求從不同的角度探究目標, 並從不同的角度對各項指標的聯絡性進行分析, 由此使得分析工作得以簡化。這種四元聯絡數所存在的差異度可以區分為兩種形式的差異度, 即正形式的差異度和負形式的差異度。

3.2 區別安全性等級的方法

根據煤礦機電裝置的執行安全性的評價結果對裝置的安全性質劃分為等級, 根據集對{A, B}對煤礦機電裝置安全性檢測結果進行分析, 將安全性測評集確定下來, 具體如下。

V={差, 一般, 較好, 好}

基於安全性檢測資料獲得聯絡數值, 運用“均分形式”將聯絡度計算出來。

根據μ=a+b-j+b+i+ck就可以獲得:k=-1, 其中的i和j的數值都在集合[-1, 0]和1, 0]中選取, 運用“均分形式”將聯絡度計算出來, 就可以獲得i=1;j=1。

4 計算例項分析

以某煤礦作為案例, 對測評模式的`操作方式進行解析, 對於礦機電裝置安全評價進行展開分析。通過實地考察以及多方查閱資料獲得這個煤礦企業的相關資料, 將煤礦機電裝置安全測評體系制定出來, 各項對機電裝置的安全性造成影響的指標包括動力指標、機械指標、檢測指標、執行指標、資訊指標等等都採用層次分析法獲得安全權重, 計算出安全評價引數。根據具體的安全評價表現可以劃分為4個等級, 即A (差) 、B (一般) 、C (較好) 、D (好) 。

運用a+b-+b++c=1獲得安全性的聯絡值:

從上面的計算結果可以明確, 煤礦機電裝置的安全性存在著不穩定性且與安全性指標權重保持一致, 經過技術改良之後, 安全效能得以增強。

5 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5.1 煤礦機電管理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

煤礦機電裝置管理中應用安全評價方法, 存在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特別是在安全評價中引入新技術後, 一些工作人員對於新技術的應用不熟練, 就必然會在操作中存在誤差。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可能是技術指令出現錯誤, 由此導致火災等嚴重後果發生。

在煤礦企業的機電管理中, 一些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素質不高, 對於專業技術的操作能力不足, 有的工作人員人員對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存在不負責任的現象, 對於工作不持有端正的態度, 就必然會導致誤差產生, 必然會給煤礦企業造成不良後果。

5.2 解決煤礦機電管理技術問題的措施

針對上面所提出的煤礦機電管理技術問題, 就需要對於相關的管理制度予以解決, 對於管理工作專業專業性強的人員, 實現專業化的煤礦機電管理。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 要求按照安全評價的結果制定機電管理決策, 對於工作人員的技術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都要進行培訓, 經過考核合格後才可以上崗。除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操作能力要高要求之外, 還要對於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予以公安要求, 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 使得煤礦企業的機電管理效率提高。

6 結語

煤炭產業的執行中, 要保證煤礦機電裝置的高效適應, 就要將安全性評價標準制定出來, 配合使用相應的管理制度, 對於安全失效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同時對於機電裝置還要具備危機識辨能力, 做好風險防範措施。所以, 煤礦機電裝置要安全可靠地執行, 做好安全性評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這已經成為煤炭產業安全高效執行的重要內容。此外, 在煤炭機電裝置的安全性評價中採用四元聯絡數, 就可以對機電裝置的安全合理性進行測評。這種方式不僅簡單, 而且還可以獲得準確的評價效果。在煤炭產業中採用這種檢測方式對機電裝置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 通過對四元聯絡數的變化情況繼續分析, 就可以明確系統物件所存在的不確定性, 由此對於車間的安全監督管理力度變化情況做出預測, 基於預測的結果做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決策, 以提高煤炭機電裝置的執行質量和執行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棟奮.煤礦機電裝置的維修探討[J].機械管理開發, 2017, (11) .

[2]許魯芳.超聲檢測技術在煤礦機電裝置安全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 2017, (18) .

[3]韓彥軍.露天煤礦機電裝置常見技術故障及維修策略[J].河南科技, 2016. (21) .

[4]周文佳.關於改善目前煤礦機電裝置管理的意見與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6, (34) .

[5]董海龍.煤礦機電裝置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J].內蒙古煤炭經濟, 2016,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