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背景下的中職機電教學策略探討

才智咖 人氣:2.3W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資訊化社會,近兩年"網際網路+"的模式基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下,中職校的教學模式更應該緊跟潮流,加強資訊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藉助資訊科技來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資訊化背景下的中職機電教學策略探討

【摘要】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資訊化社會,近兩年“網際網路+”的模式基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下,中職校的教學模式更應該緊跟潮流,加強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藉助資訊科技來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關鍵詞】資訊科技;中職校;機電教學;策略

一、中職機電專業學生特點及教學現狀

(一)學生底子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

眾所周知,中職校的學生年齡層較小,多數是剛剛國中畢業的學生,自主性不強,自立能力有限。有教師曾對中職學生的基本水平進行過調查,發現在測驗中很多學生的語文水平不及格,但是也發現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整體來說學生們的底子較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這樣的一個學生特點就給教師的教學增大了難度和強度,很多知識點對於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說過於簡單,而相反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又晦澀難懂,形成了兩極分化。

(二)教學內容重複,重理論輕實踐

很多中職生表示課業壓力繁重,機電專業課程設定過多,造成學生學習壓力大。據不完全統計,有些中職校機電專業課的課程設定居然多達22門,除語文、政治、英語等基礎課程外,機電專業基礎課包括《機械製圖》、《工程力學》、《機械基礎》、《微機控制技術及應用》、《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等,除此之外專業技術課包括《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機械製造工藝基礎》、《電氣控制與維修》、《機床電氣與數控機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電機與電拖》等,還有一些實習課。學習時間有限,專業課設定過多,課時安排自然不足。過多的理論課佔用了學生們的實際實際,削弱了中職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像《計算機應用基礎》和《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這樣的專業課,課程內容直接存在嚴重重複,是對人力財力物力的嚴重浪費。

(三)教學手段單一,資訊科技應用不足

新課程改革以來,各高校已經開始普及多媒體的配備和使用。但是由於觀念陳舊,教學方法更新緩慢,導致現個別教師還在沿用傳統的“課本—講稿—黑板—粉筆”教學模式,這種單一、落後的教學手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是在機電教學中劣勢十分明顯,比如對PLC控制自動洗衣機的講解,用黑板教學需要畫大量的連結線,既浪費時間又不能保證教學的直觀性,導致教學效率低、節奏慢、收效差。由此不難發現,多媒體的普及和應用至關重要。

二、充分利用資訊化提高機電專業教學質量

(一)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習動機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的兩個主體,只有這兩個主體都發揮相應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現在的學生思想都很獨立,想法也很多,簡單地說教絕對不是好的教學方式,相反會引起學生們的反感,產生厭學情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集思廣益,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學方法。比如課堂上除了簡單的提問外,可以在課前給同學們留下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問題,難度可以適當提升。以機電傳動中的機床行程控制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行程控制的案例,在授課時可以以龍門刨床的行程控制為例,通過展示龍門刨床的運動以及控制過程,讓學生掌握龍門刨床的轉向控制、終端保護、自動迴圈、制動和變速等基本過程。這樣一來可以使得學生自主預習,最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產生挑戰、解決難題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將解決課業難題、獲得實際能力作為自己學習的動力。

(二)優化課程體系,構建專業核心課程

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適應時代需要和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學校設定的課程也應該以之為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課程設定多且雜,同時也存在內容上的交叉,這使得教學成效甚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程體系的優化勢在必行,根據知識的廣度和專業的深度要求,要將基礎理論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實訓課程,三者進行合理的整合和優化,合併重複課程,設定專業核心課程。如將“電、車、鉗”確定為核心技能的三大類,將切實關係到學生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課程如《電氣控制與維修》、《電子技能》、《車工技能》等設定為專業核心課程。增強實訓課程的針對性,進而實現教學與職業能力之間的有效對接。

(三)有效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機電教學具有線路多、系統複雜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式浪費時間,教學效果也不明顯。多媒體教學與之相反,能夠呈現直觀、具體地向學生展示所要講解的內容,高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機電知識,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便於師生間的交流。例如機電教師在講解電氣線路接線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展示,通過多次觀看線路接線方式,繼而令學生利用多媒體來模擬接線。經過這樣的反覆練習和學習,在實訓中一定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教學的另外一個優勢是最大限度的節約了時間,如星—三角降壓起動這一內容一般需要6節課,採用多媒體後,只需要4節課就可以完。而且多媒體教學具有反覆播放的優勢,可以加大教學質量的保證。機電教學應多利用現代資訊化技術,讓機電教學在資訊化大背景下大放異彩。總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廣大教師的共同心聲,而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泛,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機電專業的教學中,只有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資訊化技術,才能消除學生的畏難和困惑心理,使學生樂學、好學,進而促使其掌握機電技術,成為一名資訊化時代下適應社會的新一代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啟龍,徐涵.職業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理論研究[J].職教論壇,2006,(5).

[2]劉哲.對高職機電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5,(1).

[3]王啟龍徐涵職業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理論研究[J].職教論壇,2010,(5).

[4]王念哲.比較視域中的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