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學實驗教學探討

才智咖 人氣:2W

論文關鍵詞:實驗教學 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學實驗教學探討

論文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綜合能力的目標,這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發展以人為本,讓學生參與的新課程實施的理念。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1]:“我們的教育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兩位教育家所說的話正如恩格斯所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勝過責任感。只要我們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重視系統知識教學的前提下,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參與、樂於參與,從而達到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參與的新課程理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現象以及學生實驗,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並且對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明確指出高中化學課程由2個必修模組和6個選修模組組成,其中“化學實驗”作為一個獨立的模組,有別於以往的教材,這更突出了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地位。因此,搞好化學實驗的有效教學,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細緻觀察、獨立思考,養成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化學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搞好化學實驗的有效教學,我們通過大量實驗教學與探討,取得一些經驗,概括來講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實驗教學:
  一、增強實驗現象的觀察性和新穎性,激發學生實驗的興趣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精確的操作,清晰的實驗現象給學生以美的感受,讓學生體驗到實驗的裝置美、過程美和現象美。但是,高中課本中的部分演示實驗現象不明顯,這會讓學生對該知識點產生質疑,很難達到實驗的預期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備好課,而且應儘可能在課前做好演示實驗,改良現象不明顯的實驗,優化出最佳實驗條件,保證實驗成功,現象儘可能明顯。例如,金屬鈉和水的反應,在驗證反應產生的氣體為氫氣時,老教科書上給出的方法存在幾點不足:一是用鋁箔將鈉包裹,這影響實驗結論;二是操作不方便,現象不夠明顯。該實驗可進行如下改良:直接投一塊黃豆大小的鈉於盛有水的燒杯中,用一個小型的玻璃漏斗口罩住鈉,再把試管伸入玻璃漏斗的尾部,收集完氣體後再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至酒精燈火焰處,即可聽到輕微的爆鳴聲。此方法非常簡便、操作易行、實驗現象明顯,並且還可以讓學生上臺演示。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激發了學生實驗的積極性。
  二、緊密聯絡生活,讓學生知道化學的實用性和神奇之處
  化學實驗教學要注重聯絡實際生活,鮮活貼切的生活經驗不僅能打動學生,為後續的學習內容建立起一座“橋樑”,使學生平易的掌握該知識點,也能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與化學緊密聯絡,激發學生的一種求知慾,產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將書本中的知識與本地學生的生活情況緊密的聯絡起來。例如,在學到金屬鋁的性質時,可以引用學生愛喝的罐裝碳酸飲料這一生活經驗,告訴學生易拉罐是由鋁製成的,碳酸飲料呈偏酸性。如果長時間放置會發生反應,人體攝入太多含有鋁元素的飲料會使智力下降,這樣學生不僅瞭解到罐裝飲料應少喝這一生活常識,而且也知道了金屬鋁可以和酸反應這一知識點。另外,在學習有機化學時,可以告訴學生香水的製備是利用有機物的相似相容原理,用酒精從花種中萃取出含有香味的含芳香烴類的有機物。這可以讓學生明白原來生活中那麼多的神奇東西是利用簡單的化學原理而製成。因此,課堂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教學,還應引導學生結合課內學習的知識,利用小實驗理解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三、增加學生參與實驗機會,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主動性
  中學實驗以老師演示實驗為主,而學生實驗所佔的比例很少,有的學校甚至根本不開設學生實驗課程。雖然演示實驗可以很好的給學生展示實驗過程,但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更能體驗實驗過程,感知探究科學的樂趣,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例如,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的實驗,老師會非常準確快捷的完成實驗,但是安裝裝置時試管應向下傾斜,拆掉裝置時應先移走尾部含石灰水的試管,以及加熱前應預熱這些易錯的操作步驟學生可能因為注重觀察實驗結果,而忽視了這些細節。如果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錯,並且導致不好的結果,但是,出於好奇心的驅使,學生一定會去尋找出錯的原因。在這種動力驅使下獲得的答案一定比老師告知的答案效果好很多。
  四、引入開放性、探究性實驗[3]
  使化學知識在生活中得到充分應用,這才是化學教育的真正目的。在高中化學中已經把“化學與技術”單獨設定為一個模組,由此可見,在新課改背景下是非常重視理論知識與技術的有機結合。該模組以化學知識為基礎,但不拘泥於教材,從知識能力方面向外延伸與拓展,介紹化學在材料製造、工農業生產、以及資源開發方面的相關應用知識,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做出合理分析,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強化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例如,汙水的處理、硫酸的製備這些實驗原理在教室很難以巨集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即使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很難真正理解。因此,化學教學中可增設探究性實驗課,把學生帶到工廠中實地參觀和調察。通過親身體驗學習知識要遠比課堂空洞教學效果好很多,這樣做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與視野,使他們體驗到探究獲得知識的樂趣,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五、開展微型實驗,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4]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常規實驗裝置微縮的出現,利用微型裝置展開微型實驗也應成為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微型化學實驗是一種在微型化學實驗儀器中進行,藥品用量少但可獲取大量資訊的實驗方法。它不僅可以把常規的實驗微型化,達到成本低,真正綠色環保的目的,也可以使一些抽象概念形象化,避免了傳統教學過多依賴於課本、模型進行抽象基礎原理的講解,而忽視從巨集觀角度理解微觀的知識。例如必修二課本中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這一知識點,老師很難以實驗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只能直接講述,而學生卻很難理解和接受。如果採用微型實驗裝置,可對每一種因素展開一系列平行實驗,分別比較每種因素在不同情況下的速率。這樣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就有如在知識和學生面前建構了一座橋樑,學生會非常容易接受。
  總之,化學教育離不開實驗教學的輔助,實驗教學是化學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我們要深刻體會新課改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參與的核心內容,在化學教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強化學生基本技能,更要採取有效的實驗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綜合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樑杏娟.發揮實驗功效,培養學生興趣[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12).
  [2]《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劉積福.改進實驗,體驗探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3).
  [4]宋心琦.化學教學,2008,(2):1-2.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