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的聲樂教學的探討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7W

一、在適應新課改的形式下,聲樂教學還是要穩紮穩教

新課改背景下的聲樂教學的探討論文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形式,特別是歌曲的演唱,每次的表演都融入了演唱者的個人情感和個人體驗,即興的二度創作能夠更容易使學生產生更直接的情感體驗。所以,在課堂上,聲樂教師如果能夠聲情並茂地為學生演唱一遍,那麼肯定比多媒體演示所達到的效果要好得多,此時對聲樂教師的演唱能力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近年來高校的過度擴招,這導致教師的工作量大增,教師與課時分配不均;聲樂課本身具有自身的特點,所以實行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是最有效的;但是,聲樂生的擴招,導致這一模式根本無法施行。面對這一情況,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聲樂教學的改革力度,教育部門應該按照教師與學生的比例來安排教師,調整現有的編制制度。一方面,學校要把好教師質量這個關口;另一方面,要把好學生學習質量這一關口。各部門應在穩紮穩教中推進聲樂教學建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音樂工作者。

二、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綜合性的聲樂教學

一些高校迫於教師資源緊缺壓力,他們從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中挑選一些學生加入到他們的教師隊伍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聲樂教學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但由於這些沒有經驗的年輕教師很容易把他們在學校學到的專業化很強的聲樂訓練帶到他們的課堂,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比如,有的教師在校期間學習的是美聲唱法,那麼在課堂上就會過分強調美聲唱法,甚至有些教師直接用美聲的德語、義大利語和法語的唱法來進行聲樂教學,這是完全以教師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完全違背了新課改要求。作為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隊伍要打破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將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針對學生的特點,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以達到高效率的教學效果。另外,聲樂教師也應該創新自己的授課方式,打破傳統的死板的教學模式。比如,引入中國傳統的戲曲唱法,如黃梅戲、京劇、豫劇等;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說唱藝術形式,如大鼓書、河南墜子、蘇州評彈和山東快書等。

三、有聲樂專業技能訓練,

也要有情感的審美體驗很多學生掌握了幾乎所有的唱法和技藝,但是一到演唱一首完整的曲目時,就會“面目全非”,讓聽者感覺乾巴巴的',其中只有技巧,沒有情感的融入和共鳴。這是因為這類教學,技藝、技巧教學佔了課程的很大部分,而對曲目的分析、個人情感的分析處理就少了很多,缺少了對聲樂作品藝術美的表現。所以聲樂教學應該以審美為中心,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教師要帶學生去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及時代背景,作曲者的情感表達,甚至可以向學生說清楚每個旋律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這個旋律對情感表達的作用。課堂上儘量讓學生用美的歌聲去表達內心情感,體驗音樂的美,淨化自己和聽眾的心靈,陶冶情操。

四、以通俗歌曲為聲樂教學帶來新的活力

當下的年輕人都很喜歡通俗音樂,並且通俗音樂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通俗音樂簡單易懂,聽眾的範圍很大,音樂的表現形式更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表達的是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因此,通俗歌曲是聲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要研究出一種適合通俗歌曲演唱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技巧,讓學生能夠唱出自己的特色。用通俗歌曲進行聲樂教學,是一種創新路子,相信這會很受學生的歡迎。

新課改背景下的聲樂教學,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因此聲樂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都要有所調整,最重要的是注重學生情感在音樂中的表達和融合,這樣才能為中國的聲樂教學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