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中國小田徑教學芻議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6W

摘要:隨著中國小體育新課改的全面展開,傳統的田徑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如何優化田徑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每一個體育教師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緊迫的課題。本文依據體育新課改的精神,提出了以下幾點探討。

新課改背景下中國小田徑教學芻議的論文

關鍵詞:新課改;田徑教學;快樂田徑;芻議

一、要樹立全新的田徑教學觀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應該形成關注每個學生健康發展的新的田徑教學觀,告別舊的田徑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積極開創田徑教學改革的新局面。回顧過去主要學習蘇聯教學模式的時期,過多重視運動技術傳授,注重教師的示範,注重分解教學和完整教學的結合。在推崇快樂體育的今天,過去那種注重課的運動量、運動密度和強度、運動技術規範性等教學模式已退居次位。已開始重視增強學生體質、追求課的內容和形式變化、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田徑教學中,在繼承的基礎上把田徑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進行革新,在強調田徑專業性的同時,加快田徑運動健身性和娛樂性在田徑教學中的發展地位,構建新的田徑教學觀。以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田徑教學向“健康第一”的方向發展。[1]

二、新課程標準下中學田徑教學向“學樂”的方向發展

田徑教學在學“樂”的方面長期以來都是一個薄弱點,這是目前中國小田徑教學所面臨危機的原因,因此,未來的田徑教學很有必要向著“學樂”的方向發展。情比而如何讓學生“樂”起來,教師得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對於目前已有的,如“情景式教學法”、“分組教學法”、“遊戲法”、“競賽法”以及“目標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都是為求學生“學樂”而設計出來的。拿“情景式教學法”為例,其主要主張讓學生很好地掌握田徑運動技能和進行身體鍛鍊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田徑運動的樂趣,並通過對運動樂趣的體驗逐步形成學生終身參加田徑實踐的志向和習慣。例如:在進行國小高年級障礙跑教學時,單元可分為5個課時,在單元的前半部分,教師先採用遊戲法讓學生跨越不同形狀,不同高度的障礙物,充分體驗跨越障礙進行比賽的樂趣;隨後逐漸轉入障礙跑的教學階段,學習中讓學生自定目標並向各自的目標挑戰,體驗運動學習的樂趣:單元的後半部教師組織學習小組間的比賽,各小組內自定比賽的策略,互相幫助,爭取勝利。最後,單元結束時教師讓學生寫出學習的體會,總結學習成果並以此加深對運動樂趣的體會。這是把障礙跑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相互聯結,相互配合,並把技能掌握的目標與體驗運動樂趣的目標以及學習創造的樂趣有機地完成。[2]

三、田徑運動技術教學要簡捷趣味化

田徑運動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是古人類的謀生手段。上田徑課時,老師首先要摒棄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跳出技術論、體質論的框框,注重運動參與,注重學習過程,淡化運動技術。

因為我們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專業運動員,而是通過我們的教學去幫助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增進健康水平。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樹立“健康第一”、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的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指導思想。課程內容的選擇要以傳統教材為框架根據課程目標進行選擇、取捨,改變過去那種純粹為了學習某項技術動作或提高某項身體素質而教學的思想觀念。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個性、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不一定苛求課程內容的系統和嚴密性,同一個內容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將課程內容分解、分級讓學生選擇練習,做到因材施教。儘量讓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都能達成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興趣,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以滿足個體發展的需要。另外還可以通過創設情景,結合有趣的活動遊戲、比賽的形式來組織教學,在學生“玩”的過程講解一些動作要領,提出一些動作要求這樣便於學生更好“玩”。學生既掌握了基本的動作方法,又“玩”得開心,使田徑教學變得有趣、生動。如短跑—追趕獵物,投擲—打野鴨,跳高、跳遠—猴子採桃、跨越黃河等。從而使我們的教學方式、手段變得豐富多樣,進而促進課堂氣氛活躍。[3]

四、要注重田徑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可遷移性

傳統田徑教材中沒有處理好統一性和靈活性的辯證關係。在新的中國小田徑教學內容選擇和開發過程中,應充分挖掘田徑運動的特有功能和價值,要與學生的學校生活、社群生活、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為學生的生活服務,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服務。由於田徑運動能有效和全面地發展人的各種身體素質,而身體索質全面發展的`水平越高,對於各項運動的技術發展和成績提高也越能起積極的作用。新的田徑教學內容選擇和開發應充分利用這一特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學生從事田徑運動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其他運動專案的興趣,在從事其他運動專案學習時,培養學習田徑的興趣和田徑教學內容的可遷移性,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不同需求,選擇個人喜愛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充分挖掘運動潛能,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4]

五、引入“快樂田徑”、“成功田徑”的教育理念

未來的體育課程則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健康、興趣、主體地位和體育需要,因此在日常的田徑教學實踐中,我們完全可以引入“快樂田徑”、“成功田徑”的教育教學理念,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將田徑教“活”,使學生現在和將來都喜歡和參與田徑,並完成體育新課標中的教學目標,進而經過改造並轉化為教材的田徑運動。筆者認為,教材化了的田徑專案比那種直接按競技性的田徑專案進行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理由很簡單:教材化了的田徑專案切合學生實際,學生能得到較多的練習機會,在反覆練習中有利於掌握運動技術;教材化了的田徑專案,難度雖然降低,但學生經過努力能達到目標,因此,學生鍛鍊積極性高,久而久之,運動技術水平也提高了。所以,我們應主張“田徑運動教材化,並呼籲體育教師能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體現“田徑運動教材化”。這不僅可以解決以往田徑教材直接照搬競技專案的弊端,而且利於在學校普及群眾性的田徑專案,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兵。對田徑課教學改革的設想[j]。畢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3(1):73—75。

[2]戴玉英。新課標背景下我省中學體育課田徑教學改革的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2004,6。

[3]黃應章。淺談新課標下的田徑教學策略[j]。黃河體育科技2008,5:155—157。

[4]常為強。等淺析新課標對中學體育田徑教學的影響[j]。商業文化2009,1: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