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問題與策略探討

才智咖 人氣:1.31W

[論文關鍵詞l課改 高中思想政治課 有效教學 策略

試論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問題與策略探討

[論文摘要]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如何實行有效教學應從課前精心備課、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課後及時反思、建立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評價體系及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五個方面做起。

隨著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了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一一課堂:為什麼先進的教育理念難以真正落實?為什麼“三維”課程目標仍然遊離於我們的教學表面?為什麼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走向形式主義?為什麼我們的老師仍然很累、我們的學生仍然很苦?等等,種種潔問最終集中到了一個話題—“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國內有效教學的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後期,其實就是伴隨著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腳步開始走進我們的視野。筆者結合近年來的學習和思考,擬就“什麼是有效教學”、“為什麼要追求有效教學”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實現有效教學的策略”等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概念的解析—什麼是有效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指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學會到會學;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想學到樂學。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衡量教學的有效與否並不是指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認真,也不是指學生的學習是否努力,而是看三維目標的達成度,看學生能學到什麼或者學得好不好。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當前,在人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作為一種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內涵豐富的教學,教師們對於有效教學有著各種各樣的理解,但是歸結起來不外乎這樣幾個維度:

首先,從兩個不同角度看:一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理念,是在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觀等教育教學理論下提出的一種教學思想,是課堂教學行為的指導;二是作為一種教學策略,給課堂教學提供一系列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具有科學性和可測性。

其次,從有效教學的要求看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我們課堂教學永恆的目標,即實現有效教學;第二個層次應該是課堂教學更高的追求—從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

第三,從教與學的過程看,包括教師有效的教和學生有效的學。教師“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進是立竿見影的,能夠即時顯現的;間接促進是著眼於長遠的。相對而言,前者是短效,後者是長效,這兩種效果要同時兼顧。學生有效的學習指通過學習學生獲得了進步與發展。

二、時代的呼喚—為什麼提出有效教學

(一)學校教育的客觀需要

在經濟學領域、企業注重的是經濟的效益。與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一樣,學校也追求教學效益。追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這次課程改革的'專利,從有學校教育以來,課堂教學的效益就應該是學校教育必須注重的。因為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生髮展的需求是無限的,作為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資訊、鍛鍊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施教,效果則可能截然不同,其差異的關鍵在於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提倡有效教學,對貫徹新課程理念,克服課堂教學“形式化”有更加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