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語課堂效果要積極開發非智力因素

才智咖 人氣:2.67W
提高英語課堂效果要積極開發非智力因素
        目前我國英語教學還存在著教師費時多,學生收效低,教學形式單一,學習方法機械等現象,這是英語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是課堂教學,實施課堂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教師能否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手段。通過實踐證明,轉換教師角色,使其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和學習拓展的促進者,為學生營造形式多樣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在動中學、用中學、樂中學,是提高課堂效果的前提;倡導體驗、實踐、鼓勵、合作與交流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開發非智力因素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意志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學生智力與學習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激發學生興趣,磨練學生意志,重視情感效應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的內在動力。
        一、誘發學習興趣
        挖掘學生非智力因素,千萬不能忽視興趣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是由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本身直接引起的興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最有利因素;間接興趣是由明確了學習目的和學習活動結果而引起的,對學習有著長期穩定的驅動力作用。兩者結合,形成志願和興趣的統一,才能激發持久、高度自覺的學習積極性。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
        語言心理學研究表明,學好外語的主要因素有四點:1.才能,佔33%;2.智力,佔20%;3.動力或堅持性,佔33%;4.其他,佔14%。而語言才能和智力並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持之以恆的培養與發展,興趣則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對智力發展起著啟動、調控、提高的作用。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由此可見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作用之大。實踐也證明:當學生對某一知識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效果良好。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知事物和從事活動的一種傾向,表現為人們對某種事物或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映。而針對於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其普遍功能就在於它能使學生以滿腔的熱情去從事各種學習實踐活動,優化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學生對學習英語感興趣就會表現為上課注意力集中,課堂上踴躍回答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課後和老師進一步探討上課過程中的疑點和難點,並有開拓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磨練良好意志
        意志是行動的推動力量,是成才、成人、成事的關鍵。無論從事什麼活動,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都難以獲得成功。意志力堅強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立即就退縮,而是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使學習行為得到維持和繼續。意志力也具有堅韌性,它是在克服困難的意志努力中培養的。培養學生的意志堅韌性就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絡的隨意運動。加強學生英語學習意志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的'心理成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困擾,那麼意志力的培養有助於學生主動克服困難,用心學習,提高教學效果。英語學習意志力的培養,有利於提高語言教學效果。意志力對於學生來說,同時也是一種學習英語的動力,對於學生上課時注意力分散,有著很好的彌補與提高作用。中學生學習英語階段利用積極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堅韌的學習意志力,養成孩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生將受益終生。英語不容易學好,但只要我們有意志、有恆心,就一定能學好。       三、重視情感效應
        現代心理學認為: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徵。語言學家克拉申說過:“學習的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習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條件下,才會產生真正的習得。”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對人的一種態度;情感態度包括積極情感態度和消極情感態度。研究表明,積極的情感態度,能有效地促進人的智力昇華,使學生精力充沛,思維靈活且敏捷,想象豐富,記憶力增強,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最大化的調動,有利於學生語言潛能的發揮。相反,消極的情感態度(缺乏學習動機、精力不集中等)則影響學生學習潛能的正常發揮,從而降低了語言學習效果,並且對學生今後的語言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英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鬆,更加迅速。”
        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重視教學中的認知因素,對情感因素則缺乏應有的重視。目前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把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學科教育和教學之中。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十分重視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結合起來。在課堂上時刻以自身的舉手投足、面部表情等向學生傳遞關愛、信任和期望的資訊。教師的教學態勢,包括語氣和眼神或是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充溢著自信、激勵的熱情。營造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有一種“我愛我的老師,我愛我的學科”的意識,從而充分開發利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