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課程改革中的幼兒教師角色定位

才智咖 人氣:1.93W

論文關鍵詞:課程改革 幼兒教師 角色
  論文摘要:新課程改革期待教師的教學行為實現轉變的同時,幼兒教師的角色也在思想觀念領域和課程實施過程中發生了轉變。因此,新《綱要》迫切要求對教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改變傳統的課程觀,確立多元化的課程觀,增強幼兒教師課程開發意識和課程開發能力。

關於新課程改革中的幼兒教師角色定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充分肯定了幼兒教師在教育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同時對幼兒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要求,也給幼兒教師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新《綱要》的教育理念與精神的貫徹和實施,關鍵在教師。教師的教育觀、課程觀、兒童觀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進而影響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新《綱要》迫切要求對幼兒教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以使教師樹立全新的課程觀,以科學正確的態度對待課程。
  幼兒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
  1.幼兒教師由權威者變為尊重幼兒、與幼兒互動的合作者
  在舊有課程框架中,面對幼兒而言,教師是一切由他說了算的'權威,幼兒的需要被人為地扼殺,幼兒感興趣的沒人指導,幼兒不感興趣的卻被強行灌輸。在課程開發中強調以幼兒為主體,充分尊重幼兒學習需要,學什麼,怎麼學都可以由幼兒來決定。因此,教師應善於觀察、分析、發現幼兒的興趣需要,並結合培養目標開發課程。過去幼兒教師是知識的佔有者、控制者和仲裁者,是幼兒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但在課程開發中,課程的開放性使幼兒多渠道地獲取知識,使幼兒教師說的話不再是權威,不一定具有說服力。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放棄居高臨下的心態把自己和幼兒放在同一平面上,以朋友的身份與幼兒共同合作。
  2.幼兒教師必須建立多元的課程觀
  自20世紀中期泰勒提出課程編制的“目標模式”以來,課程領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後現代以其多元性、開放性、多樣性、差異性、不確定性、非連續性以及複雜性等,逐漸滲入到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在此背景下,一種多元的、大課程觀逐漸取代了對課程的片面的、狹隘的理解。後現代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僅是課程專家的專利,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門的特權,而是由實施課程的主體——教師與兒童共同建構、共同參與的活動。這樣的課程目標鼓勵把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發展作為教育的廣泛目標,尊重並鼓勵幼兒的個性特點,鼓勵教師對課程實踐的反思批判和發揮創造性。課程隨著教師和兒童的互動交往過程而不斷展開、調整,不斷髮現、探索新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因而課程也是不斷生成的,具有高度的動態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3.教師集課程實施者與主動的課程開發者於一體
  傳統的課程是遊離於教學之外的,課程是由專門的教育行政部門、教育專家、學科專家等制定的,教學就是由教師把這些預先制定的課程付諸實施的過程。正因如此,課程運作中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教師是主要的也是關鍵的課程實施者,但他對於教給學生什麼,不應該教什麼,應該在什麼時候教,以什麼方式來教等卻沒有任何發言權。“教師對知識的限定即是處理、準備‘藥劑’,並按照‘處方’的劑量分配知識”。這種現狀將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實施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新課程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政策,課程不再全部由國家統一制定,而有部分內容留給了地方和學校來開發和實施。如此以來,教師不再僅僅是一個課程的忠實實施者,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課程發揮作用的主體,這與其說是對教師權利的認定,還不如說是對教師相關職責的設定。

課程開發中幼兒教師教育實踐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