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才智咖 人氣:1.11W

  論文摘要:的思想有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並重、以約馭博、寓教於樂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對當今教學方法有重要啟示。?

  論文關鍵詞:孔子;教育思想;當代教育?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偉大的思想家、家和教育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視教育,創立了我國上第一所私學,畢生從事教育事業,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豐富的唯物辯證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對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積極的意義,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從中我們可以獲得極大的教益和啟示。?
  
  1 倡導“有教無類”,主張“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與全面教育相結合
  
  孔子,作為我國第一所私學的開創者,主張“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時,不重身份,不看財產多少,也正因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個、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還有父子二人同學於孔子的,如顏回、曾參等。孔子的這種思想觀點,奠定了後世教育大眾化的理論基礎,開歷史之先河,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教學中不能沒有統一要求,但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忽視學生在資質、性格、才能、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就無法達到統一要實現的目標。孔子將因材施教與全面教育巧妙地結合起來,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的這一矛盾。在《論語》中,有不少生動的事例表明,同一個問題,孔子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論語•顏淵》)篇中記載,樊遲、司馬牛、仲弓和顏淵均曾向孔子問仁,孔子做出了四種不同的回答:?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樊遲的資質較魯純,孔子對他就只講“仁”的最基本概念——“愛人”;司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誡他:做一個仁人要說話謹慎,不要急於表態;仲弓對人不夠謙恭,不能體諒別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將心比心推已及人;顏淵是孔門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標準來要求他——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的規範。這樣,根據每個學生基礎和造詣的不同,孔子對同一問題做出了四種深淺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這個概念孔子本人並沒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學經驗時,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學實踐卻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他始終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這一點。與他對學生有深刻、準確、全面的瞭解是分不開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種機會,通過各種方式,觀察瞭解學生,他非常熟悉學生的特點,能夠用精闢的相當準確地概括出學生的特徵。如:“由也果”(認為子路果敢),“賜也達”(子貢為人豁達、大度),“求也藝”(冉求多才多藝),“柴也愚”(高柴較遲鈍),“參也魯”(曾參較耿直),“師也闢”(子張較偏激),等等。對每一位學生的才能特點、性格特徵,孔子心裡也都有數。並且他還把學生的性格特徵分為三種類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即人有偏激、拘謹和介於二者之間的三種不同性格。?
  再如,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共西華曰:“由也問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孔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樣的問題,由於詢問者的情況不同,孔子的答覆也不同,“一進之,一退之,所以約之於義理之中,而使之無過不及之患也”。由於學生的個性特點不同,所以在他們問仁、問禮、問政、問孝的時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淺難易、繁簡詳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時,孔子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教育。《論語•述而》篇中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記•孔子世家》也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但同樣學習文行忠信、詩書禮樂,程度不同,能力也各異。有的“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帶立於朝,可與賓客言”,同樣是身通大藝者,也各有特長,“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我們從孔子運用“因材施教”這一原則的經驗中,可以受到兩點啟發:第一,教育和教學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堅持共同目標和統一標準,又要善於發現和注意培養學生的某些特長,避免一刀切。
TAGS:孔子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