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在文化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W

摘要:本文就從漢語言文化對高校學生個人修養的鍛造、現代高校教育中漢語教學的空白及其負面影響,淺談現代漢語作為文化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組成部分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漢語在文化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

關鍵詞:現代漢語;高校教育;文化基礎;重要性

悠悠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鑄造出我們中國人最引以以為自豪的東西———漢字。由此延伸發展而成的漢語系統,尤其現代漢語,在我們的社會生活、日常交往中都默默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就像我們沾沾自得盛極一時的唐朝文化,卻沒有那些至今還尊儒襲古,秉承比我們還要完整文化傳統的日韓等後來居上的國家一樣,我們曾經引以為傲,以為天生就會,不用學習的現代漢語知識正在有意無意的被忽視,逐漸淡化我們的學習視線。

一、高校教育中漢語教學的空白令人堪憂

漢語言文字大賽冠軍被外國留學生奪走,大學畢業生寫不出像樣的文章……這些是我們高校教育中無法迴避的事實與現狀。一項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將英語列為必修課,而將大學語文列為必修課的高校只有40所左右。那麼對語文教育的忽視是我們的現代教育中一貫存在的現狀嗎?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做過一項相關調查,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小課課時是外語的2倍,國中語文課課時和外語一樣,高中課課時不如外語多,大學學生則基本只學外語不學語文。重慶教育學院教授張承鳳最近對1000名大學生所做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不容樂觀。約一半的大學生表示沒有時間讀書;40%的大學生表示“不喜歡古代詩詞”;在對20組名聯佳句填空時,67%的大學生只答對了15組。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切?什麼在使我們對漢語的學習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歷的提高反而減退呢?

“我們怎麼會不願意學好自己的語言呢?可各種考證、社會實踐已經讓大學生活得十分忙碌了,我們想學也沒有時間學也沒有時間沒有條件啊!”如同這位高校大二學生所說,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匱乏,高校漢語教學的空白,其現狀的形成並非簡單的主觀條件與因素。重慶大學文新學院中文系老師錢鋒說,大學生的語文水平下降,不僅僅是大學生和大學教育本身的問題,它與現在社會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不僅僅是大學生和大學教育本身的問題,它與現在社會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整個社會風氣的浮躁、功利心態,就業形勢的嚴峻和壓力,或多或少的引導著大學生做最“務實”的事,走最“實際”的路;根本沒事時間精力,也沒有興趣去讀那些四書五經,看似與自己前途無關的“閒書”了。而大學辦學的教育理念,也不知不覺中由最初的“大愛”、“兼收幷蓄”,在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變化中逐漸演變成為的實用、學歷型辦學宗旨。所有這一切直接導致了高校教育中漢語教學的空白,由此引起古代優秀文化傳統的散失、現代漢語言系統應用的絮亂、漢語知識普及的滯後等一系列問題都將成為文化基礎教育工作中難以逾越的鴻溝。

二、現代漢語是文化基礎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對文化基礎課程的印象可能還僅僅停留在語文、數學、英語等這幾個主要的科目上“,語、數、外”的說法在頭腦中根深蒂固。數學和英語由於其學科內容的針對性特點,並沒有從內部細劃出很多分類。然而“語文”兩個字———究竟什麼叫做“語文”呢?恐怕沒有人能夠一時半會兒的說的清楚,就是因為它本身涵蓋的太多,可容納和可劃分的都不一而足。   現代漢語就是在“語文”這個大學科下,延伸與發展出來的'獨立學科,雖然也屬於“語文”範疇,但它著力研究的是漢語言文字發展流變到現代所形成的常用、規範化體系。每個人、每天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語言,與空氣和水一樣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因此,如何掌握好現代漢語,如何更好的運用它,每個學習者苦思冥想去求解的問題,也成為我們從事文化基礎教學的教育工作者苦苦追尋的答案。

三、院校開設現代漢語課程的重要性

部隊院校是高校教育中一個特殊的群體,由於其辦學性質的特殊性,培養目標的針對性,其教育理念也常常被人為的特殊化。雖然這些院校是以士官和生長幹部為教育物件,主要為部隊輸送管理幹部的,但同樣不能忽視文化基礎課程的教育,這其中就包括現代漢語課程的教學。

無論是誰,即便是身著綠色戎裝,時刻準備報銷國家的熱血男兒,有了再次跨入校門的機會,也一定也要從基礎學起。作為一名中國人,首先就要把漢語學好。並且,大部分學科都是以漢語教授,大部分教材也都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定編寫,如果學不好漢語,有怎麼能學好其他學科呢?當然,鑑於學員層次的差異性,文化基礎普遍薄弱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教學內容的編排,都會有所取捨,會注意難易度和實用度的調適。但是,現代漢語由於其學科的專業性特點,無論再編寫得多麼深入淺出,也無法完全做到通俗易懂;是要靠從事文化基礎教學的教員同志,充分調動和激發學員潛在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良好的互動與配合,才能攻克這座學習堡壘的。

過去由於生長幹部院校漢語專業設定的空白,直接導致了士官任職教育院校文化基礎教育師資的匱乏。自從部隊下發了招聘地方大學畢業生為非現役文職教員的命令以後,這種情況才有所緩解。現在,許多院校的現代漢語課程以及相關課程的教學都由非現役文職人員擔任,這無疑能夠更好更快的開啟現代漢語課程在在院校教育中的局面;同時,也能現代漢語課程在文化基礎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大學語文眾望下回歸課堂:傳統教育能否順利迴歸[J].半月談2007(6)

[2]彭書雄趙麗玲.近十年中國高校語文改革簡述[J].中國大學教學,2007(3)

[3]王振亞.語言與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