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中的生態美學思想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3.21W

《園冶》是中國第1本園林藝術理論專著,被奉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園專著,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本文從生態美學的角度重讀《園冶》,對《園冶》中所體現的生態審美觀進彳亍探索。從《園冶》生態美學思想的溯源、《園冶》生態美學思想的體現及《園冶》對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3個方面來解讀《園冶》。呼籲當代人從生態美學角度出發,重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

《園冶》中的生態美學思想探析論文

1計成及《園冶》概述

1.1計成

計成,字無否,號否道人。明萬曆十年即1582年生。然“不知所終,卒年未詳”江蘇蘇州人,少年時喜好繪畫並遠近聞名。眾多畫家中尤愛荊浩和關仝。受良好教育,對詩詞繪畫有相當素養,同時遊歷大江南北,中年時期回到家鄉吳江,開始了園林設計,並創作了《園冶》一書。然其一生未成就功名,艱辛坎坷。

1.2《園冶》

《園冶》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1本造園理論的專著。由計成所著。全書共分為3卷,235幅附圖。主要內容為興造論和園說2部分。其中園說又分為相地、立基、屋宇、裝摺、門窗、牆垣、鋪地、掇山、選石、借景10篇。

2《園冶》生態美學思想的溯源

2.1中國古代詩畫的生態意境

中國是一個崇尚自然的國家。中國的詩畫與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絡。詩人、畫家嚮往自然風光,把這種感情寄託在詩詞及繪畫上,通過詩畫所創造的“意境”超越自然山水的空間限制,來達到心靈的滿足。在眾多詩畫中,留戀、讚美自然景觀的可謂比比皆是。在這些詩畫中更是親近自然,吟詠自然。這些詩畫所表現出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並非人類要征服自然。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正是生態自然觀的體現。在生態保護觀中更是不乏詩句。王建的《寄舊山僧》中 “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以及《題金家竹溪》中的“山頭鹿下長驚犬,池面魚行不怕人”,都勸誡人們應保護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荊浩,關仝是計成所追尋的2位著名畫家,其繪畫風格對計成產生深厚的影響。自然在園林設計上更是深受啟發。荊浩北方山水畫鼻祖,畫風大氣且嚴謹。關仝師從荊浩,畫風樸素,形象鮮明且充滿靈氣。這些繪畫的風格、意境及構圖對計成後來創作《園冶》產生了深遠影響。

2.2中國古代哲學的生態思想

中國古代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含有深刻的生態美學思想。“具有樸素而深刻的生態智慧”道家主張“天人合一”,這種思想最早由莊子提出,之後由董仲舒發揚。“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類在改造大自然時,應尊重大自然自身的客觀規律,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不能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觀念”同時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同生態美學思想不謀而合。從《園冶》一書看,“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核心思想以及“巧於因借,精在體宜”的造園手法,都是這種“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他所主張合於義的生活,反對奢侈浪費,主張勤儉節約,而這種思想在《園冶》中更是有所體現, “隨曲合方,當要節用”。中國古代哲學的生態思想對《園冶》的創作有著深厚的影響。

2.3中國古代的生態審美風尚

《園冶》成書於明晚期,在這一時期,明朝崇尚審美趣味,力求擺脫知識義理的束縛,追求自然之趣,新奇之趣。正如袁巨集道在《敘陳正甫會心集》中說“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這種自然之趣,新奇之趣也是計成所追求的趣味。崇尚自然的生態審美風尚必然與《園冶》息息相關。

3 《園冶》生態美學思想的體現

本文從4個方面論述《園冶》生態美學思想的體現:生態自然觀、生態保護觀、生態節制觀、生態審美觀。在生態自然觀上,主要從《園冶》一書的核心思想及造園手法上表現。在生態保護觀上,主要分析在造園過程中對動物及植物的保護。生態節制觀上,從園林考察、規劃及資源的利用上進行分析。在生態審美觀上,從計成本人所表現的審美來敘述生態審美觀在《園冶》一書中的應用。

3.1《園冶》中生態自然觀的體現

3.1.1“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核心思想。在生態自然觀中,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是自然界發展的產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環境創造人,同時人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勞動也創造新的環境。這個過程需要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致,人類不能一味地去征服自然,應以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為前提。全書的核心思想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一思想貫通於全書之中。一切以這句話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是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延伸和具體運用,是生態自然觀的具體體現。古人“企圖逃離城市宮室……去過鄉村士紳的生活”,然而,當他們真正生活到山林之中則會感到孤獨寂寞,於是選擇了把自然景觀引進自家庭院的方法,開始了造園。造園要創造一種宜人的環境。這種環境要滿足人的需求,然而要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則需要人與自然的高度配合,只有兩者和諧統一才能達到宛白天開的目的。而這種思想理念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態自然觀的完美體現。

“雖由人作”中“人作”是表現人要創造環境,是人與大自然融合的過程。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行為。但要做到“宛自天開”。顯然包涵著對自然環境利用和自然資源索取的“度”的內容。就需要去保持自然風貌,保護自然環境。不僅在外在上做到與自然的一致,更深一層需要人類去保護環境、珍惜資源,達到外在形式與內在心靈共同對自然界的友好態度,共同去接受大自然,即不是一切以人類為中心,又不是單純的自然化,正是生態自然觀的完美詮釋。

3.1.2“巧於因借,精在體宜”的造園手法。園林巧於“因”、“借”,精在“體”、“宜”。就是說園林設計要因地制宜,巧而得體。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巧而得體?計成曰:“‘因’者:隨基勢之高下,體形之端正,礙木刪椏……斯所謂‘巧而得體’者也。”即隨地勢、地形進行設計,砍掉有妨礙的樹木的枝椏,將流動的泉水引入石上,景觀要相互借用,適合建亭處建亭……這就是“精而合宜”。從全書的造園手法看,很多方面並不是完全按照人的意志進行建造。在園冶卷三造園組景中,強調“合宜則立”“臨機應變而立”、“隨意合宜則制”、“制亦隨態”、“隨形而彎”,這種“隨機”、“隨意”、“隨態”、“隨形” 都是生態自然觀的體現。

3.2《園冶》中生態保護觀的體現

在《園冶》中更可以看到計成對動植物的保護觀念。《園冶·相地》中說“新築易乎開基,只可栽楊移竹;舊園妙於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容易規劃的新建築,只能栽植易於成活的楊竹。翻新改造舊園,原有的古樹木發芽,繁花似錦,自然更具時間感,更有韻味。當代景觀設計師俞孔堅在設計上也是堅持保留原有老樹木,通過實際行動發揚著生態保護觀念。這種儲存古樹,翻新舊園的現象表現了對生態環境的尊重及保護。《園冶·相地》中“多年樹木,礙築簷垣;讓一步可以立根,斫數椏不妨封頂。斯謂雕棟飛楹構易,蔭槐挺玉成難”看出,自然景觀得到了尊重,植物的存在優於建築,建築要避開古老植物,合理保護植物,植物的生長週期遠遠長於建築,是有生命的自然景觀。因此其存在優於建築,優於亭臺樓榭。

計成的園林裡動物是無可或缺的物件。“好鳥要朋,群麇皆侶”、“養鹿堪遊,種於可捕”、“看竹溪灣,關於壕上”、“送濤聲而鬱郁,起鶴舞而翩翩”、“隔林鳩喚雨,斷岸馬嘶風”……這種人與動物如親如故的場景令人陶醉。與此同時可以看到計成在造園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動物的生活環境。如在《園冶·掇山·金魚缸》中“如理山石池法,用糙缸1只,或2只,並排作底。或埋、半埋,將山石周圍理其上,仍以油灰抿固缸口。如法養魚,勝缸中小山。”這種方法更加接近魚群原來的生活環境,讓魚類更快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而不單單只是為了人的審美。

3.3《園冶》中生態節制觀的體現

在園林的建造中要做到生態節制,“就應該考察所造園林之地的地形地貌,然後因地制宜,合理地規劃原有地形地貌,同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資源對其進行合理的安排佈置,儘量減少對原自然環境的改造及自然物棲居環境的破壞”。

《園冶》開篇興造論中“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後定其間進”建造房屋,首先就要考察基地,有所規劃,然後再根據地基進行房屋的建設。考察地形,因地制宜,可以更好地節約時間、節省資源只有按照原有的地基建造房屋才更加合理,才能在以後的建造過程中避免浪費。在《園冶·相地》中“高方欲就亭臺,低凹可開池沼”在地形高的地方可以建造亭子,而在低窪之處可以挖掘池塘,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同時也可以節省自然資源。《園冶·興造論》中“隨曲合方”就是根據地形來建造建築,這種尊重自然的做法可以更好地節省自然資源,同時能夠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3.4《園冶》中生態審美觀的體現

《園冶·屋宇》中“境仿瀛壺,天然圖畫,意盡林泉之癖,樂餘園圃之間。”體現了對“天然”的追求,即“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同時受中國古代詩畫的影響,計成的《園冶》也具有如畫的審美性,中國詩畫是詩人畫家心靈嚮往的精神世界,中國山水畫“本於自然,高於自然”,計成撰寫《園冶》時,語言精妙之處,更是如詩如畫。《園冶》的審美思想得到了提升,不是一切為我所用,也不是純碎的自然化,而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將自然與人融為一體。

4 《園冶》對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接近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貫通於全書。從生態自然觀上,應正確處理人、社會與自然的關係,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建造宜居環境,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能妄想征服自然。應結合自然,營造詩情畫意的景觀。在生態保護觀上,應該去保護自然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縱觀近幾十年來的生態環境,人類無休止地破壞,為了建造房屋而砍伐的樹木不計其數,淡水資源嚴重缺失。越來越多的動物瀕臨滅絕。《園冶》中的“好鳥要朋,群麋皆侶”是人們奢侈的畫面。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而如今應為動物打造一個棲息之地。在生態節制觀上,需要全體人類的共同努力,愛護自然資源,做到節約而反奢侈。在造園中,則需要設計者合理的規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更好地節約自然資源。

在生態審美上,作為21世紀的人類,面臨著文化的多元化和更多的誘惑,在眾多的選擇中,應該注重良好精神世界的構建。

5結論

《園冶》是中國古代造園智慧的結晶。其中所蘊含的生態美學思想對當今生態文明的建設更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文從生態自然觀、生態保護觀、生態節制觀、生態審美觀4個方面著重分析了《園冶》生態美學的體現。重讀歷史,希望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友好畫面。同時意在通過此文,讓人們明確《園冶》對現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吸取經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巧於因借,精在體宜”。來實現“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