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傳統哲學中生態倫理思想

才智咖 人氣:3.27W

   論文關鍵詞:傳統哲學;生態倫理;和諧思想

論中國傳統哲學中生態倫理思想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我國傳統生態哲學思想和現代生態倫理追求具有內在一致性。挖掘和梳理我國傳統哲學中的生態倫理思想,這對當代生態科學的理論昇華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豐富我國的生態文明內涵以及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傳統哲學中體現的樸素的生態思想和農業生產實踐的成果,堪稱人類農業文明時代生態倫理傳統的典型,與西方近代主客二分、天人對立的思想相比,中國的傳統哲學中的生態倫理思想比較適用我們當今這個複雜世界的真實情況,也有利於人類正確翅拐寸待自然,從而有益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其中蘊含的與“真善美”相統一思想能夠補充西方科學理性的不足。認真挖掘其中蘊含著的樸素的生態倫理觀這對當代生態科學的研究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萬物平等的生態價值現

    中國哲學在自然萬物面前,始終月洋手一種博大的胸懷,具有一種寬容仁厚之心。始終認為自然萬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具有存在的合理勝,因此,它們的存在和個性也是應該得到尊重的,自然萬物乃是平等的夥伴。《論語》說孔子:“子等勺而不綱,弋不射宿。”意思是說,孔於咋勺魚,不用大網;打獵,不射還巢和棲息在樹上的鳥。這體現了孔子對弱小動物的一種尊重和仁愛。在儒家傳統中,始終是以孔子所代表的這種仁愛之心去對待萬物。宋代的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即,他人都是我的親兄弟,天地萬物都是我們的`同類、同伴。北宋的程頗說:“人與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可見,中國於拿琉哲學始終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萬物,人類是自然萬物中的普恿一分子,而不是雄踞大自然之上的主宰者。尤其是注子卜山書,這種對自然萬物的平等意識不僅十分明確,而且十分豐富。《莊子》指出:萬物在本質是一樣的、平等的,沒有差別的,大小、彼此、美醜、是非、生死等等莫不如此。“以道觀之,何足貴賤”(《莊子秋水》),以大來說,大海不可謂不大也,但在天地之間,它又難以稱之為大了;中國不可謂不大也,但在海內,就好象“梯米之在大倉”一樣,難以稱之為大了。莊子說:“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每一個東西都比它小的東西大,也都比它大的東西小。所以一切東西都是大的,也都是小的,“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子,而彭祖為夭。”從為主可看出,莊子的相對論中蘊含著極為可貴的萬物平等意識。莊子這樣尊重萬物的存在和個性的平等思想在後世也有很強烈的迴響。明代呂坤說:“山峙川流,鳥啼花落,風清月白,自是各造其天,各得其分。我亦然,彼此無干涉也”(呂坤《呻吟語》)。自然萬物不僅是我們的同類,而且是我們的朋友與知己,因為在本質上與我們是同等的,我們必須尊重其天性。翹首雲天,俯瞰山川,時而星垂雲闊,月湧江流,時而魚出燕斜,鬼嘯猿啼。整個自然界就這樣展現在人類的眼前,或壯採偉麗,眩人心目,或幽美奇致,動人清性。大自然不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而且對於培養我們的審美心胸,對於培養我們的高尚情懷,對於鑄造我們健康人格周淇有一種不可替代的珍貴价值。這種強烈的生態意識,這種濃郁的自然情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有價值的精神資源。我們相信,這種寶貴的精神資源,不僅將繼續嘉惠中華民族,而且必將融人世界文明潮流,成為整個人類謀求進步、和平、發展的不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