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生態倫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實踐

才智咖 人氣:2.55W
關於中國生態倫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實踐
    論文摘要:生態倫理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源於“易”、“道”哲學及“陰陽五行”學說。它體現了古人對宇宙自然、人、天、地關係的感性體悟和辨證思考。核心成分是強調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古徽州在傳承、實踐中國傳統生態倫理思想,構建與天地、山水相融相諧的人居環境方面堪稱典範。
  論文關鍵詞:生態倫理;“易‘道”;“陰陽五行”;徽州村落.
                      (一)
  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生態倫理思想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文化之源一一《周易》、“陰陽”、“五行學說和道家哲學都深蘊著拙樸而深刻的生態環境倫理觀念《周易》雖“本為卜筮而作,但內容極為博廣,其中就有關於天象地理、風雲災變、天人關係等論述。《易傳》認為天人協調是一種理想境界。“裁成天地之道,輔成天地之宜”,“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意指人類應尊重天地自然,與其和諧相處。人類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不能有悖自然規律。《周易》還提出:“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應予全面而理性的審視。只有“法象天地,交通四時”,才能“除弊興利,逢凶化吉”。“五行”學家從直觀經驗中歸納出世界萬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組合演化而成,並提出了“五行相生論”和“五行相剋論”,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的排列組合、互生互克實際上就是一個生態迴圈系統。一種元素的存在決定著另一種元素的狀態,同時它本身又受制於其他元素的作用。它們的組合和互動作用一方面演化出大幹世界萬事萬物.同時又構成一種彼此相剋相生的生態平衡秩序和內在穩定結構。我們姑且不論早在戰國之前就已形成的這種“五行”理論究竟有多少科學理性內涵,僅以古人的感性經驗而言,“五行學說的問世就可證明他們在當時已經感覺到了大幹世界的形成和運化存在著某種內在的生態迴圈系統.與“五行”說相呼應的是“陰陽”說。陰陽思想同樣來自古人對天地自然以及人天關係的體察、感悟和概括。然而,“陰陽”概念不僅僅是一種經驗性描述.其實它已經成為“中國哲學中最根本的形上學範疇。”陽剛之本義,在《易傳》中有所闡述,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合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等等.都在~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萬物的兩重性與其相反相成、對立統~、生化不已的特性和演進規律。它體現了先民對自然、人天的巨集觀體悟和辨證思考。源於南方的老莊道家哲學對宇宙萬物的形成和事物構成要素的內在關係作了較為抽象的概括,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邱]在道家看來,“道”乃世界的本源,而陰陽、五行的`系連、互動、化合則構成了宇宙萬物的運化圖式。凡事只有“依道而行”.力求陰陽均調、四時依序、五行定位、才會萬物繁盛、天下安泰,否則,就會發生自然災變或社會混亂。道家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中顯然蘊含著拙樸而富有辯證內涵的生態倫理意識。應該說,從《周易》到老莊,關於人天相依、陰陽互動、和諧共生的生態倫理觀念已初步形成。時至西漢董仲舒把陰陽五行學說和哉緯迷信觀念混為一體,提出了“天人之際,合而為一”以及“天人感應”等理論,它昭示了“天人合一”命題的孕生。然而,董仲舒所講的“天人感應”和“天意”、“天道”等概念,其中雖含有對天和自然的敬畏之意,但顯然已帶有政治倫理內涵和神祕主義色彩,與《周易》和老莊所提出的那種人與自然協調共存的生態環境倫理原則有明顯的區別。到了宋代,“天人合一”的命題正式形成,張載在《正蒙·乾稱》中指出:“儒者因明至誠,因誠至明,故天人合一。”不難辨析,張載在此所講的主要是關於人的認識與自然及外部世界的統一問題。]之後,二程和朱熹以及明清思想家顧炎武、王夫之、戴震等人也都論及過“天人之關係”(即天理與人慾),雖然所持立場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關涉自然人性、道德倫理以及認識論等問題的論爭。可見,隨著中國政治文化、道德倫理文化的日益強勢,始於殷周時期那種關注自然法則以及天人協調和諧的生態環境倫理思想在主流文化中已逐漸呈現邊緣化的趨勢,儘管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常要舉行隆重的祭天儀式,但其真正用意只不過向世人證明自己是真龍天子而已。君權神授,天意不可違,以此來昭示自己帝位的神聖性和權威的不可侵犯性。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二)
  作為中國文化之源的“陰陽五行”學說,“周易”理論和老莊道家哲學自漢代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被邊緣化之後,並沒有自生自滅,沉寂消亡,而是以民間化的方式呈現出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其中生態環境倫理思想作為核心成分亦一直在民間文化中沉澱下來,潛移默化為中國黎民百姓的集體無意識。其實,在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先民對生態平衡和人類生存環境就有比較自覺的認識。據《國語》記載,春秋時魯宣公在泗水張網捕魚,其臣裡革竟把漁網割斷扔掉,並對宣公說:
  鳥獸孕,水蟲成,獸虞於是乎禁置羅,魚鱉以為夏犒,助生阜也。鳥獸成,水蟲孕,水虞於是禁置,設阱鄂,以實廟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天,魚禁鯤鮞,獸長席,鳥翼殼卵,蟲舍蟲氏蟓,蕃庶物也,古之訓也。
  裡革這段話所強調的是人類要尊重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不可亂捕濫伐野生動植物,唯此,才能萬物繁衍,人天共存。
  孟子也說過:“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時用也。”其意是指人類不可違時捕伐過度,消耗自然資源。《淮南子·主術訓》中則指出:“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非常明確。時至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說:“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性反道,勞而無獲。意指人類對自然的開發、改造須順從天地之規律,若為所欲為,有違天道,只能勞而無獲。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但在中國民間文化的傳承和具體的社會實踐中,順應天道地理,追求“天人合一”,“人地和諧”的理念卻一直深蘊於中國人的思想行為之中。
                      (三)
  古徽州是中國傳統文化積澱最深厚,儲存最完整的地域之一。其中,中國古人的生態環境倫理思想在這方鍾靈毓秀的青山綠水和眾多的族群村落之間,得到了最充分的實踐和體現。徽州雖說山水秀美、風景綺麗,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稱,且山陡土薄、地力貧瘠。這對以農耕為主業的徽州山民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利因素。為了保護植被和土壤,徽州不少古村落都制定過禁伐禁獵的鄉規村約。其中有的村落就以“保龍脈,來龍為一村之命脈,不能伐山木”為由,嚴禁村民砍伐後龍山的風水林.績溪龍井胡氏就有禁伐之族規:“堪輿家示人堆砌種樹之法,皆所以保全生氣也。各族陰陽二基宜共遵此法,尤必嚴禁損害。”據《橙楊散志》記載,乾隆三十七年徽州府歙縣頒佈告示,嚴禁在溪口山衝要脈等處“採伐”、“開鑿”,“挖煤採石”,“倘敢故違,立拿從重究治。”又據《白楊源志》記載:“各村祠下之山林,賴祖栽均未向理,斧斤不時入伐,……若不經理嚴禁,恐做尤不堪設想,故今邀集公眾議決,將山場樹木,概行嚴禁……如違照章重罰,決不寬容。”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