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生態倫理思想

才智咖 人氣:2.7W

一、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

中國傳統的生態倫理思想

1、孔子的生態倫理思想

孔子的生態倫理思想主要體現在“知命畏天”的生態倫理意識,《論語.陽貨第十七》的記載說――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言?”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八個字揭示了天命即“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這正是天地萬物自然變化的規律。孔子的生態倫理意識不僅僅體現在“知天命”而且更重要的是“畏天命”。天命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是一種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如四時變化,萬物生長都有其自身的規律性,人們只有掌握它,春種才能秋收;人們只有適應它,熱天降暑,冬日防寒,才能健康不病。如果違背天命,既不能搞好作物生長,也難以保證人自身的健康成長,這無異於自取滅亡,所以君子必然要敬畏天命了。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還不僅僅是講人們要遵循自然規律辦事,而且還將“畏天命”與“君子”人格結合起來,體現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意識。將“畏天命”與否,作為一條劃分“君子”“小人”的分界線,要求君子卑以自牧,不做過頭事,不將過分話,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和世界的安寧、和平。《中庸》講“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小人沒有“畏天命”之心,所以肆意妄為,什麼缺德事都幹得出來,既敢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敢破壞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於是出現了人倫散盡,生態破壞的當今世界一系列的'所謂“道德危機”、“信仰危機”和“生態危機”現象。由此可見,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倡敬畏天命,樹立君子人格,維護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和生態平衡的用心良苦。

2、孟子的生態倫理思想

孟子生活在戰國中期,諸侯征戰,民不聊生,土地荒蕪,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動盪和政治危機,同時在“郊與大國的地方”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生態破壞的景象。孟子以性善為中心,提出了“仁民而愛物”的生態倫理意識。《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於萬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不僅要做到“功至於百姓”還要“恩足以及禽獸”。孟子的性善論還推匯出一個“天人同誠”的生態倫理思想。《孟子.離婁上》:“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他認為“天之道”和“人之道”之所以“能動”(天人感應)就在於共同擁有一個“誠”,“誠”即真誠無妄,是一種道德規範。孟子對天(自然界)講“誠”的倫理道德,正是一種生態倫理意識的自然流露。

二、道家的生態倫理思想

1、老子的生態倫理思想

老子的生態倫理思想是建立在“道法自然”的生態平等觀的基礎之上的。《老子》第25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萬事萬物所共同具有的一切物質的和觀念的存在。“道”最基本的法則是“道法自然”。“自然”指自然而然,老子認為宇宙間的“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都是平等的,天地萬物與人一樣皆是尊貴的(“大”)平等的,人與人之間講倫理,人與生太萬物之間也應該講倫理。“四大”共同遵循的普遍規律是“自然”,即它們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也應該自然而然的發展下去,任何“人為”的亂來和“天地主宰”的行為都是違背自然本性的。

老子生態哲學,不僅提出宇宙間“四大”尊貴而平等,而且認為這“四大”是彼此作用的一個整體。《老子》第73章講“天之道”時提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宇宙就是一張“天網”,它雖然稀疏,卻非常巨集大,佈局嚴密,沒有缺失。正是這張“天網”使宇宙間的“四大”彼此間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共同維繫起宇宙大自然衍生的責任和義務。“四大”在天網中各自擁有和佔據一個網域,依據“道法自然”和“道生萬物”的準則,彼此獨立,又相互依附,和平共處,保持著生態整體的完善性和最大德行。

2、莊子的生態倫理思想

莊子的的生態倫理思想首先表現於他的“物我同一”的生態倫理情懷,莊子認為,天人和諧即“物我同一”,亦即“物化”之“天樂”境界(《莊子·天道》)。莊子“物我同一”的生態倫理情懷是三個環環緊扣層層遞進的層次,即“人與天一”、“物無貴賤”和“順物自然”。莊子所謂的“天”,是一種人類生存的原始生存境遇,是一個以“自然”為最高表徵、天下萬物各適其所生存與其中的一個具有無限關聯意義的整體世界。“天”與“人”本質上是融合為一的,“天”只有有了人的生存參與才能成為“天”,人也只有在“天”之原始境遇中才能展開其本真生存。所以莊子認為“人與天一也”;“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與天是相互統一融合的,作為萬物一員的人類本身並沒有高於或者優於其他物類的特殊價值特性或存在身份,兩者在價值上是平等的,莊子認為人類並不比其他物類高貴或是低賤,萬物的差異在於“道之所以,德不能同”,“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是說,物類號稱萬種人多,人不過是其中之一;拿人和萬物相比,不正像毫毛在馬身上嗎?因此,莊子認為,“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從道的角度來看,萬物都是道的產物,都具有本身不可替代的內在價值,所有物類同本同根,沒有貴賤之分。“物無貴賤”不僅啟迪我們要關心人類,熱愛生命,為消除人類社會一切不平等現象而努力,而且啟迪我們要熱愛大自然,善待萬物。

三、墨家的生態倫理思想

墨家的倫理學是圍繞著“兼相愛、交相利”這一基本論點而張開的,墨家雖然講的是人類之間的交相利,但其思想的必然邏輯也包含了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交相利。墨家從現實生活習俗的消費影響以及政治鬥爭的破壞性結果出發,對奢侈浪費和攻伐掠殺進行了激烈的評判,體現了他們對人類及其人類社會成果的愛護,而且這種愛護就必然地包含了對自然和生命的愛護。我們從墨家節用、節葬、非樂、非攻的言論中,可以挖掘出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的現實原則。墨子說:“使各從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弗為。”(《節用中》)墨子制定“節葬之法”說:“棺三寸足以,衣三領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無沮漏,氣無發洩於上,壟足以期其所,則止矣。哭往哭來,返從事乎衣食之財。”節用節葬、非樂非攻思想既包蘊著積極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也包含著消極的維護自然生命多樣性以讓其自生自滅的生態歸樸思想。

四、中國古代佛家的生態倫理思想

佛教起源於古天竺,進入中土並獲得發展大約在公元1世紀。隨後在中國獲得巨大發展,並與中國玄學合流,出現了佛學的中國化。中國佛教的核心是緣起論,它認為,萬事萬物都是諸條件和合聚集產生的現狀,在宇宙中沒有不變的實體,條件是不斷變化的,事物也在不斷變化,即“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金剛經.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佛教從因緣和合成“一合相”出發,追求對整體、大局的把握,破除人類中心主義,強調眾生平等。提出了“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古尊宿語錄》),也就是說,人與自然萬物互相融合,“不知心境本如如,觸目遇緣無障礙”人與自然和諧無礙,這就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自然界的征服者,而是審美者。因此,佛教提出了正確處理生命體與環境關係的萬物一體,依正不二的方法和準則。“正由業力,感報此身,故名正報;既有能依正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國土亦名報也。”依正就是指依報、正報,所謂正報,是指有情眾生的自體;所謂依報,是指眾生所依止的國土世界。簡單地說,依報是指生存環境,正報指生命主體。依正不二,即是生命主體與生存環境作為同一整體,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大乘玄論》卷3指出:“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眾生有佛性,則草木有佛性,以此義故,不但眾生者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眾生成佛時,一切草木亦得成佛。”佛教認為,一切現象都處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因果關係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離開自然界,生命體就不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法界同融”。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皆有佛性,必須保護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建造一個相互依存,和諧自由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