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中的生態美學思想

才智咖 人氣:3.83K

論文關鍵詞:文人山水畫 自然 生態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對於諸多生態美學核心問題,有極為豐富和深刻的闡發。在傳統繪畫藝術觀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種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創造活動也是一種“自然”,人創造的藝術作品具有的美,作為一種“再生美”,與自然之自在美和諧統一於世界之一體。傳統文入畫藝術的這些思考,應當成為中國生態美學研究的思想資源,並啟迪研究的思維路向。

全球生態問題日益嚴重,決定了生態美學產生和發展的必然性。在中國,生態美學研究如何發展,近些年的爭論非常多。作為中國生態美學建設代表人物之一的曾繁仁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國古代生態智慧,對當代包括生態美學在內的生態理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這就是說,我們有必要轉向中國傳統,從中發現思想資源,進而推進當代中國生態美學的研究。

曾先生的見解值得思考。的確,自然為何?美在何處?人與自然應當取什麼關係?這一系列生態美學的核心問題,在直接以自然山水為描繪物件的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中就反覆涉及。因此,雖然生態美學只是二十世紀才誕生的學科或研究方向,並非“古已有之”,但從問題實質而言,我們認為,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闡發了有關生態美學的深刻見解。

一、自在美:傳統文人畫論中的自然觀

如何看待自然,是生態美學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在文人畫論中有相當多的相關表述。

思想被認為是文人山水畫的理論來源。道家認為,本真的、原生的自然是美的。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經》)則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遊》)即是說,道是世界的總根,一切都由其化生;而化生之德是無上的,因而也是至美的。自然之美在於它是世界的本真、源頭。在傳統繪畫美學看來,自然之美,因其為道無言之化生。

這種自然觀在山水畫論中亦反覆表述過,被視為中國山水畫論之開山的宗炳認為,圖畫山水乃“聖人含道哄物,賢者澄懷味像” (《山水畫序》)。聖賢們能夠理解自然之道,因而他們通過勾勒物像來感受自然之大美。清代的石濤認為,畫之法,統一於自然之本質。“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於何立?立於一畫。一畫者,眾有之本,永珍之根,見用於神,藏用於人,而世人不知。”文人畫家常以詩的描繪自然的美,如,“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樁,冬山慘淡而如睡。”這說明,在他們看來,“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質的表現”。“天地執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實質之所在”。這個意思在石濤《畫語錄》中也有明確表達:“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質也。”自然萬物之美,源自道之化生。感受美和體驗自然之道,激發了文人們涉足畫事。

在文人畫理論家看來,自然萬物不僅有物質實體的存在,亦寓內在的品性;自然美是萬物“自美其美”,因而可以稱其為“自在美”。

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山水質有而趣靈。”意即山水既作為實質性的自然存在物,又有內裡的成分。和宗炳同時代的王微亦有“形者融靈”之語,更把“融有靈性”擴大到一切有形體的物件。至於“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宋·鄧椿:《畫繼》),“豈獨山水,雖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明·唐志契:《繪事微言》),則明白如常話,指出世問自然物就如同每個人,都有意識,有思想和情感。道化育自然萬物,而且蘊藏於萬物之中,讓它們是其所是,故山水草木各有情態。這雖有原始時代“萬物有靈”思想的痕跡,但這種事物之“各為其是”,與神話中風雨雷電後面都有一個“神”主使的觀念其實是不同的。這種思想和西方關於自然的觀點更相牴牾。秉持的是二元論:自然是無機的,盲目的,只有人才是精神主體。客觀唯心論大家黑格爾,雖然把自然界作為理念發展的必經環節,自然為理念之自我否定和轉化,理念之“身體”,但自然界終究是一片“死寂”。在黑格爾看來,美只是由於理念,美是理念,只是它要藉助感性(自然、實體)顯示出來。中國美學卻不如此看待自然,而是把自然存在物當作“人格化”的存在。人,以及自然事物,均有內在的品格。自然風光之所以美,因為它是道(理念)的產物,是道使其為“這樣”;道(理念)並不離棄具體事物而去,而是寓於事物中;事物自為其是正是天地自然之道。所以,蘇軾說,擅畫和知畫,在於知“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他稱讚表兄文與可畫竹之高妙,因為與可竹雖千變萬化,卻“合於天造”“得其理矣”。事實上,早在文人畫論奠基之時,蘇軾就用文字通俗地“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這一表述將中國傳統繪畫關於自然萬物的理解定格下來。

歸納起來,傳統文人畫論關於“自然”、“自然美”的觀點主要是:自然也有其外在和內在的兩方面,是這兩方面的統一;外在機械靜止的自然,其內裡蘊含著道、規律。自然之美在於其為世界的總根或源頭;自然之美不同於世間一般所說的美,而屬於最高的美、大美,非聖賢不能體驗、把握。

[1]    

淺談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中的生態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