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國產業內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才智咖 人氣:8.73K
探析我國產業內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從我國產業內貿易現狀及存在問題入手,分析影響產業內貿易的主要因素,指出國家規模和發展程度、人均國民收入及其分配方式、市場結構、貿易壁壘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產業內貿易的發展,提出了促進和發展我國產業內貿易的策略。

關鍵詞:產業內貿易 問題 對策
  
  一、我國產業內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與已開發國家之間一直保持了較高的貿易份額,其中對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工業國之間的貿易佔總貿易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01年中國就有57%的出口貿易和52.3%的進口貿易是同這些國家進行的,中國和開發中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也保持了相對穩定的份額。與此同時,國際市場上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的價格剪刀差日益拉大,包括中國在內的價格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已開發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一方面迫使來自開發中國家的出口彼此惡性競爭;另一方面又屢屢啟用反傾銷、反規避的訴訟程式以遏制開發中國家產品的出口。所以中國在產業內貿易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其中尤為重要的問題表現如下。
  1.差異產品沒有特色且技術含量低
  所謂差異產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著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的產品。我國產品的差異性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水平的花色、款式等的差異;二是縱向的質量差異。水平差異主要是由於同類產品相同屬性的不同組合;縱向差異則是由於同類產品技術資本、技術密集度的不同,質量高的產品資本、技術含量也較高。由於我國企業對技術的應用水平較低,所以無論是對水平差異的產品還是對縱向差異的產品的生產都不能達到其所要求的標準,因此我們應該運用高科技生產具有自己特色的且技術含量較高的差異性產品。
  2.產業結構水平低,缺少競爭力
  由於本國的科技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已開發國家能夠生產具有很高的產業內貿易指數的高技術或高技術密集度產品,而我國卻處於很低的產業內貿易水平上,其中最具有規模經濟效益且差異產品特徵顯著的也只有汽車、機床等,但是它們所佔的比重也很有限。這表明中國在這些產品上還缺乏國際競爭力,即使在高貿易保護下,也是進口多出口少。產業的分工首先是從產業的國內分工,發展到產業間的全球分工,又發展到產業內的全球分工,當這種分工所需要的要素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
  3.受傳統貿易理論的影響
  受傳統貿易理論的影響,一方面導致了人們對水平型國際分工的意義認識不足,過分強調比較優勢與經濟互補在對外經貿活動中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該指導思想也影響了對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信心和有效措施的制定與實施。從目前看,我國勞動力和部分自然資源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可以生產和出口一些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是僅僅按照比較利益進行分工和貿易還是遠遠不夠的。在國際交換中,初級產品和低加工產品的貿易條件正相對的甚至是絕對的下降,而且,由於我國人均資源貧乏,勞動力素質較低,立足於以資源和勞動密集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正在削弱,對外貿易格局的變化會造成我國產業結構的滯後,從而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4.缺乏產業內貿易的支撐型產業和產業群
  國外很多有競爭力的產業都有龐大的支援性產業和產業群,而我國的很多產業主要集中於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服裝,屬於加工型的貿易,只是單獨生產某一種產品,缺乏技術含量,沒有發展其相應的產業群。要提高我國的產業內貿易,僅僅從單一的產業來說是不可以的,應該和其他產業密切聯絡起來。
  5.缺乏高度內部化的大型跨國公司和巨型企業
  貿易內部化是跨國公司重要的競爭優勢之一。跨國公司為了克服外部市場的不完善,以內部化市場作為外部市場的替代,通過內部交易和轉移定價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國許多企業存在著產業集中度低、規模不經濟問題。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很低,產品出口的能力差,缺乏規模經濟,自然貿易內部化程度也很低。這種狀況,無論對企業,還是對整個國家來說,都缺乏合理的經濟性,影響出口效益的提高。 二、促進和發展我國產業內貿易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