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產品加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才智咖 人氣:2.83W

摘要: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增加了廣大農民的收入,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繁榮。論述了農產品加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對策,以期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淺析農產品加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農產品加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對策
  
  我國作為農產品加工和出口大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增加了廣大農民的收入,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繁榮。但現階段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發展中仍面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缺乏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私營企業家族色彩濃厚,內部監督不力,風險評估缺乏,現代企業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從而使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難以創立名優品牌,只能在低層次執行。因此,研究新形勢下農產品加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很有必要。
  1農產品加工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1權責不清
  由於我國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成,原國有企業的高階管理人員由上級主管部門委派,成為公司的董事或經理人員,並且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二職合一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這種責權不分的公司治理結構,導致所有者對經營者不能實施控制,作為代表公司股東控制主體的董事會也就形同虛設,沒有人以所有者的身份對企業經營者進行監督;股權結構失衡主要是由於公司大多數由國家或國有企業法人控股,股權過於集中。許多公司的大股東集所有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於一身。而股權集中度與內部控制效果成正比,股權過於集中導致治理結構失衡,缺乏對大股東的制約,相應的內部控制也就流於形式。
  1.2風險預警及管理機制不健全
  內部控制一般都是針對經常而重複發生的業務而設定的,而且一旦設定就具有相對穩定性。因此,如果出現不經常發生或未預計到的經濟業務,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適用,臨時控制則可能不及時,從而影響內部控制的作用。無論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還是2009年的“特侖蘇”事件,都證明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內控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如果各企業建有完善的內控機制,就會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前期的風險評估中,有效識別和控制將來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的因素,並可以制定相應的應對預案。這樣就會從源頭上控制和預防風險的.發生,避免這種威脅企業生存局面的發生。
  1.3質量保障體系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我國普遍缺乏加工專用性的農產品原料品種,同時也缺乏從產地到市場一整套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以蘋果果汁加工為例,山東省是全國蘋果生產大省,種植面積、總產量、出口量和果品品質均在全國名列前茅,但適宜加工果汁的高酸型蘋果品種和種植基地卻很少。即使有些加工型品種,但在品種栽培、病蟲害防治、採後處理上缺乏相應的標準化體系;同時,在農產品加工企業中相關的質量控制體系如GMP、HACCP、ISO9000等尚未得到普遍的應用,嚴重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和國內外競爭力。另外,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特別是地域性優勢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上缺乏有效的措施和辦法,使得特色農產品加工出來的產品體現不出地方特色。
  1.4缺乏和諧有效的氛圍
  內部控制環境是指一個企業的風氣或氛圍,是內部控制各要素的基礎。控制環境失效,將直接影響企業集團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以及實施的效果。某些農產品加工企業集團與所屬企業之間以及企業相互之間產權關係模糊;組織結構不完善,權責不明,職責不清;企業管理層價值觀扭曲,缺乏敬業精神,執行力欠缺;人事制度缺乏透明度;規章制度無法可依,或者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有法不依;資訊溝通渠道不暢,缺乏應有的資訊生成與傳遞系統,各自為政,使得各項政令難以貫徹實施。
  2對策
  2.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一是優化公司股權結構。必須通過培育有效的國家股持股主體、扶植理性和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採取市場配售、協議轉讓等形式,多渠道推動國有股減持。二是優化董事結構,完善獨立董事制度。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特點逐步建立和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的相關法律法規,改進獨立董事選任程式,使獨立董事不僅在公司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其主體也多元化又不失活力。三是強化監事會的監控職能。為使監事會有效擔負起監督董事會及經理層的職責,要加強立法,明晰和完善監事會的職權,並使權力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要建立監事資格認定製度,推選有知識、有能力、懂經營、懂法律、會理財的專業人士為監事;要設立獨立監事制度,保證監事會對業務監督做出的判定是獨立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四是完善經理層管理機制。一方面,建立長期有效的經營者激勵機制。完善經理層薪酬結構,使經理層薪酬中固定報酬與績效報酬比例合理,又能在不同層級之間形成合理的收入級差。此外,對經營者的激勵還可採取非貨幣的激勵方式,如較高的社會地位和榮譽、帶薪休假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經營者約束機制。在強化股東及董事會對經理層的監督約束的同時,要強化對經理層的資訊披露機制,使股東和董事會能及時全面、準確地得到公司經營的資訊,防止經理層隱瞞事實、欺騙投資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