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營銷能力研究述評

才智咖 人氣:2.08W
企業營銷能力研究述評
摘要:隨著營銷重要性的日益顯現,許多學者將目光投向了營銷能力的研究。這些研究闡述了營銷能力的意義,分析了企業能力和營銷能力的關係以及營銷能力的內涵和外延,都是有益的。但目前的研究仍缺乏系統性,對企業營銷問題的界定莫衷一是,理論提升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種局面與營銷時代的要求很不相稱。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認為營銷能力研究將呈現以下幾個趨勢:營銷能力研究隊伍的壯大、研究重心下移、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各種研究相互交叉和融合。
  關鍵詞:企業;營銷能力;述評
    
  一、企業營銷能力研究的先導
  
  (一)國外對企業能力的研究
  企業能力理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根據這種理論,企業內部分工的性質和程度是限制規模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並決定了企業成長的規模界限。正式提出這一命題的是菲利普·薩爾尼科(Philip Selnic),他於1957年最早使用企業能力的概念,他認為:能夠使一個組織比其他組織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質就是企業能力或特殊能力。在此之後,學者將企業能力稱為企業競爭力、組織競爭力、組織能力或企業動態能力等。1959年潘羅斯(Edith Penrose)發表了被學術界認為是資源基礎理論源頭的著作《企業增長理論》。潘羅斯認為,從“企業內部知識積累”的角度看,企業的成長就是逐漸積累知識以拓展其生產領域的過程。以他和沃納菲爾特(Binger Wernerfelt)為代表的“企業資源基礎論”認為能力就是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應把企業看成是一個資源的集合體,每種資源有多種不同的用途,企業特有的資源則形成了企業的特殊能力。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理查德森(G.B.Richardson)從“組織間協調”的角度完善了這一理論。20世紀60年代初期,錢德勒(A.D.Chandler)、安索夫(Igor An—sofD和安德魯斯(K.Andrews)等提出了戰略管理理論。該理論認為組織能力來源於企業對生產裝置、營銷流通網路、管理三個方面的投資,並認為組織能力是企業長期發展、維持優勢的特徵。1982年,裡普曼(Lippmon)和羅曼爾特(Rumelt)發表了《不確定模仿力:競爭條件下企業執行效率的差異分析》一文,提出了特殊資源的理論。1984年,沃納菲爾特發表了《企業資源基礎論》一文,這篇文章被認為是資源基礎理論正式誕生標誌。進入20世紀90年代,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等發展了特殊能力理論,提出應當以最本質的東西來規定企業的內涵,這種本質的東西就是“能力”(competence)。在此基礎上,學者將能力理論劃分為資源學派和能力學派。但歸結起來,企業能力理論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強調能力的獨特屬性。(1)能力是獨特物質。(2)能力的積累過程具有獨特性。該領域的研究學者認為,企業的資源(能力)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通過不確定的、難以預測的、其他企業難以仿製的,甚至在一些情況下,連企業自身都不能複製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在解釋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時則使用了黏性生原理。他們認為,獨特的資源具有黏性,不能在企業間自由流動。企業競爭優勢根源於企業的特殊資源,這種特殊資源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租金。(3)核心能力來源和構成的獨特性。其代表人物巴頓認為,核心能力不只是技術和人力技能,更是一種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聯絡、能夠識別和提供競爭優勢的企業知識體系。
  2.強調能力的集合性。企業整體戰略的重要意義首先在於企業擁有的特殊資產,即與知識相關的、無實體形態卻能使人感受到的、難以買賣但能在企業各部門進行分割的資產,這些特殊的資產就是企業“資源”或能力。因而企業在本質上永遠是一個能力體系。
  3.強調能力的動態性。從本質上說,公司資源和組織能力是一種動態機制。公司競爭優勢的形成、鞏固、創新、變革同公司資源和組織能力的形成、積累、維持和淘汰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