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會館建築藝術論文

才智咖 人氣:1.7W

一、建築佈局

清代會館建築藝術論文

清代會館位於黃龍灘老街的上街中部,依街面走向和地勢展開,居醜向未臨街而建,大致呈坐東北面西南向(坐北向南偏西約30度)。其東邊為餘家老宅,西側為由清代湖北黃州八縣商人集資所建的黃州會館。武昌會館是黃龍鎮古建築群中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會館為三進四合院式,採用典型的以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整體上呈長方形,面寬約21m,進深約80m,總佔地面積超過1600m2,現遺存建築面積約960m2。建築主體為磚木結構,自前向後有門殿、戲樓、拜殿、前殿、正殿等建築(戲樓、拜殿及庭院今已被拆除),依功能和空間特徵可分為前、中、後三部分。該會館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建築群組形式融合南北特徵。建築群組受北方四合院落形式的影響,以間為基本單位,圍合成多進院落,中軸對稱,體現出明顯的主從尊卑關係;同時院落形態受江漢地區建築形態的影響,不以追求寬大為目的,而更像調節小氣候的天井。

2.建築延續時間長。該建築群現存最早建成的單體為1792年冬建成的正殿,1845年冬建成的前殿為最晚建成的單體,建設過程延續50多年。在半個多世紀裡,延續了建築群總體規劃的完整和建築風格上的基本一致。

3.對建築“風水”和環境的靈活應用。建築群背倚四大坪山,面向堵河河谷,縱向展開佈局,以求“聚財、納氣”。建築群根據環境特徵採用醜山未向,鎮外的四大坪山主峰處於正殿後方(若採用常見的子山午向,則正殿後方正對四大坪山兩峰間埡口)。

4.為適應山區地形特點,整組建築依地勢高差,在保持場地整體基本平整的基礎上,自前向後略有升高,以便於排水系統的組織。

二、建築設計

除了前述的整體特點外,會館在功能佈置、構造、裝飾等方面也具有獨特的藝術特點。

(一)功能佈置

會館的前部區域是門殿,建築面積約200m2。門殿作為溝通建築內外空間的紐帶,融大門及倉庫功能為一體,中部明間一穿堂式門廳用作建築群的.出入口,兩側次間和稍間是庫房。為滿足庫房採光和防盜的雙重需要,庫房建成重簷,窗開在兩重簷之間。戲樓和拜殿組成會館中部區域,主要功能是會客與觀演:一些武昌籍商人把部分生意往來安排在會館進行;閒暇之餘,眾人則可聚於院內,觀賞戲樓上演出的精彩戲曲。遺憾的是戲樓於1983年被拆除,早已蕩然無存,在原戲樓至拜殿南縱牆的地方建成一棟六層住宅樓,切斷了整個建築群。因年久失修,拜殿十分破敗,大部已坍塌,僅存部分牆體和樑柱等構件。前殿和正殿組成會館後部區域,儲存較為完整,現有建築面積約450m2。前殿的主要功能是祭祀:每逢年節和祭祀之期,武昌籍士紳商人等眾同鄉面向大殿祭祀屈原。正殿是學堂,正殿兩側的耳房則是居住之用。後來會館逐漸成為餘家的祠堂,成為黃龍餘氏舉行家族祭祀和處理重大家族事務的場所。

(二)建築構造

門殿建於1819年,是整組建築裡儲存最為完好的部分。門殿平面佈局為三柱九檁,面闊五間,通面闊為20.8m,通進深10.8m。門殿明間為抬樑式架構,單簷硬山灰瓦頂,通高7.85m,簷口高3.1m。上方探出的挑簷雕樑和高高立在房屋兩側的捲雲狀封火山牆,風格獨特,挑簷下方隱隱可見精美的雕花裝飾,盡顯奢華。門殿的次間和稍間為穿鬥式構架,重簷硬山灰瓦頂,馬頭牆式四級封火牆。建於1845年的前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4m,進深三間,通進深7.8m,四柱九檁,簷廊式構造,抬樑式構架,高7.8m。穿過前殿後的天井就是正殿。正殿是整組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單體,建於1792年。它由一個大殿、四個耳房組成。正殿和前殿對稱建築,面闊三間,通面闊13.2m,進深三間,通進深8.16m,通高7.85m。正殿的大門上方原有一塊大的石匾,上面書有“三閭宮”字樣,今已遺失。正殿為磚木結構、單簷硬山頂,構架為抬樑和穿鬥相結合的形式,四架樑,樑架上部用樑與矮柱重疊,以支撐層面檁條。正殿的所有立柱和橫樑清一色選用一人難以合抱的大木料做成,立柱採用直徑約為56釐米(約合清代木工尺兩尺)石基座為柱礎。正殿兩側耳房面闊兩間、進深兩間,略低於正殿。大殿前有走廊和兩側廂房相通。正殿、前殿和東西兩側的廂房從四周合圍,在中間形成天井,排水設施完善、合理,總建築面積約500m2。

(三)細部構造與裝飾

會館建築及裝飾風格樸素平實。外牆裝飾多集中於簷口周邊,其他區域則很少有粉飾;建築細部裝飾則多集中於廳堂的門窗、欄杆、額枋等節點處;在門廳、正殿上有部分的裝飾雕塑和繪畫。裝飾元素雖為數不多,但恰到好處,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於平實中見精緻。門殿中部明間立面造型較為獨特,單簷硬山灰瓦頂的簷口內收,縱牆直立上升超過簷口,超出簷口以上部分採用一大兩小三段圓弧收口,這種處理方式具有較強的歐式建築風格特徵,在當時內地的建築中是極罕見的。中部門廳兩側的封火山牆高出屋面,作四層捲雲狀曲線造型,圓轉流暢,委婉動人。門殿次、稍間在造型上和明間有較大差別。門殿的次間和稍間高度略低於明間,為重簷硬山灰瓦頂。次間山牆為馬頭牆式四級封火牆,線條簡潔明快,乾淨利落。兩種山牆的對比使得其造型充滿了韻律感。在門頭兩側上方有探出的挑簷,簷下裝飾有非常精美的花紋,“破四舊”時,原本非常漂亮的雕樑畫棟全部被人用白石灰覆蓋過,精美的花草圖案、木製門窗和室內裝飾雕刻構件以及石制的門楣、門凳、門檻等或被火燒,或刀刮,或錘砸,或移為他用,損毀嚴重。正殿的頂部房簷四角作墀頭,向上翹起成翼角狀,並形成部分封火牆。從造型和構造上看,翼角和正殿主體的構造並不一致,有拼接痕跡,應是後來在建耳房時增加的翼角造型。正殿內牆壁上方描繪有“喜鵲登梅”等內容的壁畫,繪製手法精緻嫻熟。正殿迎面的橫樑上凸起鏤刻有六個至今依舊鮮豔的硃紅印章。可惜這些立柱和橫樑由於年久失修未加保護,蟲子在上面蛀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洞。武昌會館業已成危房!建築的外牆高大,開窗很少。外牆使用專門燒製的青磚砌築,很多磚塊上都凸起有陽文“鄂郡”(即江夏,是武昌的別稱)字樣。還有一部分青磚上雕刻有雙魚圖、菱形回紋、重環紋等裝飾造型。這些都說明當時會館的建造者特別慎重,建築用磚是定製造燒的,使會館之豪華更顯與眾不同。

三、結語

武昌會館作為黃龍灘乃至漢水上游地區在特定歷史時期發展軌跡的見證者,記錄了漢水流域經濟和文化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其作為移民文化和商賈經營文化的物質產物,是“原鄉性”自我特徵的表達,也是異鄉地域特徵的融合。以黃龍鎮武昌會館為代表的漢水上游會館,以其整齊嚴謹的建築佈局,堅實的建築結構,細緻獨特的建築造型,樸素平實的建築裝飾,精良的構造技巧,成為傳統道德觀念和社會民俗文化的載體,是清代商人求財、求學、求福的具體反映,帶有晚清儒商意識形態的清晰印記。這些會館現已成為研究清代社會歷史和會館建築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以及人們旅遊觀賞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