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兒童心理特點優化小語教學效果

才智咖 人氣:2.19W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當今教育教學領域裡的一場深刻的革命,其最終目的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就個體而言,就是要通過新理念的教育教學活動,造就出數以千萬計的會學習、敢於創新、富有親和力、會享受生活的一代新人;另一方面,就國家這個層面來看,就是藉助新課改這個媒介,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使我國能夠立足於世界強國之林。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怎樣在新課改這個環境氛圍中凸現自己的本職功能呢?筆者以為,在認真解讀新課標的基礎上,還必須認真做好以下及各方面的工作。

解讀兒童心理特點優化小語教學效果

一、瞭解兒童

瞭解教育物件,是做好國小語文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因為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國小兒童究竟有哪些心理特徵呢?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曾這樣說過: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這段話雖然沒有概括兒童心理的全貌,但大抵描繪了國小兒童樂嬉遊而憚拘檢的心理特點,為我們小語教學提供了心理依據。因此,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順應兒童心理特點,採取有效的方式,才能使國小兒童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長進,猶如時雨春風滋潤草木一般,日長月化,生意盎然,而不是冰霜剝落,生意蕭條,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欣賞兒童

國小是個體接受正規教育的初始階段,國小生猶如一顆含苞待放的花蕾,孕育著無窮的魅力。然而,由於生活背景不同,兒童的求知慾、學習力、自控能力等方面表現出相當大的差異,加之目前我們的評價標準主要是分數決定論,由此,便引發出優等生和差生之別。這些不僅會傷害一部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尊心,不利於他們的成長,更為嚴重的在於它使語文課堂教學僅僅退化為個體獲取知識的手段,失去了它應有的`特質人文素養的提升。事實上,語文課堂教學毋寧說傳授知識,不如說培育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基於這種認識,在小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欣賞兒童,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所謂的差生,發現自己的長處,看到光明和希望。我班有一名男生叫做繆微,家境困難,母親是文盲,父親也只讀過國小。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繆微平時少言寡語,文化課成績不夠好,和其他同學交往少,屬於孤獨型學生。針對這種情況,我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教育性,採取小先生制,鼓勵他勇敢地當先小先生,多次帶領大家朗讀課文,並不失時機地鼓勵他、表揚他。與此同時,我還主動與其家長聯絡,要求他們儘可能抽時間陪陪孩子,多與孩子交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繆微臉上笑容露出來了,在班級活潑多了,和同學的關係融洽多了,成績也比過去好多了。後來他順利地進入了國中學習,據瞭解,他目前在國中學習成績較好,還擔任班上的勞動委員呢!如果我當初要是以老眼光來看繆微,批評他、挖苦他,不給他希望,也許他今天又會是另外一種情形,甚至都有失學的可能。

三、放飛兒童的想象

國小階段是充滿幻想的季節,是人生打基礎的階段。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因此,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以新課標為準繩,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大膽放飛兒童的想象,給他們提供發揮想象的活動天地。國小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想象力的素材很多,既可以是看圖說話,也可以課文內容的挖掘和延伸。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第19課《藍色的樹葉》時,我不僅讓孩子們由淺入深地領會文章的內涵,而且還讓孩子們邊學邊想邊討論,林圓圓看到李麗畫藍樹葉時臉紅了,他會想到什麼?他會說些什麼?。孩子們說得可好啦!有的說林圓圓自己知道錯了,會對李麗說對不起;有的說林圓圓會對李麗解釋為什麼捨不得解鉛筆,並表達了自己的歉意,求得李麗的諒解。最後,我還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假如自己是李麗,並對林圓圓講幾句話。這樣我把課堂教學與同學們的實際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同學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此舉不僅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同學們的人格的到了昇華。

四、鼓勵兒童自主學習

美國未來學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說過:未來的文盲將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學習的人。可見,學會學習是每個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目前,全國上下正在進行新一輪課程改革,新課該所倡導的核心學習方式就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素質教育我們喊了很多年,為何成效不明顯?筆者以為,除了評價體系等外在因素之外,就學生的學習方式而言,三中心(課堂中心、課本中心、教師中心)沒有從根本上打破,學生仍然是學習資源的奴隸,而不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自主意識很難得以彰顯。那麼,怎樣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多年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證明,認真預習、自我發問、自主解疑是培育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有效方式。預習是學好語文課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預習,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內容有所瞭解,促使新舊知識同化,發現疑點難點,以便上新課時有的放矢地學習。自我發問、自提問題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長期的教學實踐告訴我,會提問題的同學往往是會學習的人。自主解疑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終體現。在小語教學過程中,我痛感現在絕大多數學生是師雲亦云,沒有主見,更談不上創新。表現在作文中,即為固定模式、程式化的作文多,沒有新意,喊口號的多。當然,我們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說完全放任學生,老師就無事可做了。事實上,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老師比常態教學時,指導的任務更重了,特別是國小低年級。比如預習前,老師要為他們列預習提綱;自我發問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問在點子上;自我解疑時,老師更要傾注更多的心血,幫助學生真正搞懂每一個問題,以便日後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