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社群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1.69W

調研報告的寫作者必須自覺以研究為目的,根據社會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調研計劃,即將被動的適應變為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寫作實踐,從明確的追求出發,經常深入到社會第一線,不斷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有意識地探索和研究,寫出有價值的調研報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寫社群調研報告 ,歡迎閱讀。

關於寫社群調研報告

【篇一:社群社會調研報告】

“社群”無論是作為一個學術概念理解,還是作為一個區劃來解釋,都有其道理。目前全國上下都在就如何搞好社群建設進行積極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那麼我區的社群建設情況如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桃源政協地區組組織了張建德、張佔明、於海濤、杜建4名委員對桃源街道的長源社群、濱河社群進行了調查,並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被調查社群的基本情況

1、自然情況:被調查社群共有71棟居民樓,5047戶居民17875人,其中有困難戶262戶,158名在籍黨員,兩個社群2000年經濟總收入為5萬元,2001年為1、4萬元,2002年為0、呈遞減趨勢,兩社群共發生治安案件2000年為33起,2001年28起,呈下降趨勢。詳見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

2、社群組織建設情況:按照2001年3月13日中共南關區委、南關區政府關於《南關區社群居委會組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分別在兩個社群成立了社群組織,分別設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工資統一由街道辦事處發放。見附表四。

3、現階段社群服務網點分佈情況。至2002年共有各類便民服務網點91處,主要型別:食雜店、小吃部、超市、美髮店、自行車修理、糧油經營、藥店、衛生所、養老院、自行車停車場、農貿市場、網咖等。見附表五

二、調查結果反映的基本問題

以兩個社群調查資料看,反映的情況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較好的方面

1、經過幾年來的工作,全社會上下特別是各級政府部門對搞好社群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上有了進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在搞好社群建設上達成了共識,同時,增強了抓好社群建設的緊迫感。

2、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實到社群工作者隊伍中,社群幹部的年齡結構得到了改善,文化程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因此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社群中各類設施和場所仍處於初級化、簡單化階段,且數量少、種類少,缺項較多,尤其是缺少群眾歡迎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所。

2、社群主任缺少社群工作實踐經驗,各類組織載體缺乏,作用發揮較差,就如何開展社群工作缺乏理論上的指導。

3、功能弱化,依附性強:從目前社群居委會工作上看依舊沿襲老的傳統,承擔著區街各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社群居委會很大程度上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承受層、落實層,理論上社群自治功能很難體現。

4、目前社群組織載體模式仍舊沿襲自上而下的方式。仿政府機構設定,很難適應社群功能的實際需要。主要表現在一是社群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擔政府指派任務;二是社群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能力不足;三是上情下達容易,下情上達意圖無法實現;四是目前社群工作者承擔的工作任務和所得報酬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社群工作者的積極性。

(三)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

1、在社群建設的方向問題上仍然存在著認識偏差一些部門同志不能把握社群建設的實際內容,存在社群建設就是加強硬體投入,沒有認識到體制創新的問題。

2、責、權、利不統一。目前按照長南辦發【2001】5號檔案規定各社群居民委員會主要職責有九項,包括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社群文化、教育、體育事業,搞好社群環境衛生,搞好綜合治理,發展社群服務,促進社群經濟發展等。可是明確社群的權力範圍確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定,更無從談起利益問題,這種責、權、利不統一導致社群工作走入誤區,成為各級部門工作的落實者。

3、社群資源問題:由於地域不同導致社群在經濟、人文、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是必導致社群可利用資源的差異,相應增加資源少社群工作的難度工作的難度。

4、發展社群的政策明顯滯後,目前如何發展,給社群以什麼樣的政策,社群發展的方向許多問題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上由於各種權力機構的設定及認識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群的自我壯大。

三、幾點建議

建議市區政府儘快了臺政策,主要內容

1、明確社群建設的方向。

2、明確社群組織在社群建設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確社群服務中心就是一個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社群各類服務中介實體。

3、明確社群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關係,包括水、電、氣、物業等管理部門及駐區單位等,特別是監督及制約機制的建立。

4、加大對社群扶持力度,一是費隨事轉,增加時社群組織的經濟投入;二是權隨責走,各級行政部門(工商、稅務、城管等)加大對社群的政策扶持力度。

【篇二:社群調研報告】

社群是社群是居住在一地域裡的'人們結成多種社會關係和社會群體,從事多種社會活動所構成的社會區域的共同體。目前,新構建的社群分為四種類型:

單位型社群

——人群主體由本單位職工及家屬構成,有獨立管轄界限,封閉式管理;

小區型社群

——成建制開發的封閉式小區,功能設施配套,獨立物業管理;

板塊型社群

——主要是以三級以上馬路砍塊劃定的社群,多在老城區,是目前城市社群的

主要型別;

功能型社群

——除地域管轄因素外,具有特色功能的社群,如商貿、文化、公眾等比較集

中的區域,但一般沒有常住居民。

德馨園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是質量較高、配套完善的優秀住宅小區。居住環境安靜,交通方便快捷,生活配套一應俱全,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通過小區道路的合理組織,休閒設施的精心安排,提供自然、舒適的居住環境。

德馨園社群位於香樟路460號,人口約18700人,面積409畝,所轄單位有天樂幼兒園、德馨國小萬佳物業有限公司,有138個商店。德馨園屬於一個純居民小區。所以德馨園則是一個社群的縮影,在社群內有一定的居民,也有地域範圍,有相對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裡面也有文化牆、宣傳欄等文化設施,居民委員會當然是會有的。在德馨園社群裡,你可以感受到社群的真正定義。

區位結構:隨著住房制度改革逐漸深化德馨園住宅小區空間複雜性日益突出,亟需進行空間規律性總結,以指導城市住房開發與管理規劃。基於當前的統計資料結合實地調查、電話訪查,運用GIS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從實證與定量分析角度揭示出德馨園住宅小區在空間結構上表現出圈層+扇面結構空間拓展,聚合擴散同步進行,城市內部實現挖潛式集中化佈局,邊緣擴張式城郊化分佈;在區位選擇上臨街的區位分佈特徵明顯,體現出追求交通便利、嚮往環境舒適的人居選擇規律。

功能區佈局,就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人口分佈,居住區、經濟區、和商業區,將德馨園分為這幾個區位確定小區主體功能,明確了人們生活的水平得到提高,控制有些不良現象的發生,同時也規範了人們居住的素質得到提高,並且,小區內也有屬於自己的安全設施,宣傳欄,和各個部門服務的地方,和小朋友們上學的地方,方面了人們的生活,讓他們擁有了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得到的服務。顯然功能區佈局的戰略構想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社群生活,為人們創造了好的生活。

經濟結構:什麼是經濟結構?英文為EconomicStructure指國民經濟的組成和構造,它有多重含義。經濟結構是一個由許多系統構成的多層次、多因素的複合體。影響經濟結構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會對最終產品的需求,而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結構的變化也有重要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經濟可能性之上。結構合理就能充分發揮經濟優勢,有利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協調發展。經濟結構狀況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不同經濟體制,不同經濟發展趨向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結構狀況差異甚大。說到德馨園是一個經濟結構相對分佈比較均勻的社群。它不僅給人們提供了生活的需求而且也給人們經濟的來源。它有健身房,飯館餐廳還有食品店等等。

人口結構:德馨園人口結構是依據人口具有的各種不同的自然的、社會的、經濟的和生理的特徵把人口劃分成的各組成部分所佔的比重。根據人口構成因素的特點和不同的分類方式,可劃分為各種人口構成,一般可歸為三大類:人口的自然構成、人口的地域構成、人口的社會構成。人口的自然構成是根據人口的自然特徵劃分的。它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齡構成和性別構成。人口的自然構成變動是由人口的出生與死亡引起的。人口的自然構成對人口再生產的規模和速度,人口的地域構成是根據人口居住地區而劃分的。它包括人口的城鄉構成和行政地區構成等。人口地域構成決定各地區的人口密度和人力資源的分佈,它影響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德馨園人口的社會構成是根據人口的社會標誌和經濟標誌而劃分的。

對德馨園的建議:

1、衛生可以做好一點,保潔人員打掃得應當徹底一點,區民也要愛惜環境,保護環境

2、建議多增加點遊樂設施和體育設施。德馨園裡的老服做得蠻好的,但是小朋友的遊樂場所太少,雖說有幼兒園,但是幼兒園也只有在小朋友上課時才開門,平時小朋友的戶外遊樂設施太少,還有體育設施也少。

3、建議宣傳欄多得更新,以便給居民提供更多有用資訊。建議社群網站多建設,讓白領一族也感受社群的存在。

【篇三:社群調研報告】

一、調查背景與意義

社群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綜合基礎的群眾基礎機構。他為我們居住在一個固定區域的居民群體範圍內的居民,起著一種媒介橋樑作用。在為我們廣大居民群眾做著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與社會團體旋節溝通連貫的作用。是我們信任的一個基礎機構,與居民群眾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關聯基層組織。在這樣的環境里人們都在互相影響。最近國家提出的“兩型”社群也為了做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對於這個我們早有所聞,作為社群的一員我們應該為此出一份力。然後對於現在的社群環境也要有一定的瞭解,給政府提供一些資料,讓其著手解決社群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雖然2012年上半年長沙在全國文明城市評比中名列前茅,但是長沙社群環境中仍存在著很多不良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註意衛生環境問題,但是在無意中卻更多地使環境汙染、破壞、資源浪費,這樣的環境形勢是相當嚴重的。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節約型社群。社群居民節能節水、樹立綠色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為了更好的做到“兩型”社群,為了廣大社群居民能自覺參與到環保行列中,暑假期間我特別對長沙市雨花區的社群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探討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之間以及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環境的居民之間的環保行為,環保意識以及獲取環保知識等方面的狀況,探討其影響因素,為建設“兩型”社群提供良好依據。

二、調查設計

(一)物件與方法

1、物件:本次調查主要以長沙市雨花區三個社群(德馨園社群、湖橡社群、向陽社群)的居民為主,物件涉及學生、工人、知識分子、企業管理人員、個體戶等多個職位,其中各個社群主要是在家度晚年的老人。共發問100卷份,回收97份,有效問卷97份,無效問卷3份。

2、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訊、節約和低碳、回收利用、對環保的態度,共23題。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三個社群每個社群16份問卷。針對不同文化程度、年齡等群體採取的調查模式也不一樣:(1)不識字的社群居民(主要是老人):調查員直接訪談,由調查員根據被調查者的回答代填問卷。(2)識字社群居民:採用一對一調查,個人現場填寫問卷,現場收回。

(二)調查內容

內容中包括個人基本資訊、節約和低碳、回收利用、對環保的態度。個人基本資訊中沒有提及到姓名,證件號碼等敏感性問題,只有簡單的性別和學歷兩點,所以個人資訊是不會對個人造成任何影響的。節約低碳以及回收利用主要是問,是否有節能節水、不浪費資源等相關問題。對環保的態度主要是問一些獲取環保知識的途徑還有一些保護環境的個人看法及一些環保知識等問題。此問卷的內容不會影響個人,進過前期的訪談,社群中出現的不足都整合成簡單易懂的問題。而且在社群層面的問題基本上可以從問卷中看出來。在題量上來說也是恰到好處,不會太多,被調查者不會因為題量多少而不予填寫。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在此次調查中我們主要收集了居民的環保態度,以下是社群居民環保態度情況,

我們可以看出在環保態度上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集體的環保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願意出力保護環境,比如有人破壞環境時在86人中有31人覺得無所謂,舉報的人只有10個,觀望的有13個,積極制止的有32個。無所謂的加上觀望的有44個,在其中佔到52%的比例,這個資料是不可小視的。

分析: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人們對環保還不是很在意,有一部分人可能覺得環保跟自己沒有關係,同時有一些被調查者覺得環保是非常重要的,也有意向瞭解更多的關於環保的各種知識。這表明政府或相關部門在環保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上做的還不夠,主要是宣傳力度不夠,缺乏管理。導致社群居民的環保態度還不強勵,或者說還有其他原因影響了環保意識。同時在環保過程中我們不能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強制他人去完成,然而我們只能是加強個人的環保意識,讓其自覺環保,所以對於環保態度是應該加強並告知其環保重要性,那樣才有效做到環保。

當然這僅僅是環保態度一塊的內容,在這次的調查結果裡可以看出還有一些環保過程中的不良環保行為,節約低碳,回收利用等等的內容都有類似情況。

(二)在調查節約低碳、回收利用的過程中我們也瞭解到,由於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有一些人在無意中就對環境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在無意中也浪費了資源,以下是節約低碳以及回收利用的分析,

可以看出在節約層面人們做的還不夠好。如,同家人外出吃飯,剩下的飯菜打包情況中來看,有21人直接丟棄,有40人覺得份量多就打包回家,有25人不管份量就直接打包回家,直接丟棄佔24%,看份量多少打包回家的佔47%,這個資料還是不錯的。同時我們可以從表二中看到回收利用中居民似乎做的很不好,如,處理廢物時,是否有分類的習慣時,有的只有25人,沒有的有40人,視情況分類的有21人,其中沒有分類的佔46%。

分析:根據以上說明,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居民認為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沒有必要進行垃圾分類,即使將廢棄電池、垃圾分類處理好,也不知道哪裡可以回收,覺得這樣也是多此一舉啊,還不如直接扔到垃圾桶,有些人認為現在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何必苦了自己呢。

(三)在調查中發現,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對環保行為也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是一些涉及到比較書面,不是日常的一些環保行為,比如對燃放煙花鞭炮的態度,

可以看出,文化程度越高對煙花鞭炮的瞭解越高,知道煙花鞭炮中含有很多的破壞壞境的有害物質,而文化程度低一些的人就不會想到這些問題,因為不瞭解煙花鞭炮。從表三中完全可以看出文化程度的高低對環保行為的影響還是很深的。

四、討論與建議

(一)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長沙市雨花區社群居民的環保行為總體水平還是不高,一方面說明居民關注環保的主動性不夠,積極性不高,還有一方面說明在宣傳環保知識工作上還不夠到位。

首先,瞭解到社群居民獲得環保知識的途徑很有限,主要通過電視,報刊,雜誌等,說明社群居民之間很少交流關於環保的話題,然而在一個小區內主要是人們互相影響的,這是占主導地位的。尤其是在家的婦女們。

其次,在回收利用中,由於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狀況也越來越好,有些不用的東西就沒有必要留著,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當然在老一輩的人來說,還是會回收,但是沒有做到利用,主要是新的東西都有一大推,就沒有必要用舊的了。就算;垃圾分類處理好了,之後也不知道放哪裡去的問題出現。

最後,我也都知道文化程度對環保的重要性,但是現在我們能做的似乎也只有大力宣傳環保,對於文化程度低一些的居民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二)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為提高社群居民環保意識,現提出以下對策:

首先在宣傳工作上應該加大力度,針對不同的人群,採取不同的宣傳教育手段,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居民的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質。讓居民自己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積極投身於環保中。建議相關部門藉助各種工具進行宣傳,特別是發動大眾傳媒,人們互相影響。

其次,普及垃圾分類處理,可以回收的就回收,不能的就分類處理好,同時保證分類處理好了有地方回收,垃圾桶也要分好類,設施要跟上。大力宣傳“節約是美德”這一作風。

總之宣傳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居民的環保責任感和參與意識,轉變其環保觀念,使其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制定強有力的環保法規和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約束居民的不良行為。最後達到環保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