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

才智咖 人氣:2.19W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1

細化分工,價值引導,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學法指導及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

我所教的班級學生課堂上善交流,樂表達,具有合作學習的參與熱情,但由於教師缺乏合理組織與價值引導,造成了活動中個別學生思維懶惰,合作學習表面熱鬧,實則無序,效率不高等現象。針對這一班級現狀,上學期我制訂了題為“細化分工,價值引導,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的學法指導工作計劃,目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指導,使學生能夠進行目標明確的,有序、有效的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自主發現新知的樂趣,使合作學習對整個課堂教學起到真正的提質增效的作用。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與探索,有了一定的喜人效果,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學習小組組建合理,保證了全體學生的有效參與。

首先,在上學期開學初,我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學習能力組建了14個學習小組,綜合考慮了他們的口語表達,書寫繪畫、表演等多方面能力,做到了均勻配置,尤其了重視學困生與尖子生的合理搭配。其次,細化分工,為每個學生安排了自己在小組當中的編號,課堂上依據合作學習目標及內容安排每號學生的具體任務,使每個組員都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中所應發揮的作用,並定期進行角色的輪換。

二、做好活動前的價值引導,確保了合作學習的目標明確。

三、保證了活動中的有效巡視,並能抓住有利時機輔導學困生

在學生進行合作時我能夠做到有目的地巡視,以捕捉學生的數學心聲,點撥學生的探究思路。尤其還充分利用了這一有利時機,給學困生以更多關注,儘量縮短學困生與班級整體的差距。

以上是我對上學期所進行的學法指導與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的簡要總結,應該說一學期的努力還是初見成效的,但也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在本學期的工作中我還將進行進一步深入細緻的探索與嘗試,相信隨著學生逐漸進入高年級,在我的潛心鑽研與引領下,他們的學習能力一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2

一、問題的提出

㈠、創造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

21世紀將是競爭激烈的世紀,競爭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競爭,而決定人才質量高低的核心因素是創造力。未來社會需要教育培養出大批創造型人才。而開發人力資源、開發人的創造潛能,則是擺在每個教育者面前的首要任務。因此,創造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是一種全面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和未來的教育。

㈡、創造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中國小教育要為未來社會人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因此,教育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重要目標。創造教育則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方法步驟

㈠方法:即實驗研究與行動研究相結合的方法。

㈡實驗步驟:第一步——組織落實

第二步——學習培訓

第三步——探索研究

第四步——實驗總結

三、實驗過程(“四個寓”)

㈠寓創造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探索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主渠道。我們遵循主體主導、民主和諧、成功激勵、延緩判斷等原則,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學生樂於學習、敢於發問、勤於發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及創造性地學。具體作法是:

⒈探索學科教學中創造教育的方法(歸納“六法”)

⑴激勵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採用以下方法激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①情景激勵法。根據學科內容採用錄音、錄影、掛圖、佈置環境、語言表達、課本劇、小品等手段創設情景,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

②質疑激勵法。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師生),激勵學生去思考、探索、達到理解掌握新知。其中包括探究質疑、發散質疑、求異質疑、逆向質疑、比較質疑。

③猜想激勵法。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動腦思考、操作實驗,解決問題。

⑵操作法。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馬昕老師數學課《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為了更好地貼近日常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老師請同學們在課前蒐集有關百分數的資料,進行發芽實驗。課上,老師根據學生蒐集的資料講授新課,既淺顯又實際,易於理解新知,學生學習興趣較高。

⑶繪畫法。即把課文中的“話”變成“畫兒”,把“畫兒”變成“話”。通過繪畫,一方面藉助於形象思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⑷遊戲法。即玩中學、學中玩,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鍛鍊能力。這種方法更適合於低年級學生。(請林春老師介紹“立定跳遠、造型接力”一課的教學設計)

⑸觀察想象法。根據教學內容,設定一定情景,讓學生去觀察、想象,啟用學生的思維。如姚健老師語文課《火燒雲》的教學。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於學習、主動學習,理解作者能把火燒雲寫得那麼美妙神奇,是通過長期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教師以課文為例,出示圖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展開想象並表達出來,學生積極性非常高。

⑹合作學習法。根據教學內容,提出思考問題,組織學生或小組或全班進行討論。在討論中互相交流,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產生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法。

⒉探索創造思維訓練課的教學模式。

開設思維訓練課,因沒有教材,造成教學中的困難。我們採取試點方法,與老師們一起研究安排教學內容。老師們根據創造思維訓練課計劃,確定每節課的發散點,設計出能啟發學生創造思維的提問和創造思維含量高的練習題。

目前,創造思維訓練課課型大體分為:⑴故事課;⑵議論課;⑶技法課;⑷操作課。同時,初步形成了創造思維訓練課的六個基本環節:

⑴、提出問題,激發探討慾望。

⑵、集體討論,大膽想象,激起思維火花的互相碰撞。

⑶、獨立思考,合理構思。

⑷、動手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

⑸、彙報展出,引入競爭,標新立異。

⑹、老師講評,總結歸納,表揚激勵。

(請王晶老師介紹“打破常規”一課教學的設計)

㈡寓創造教育於多彩活動之中,培養創造才能

我校把創造教育滲透於各項教育活動中,力求讓學生在多彩的班隊活動、課外活動中受到啟迪,體現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自信心、獨創性以及敢於質疑、富於挑戰的創造性和非智力因素。

動手動腦的科技活動。我們抓住科技月活動這一契機,通過讓學生拼擺七巧板、組裝賽車、寫小論文、搞小發明、小製作等活動形式,展示學生創造和實踐能力,樹立科技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我們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興趣活動,讓他們把所學到的書法知識、繪畫知識、英語知識等運用到實踐之中。學校則為他們開闢園地,展示其創作畫、自創英語小報、紅領巾小報、篆刻作品、手工藝品……每年堅持舉辦合唱節、藝術節、勞動競賽等。從而進一步激發興趣,使他們樂於創造,學有所長,全面發展。

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我們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體育活動。如組織學生到街巷長跑;在院內做體育遊戲、組織小型體活比賽;請全國跳繩大王、踢毽冠軍、武術教練來校表演,以此推動全校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體質。

快樂課間的創造活動。為保證良好的秩序,全校班班開展文明、有趣的課間活動。如跳繩、踢毽花樣翻新、集體舞等。班班有高招,月月有新意。學期末,校內評比自創活動特色班。

㈢寓創造教育於環境建設之中,發揮滲透功能

我們全校教職員工發揮聰明才智,充分利用現有的空間,創造性地進行校園環境建設,力求每年都變一點、新一點、發展一點,力求“小巷陋室開新花,創造教育結碩果”,真正使學生喜歡自己的校園,達到環境育人之目的。

巧設專用教室。我們把平日上課教室與興趣班活動室合二為一,利用牆報、園地顯示興趣班的特色。如書法室、美術室、篆刻室、象棋室……。無榮譽室,則在校園門道設立了榮譽窗;無少先隊大隊部,則建立了紅領巾走廊;無多媒體教室,則在教導處隔牆建立了電視臺控制室。師生們在這簡陋狹小的天地中,倍感創造的無窮樂趣。

力求牆壁說話。玻璃窗前掛名人畫像、掛地圖。院牆根下畫兒童壁畫、設書法園地。利用山牆設定標語、警句牌。利用校門口僅有的一面牆辦櫥窗,面向社會展示教育成果、教育特色,展示學生各方面學習收穫,讓家長和學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既可以促進學校、家庭、社會的資訊交流,也是對學校教育工作的鞭策。

文化建設統一。即校園環境與班級環境相結合,體現“四有”:有主題、有系列、有特色、有展評。讓校園文化建設與班級文化建設融為一體,共同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㈣寓創造教育於家庭社群之中,產生合力作用

以學校為主導,把創造教育引入家庭、社群教育,使其三者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形成合力,則成效更大。

為了取得家長的認同,我們先後組織家長觀看天津市右腦智力錄影灌輸開發全腦的思想,進行會後座談。我們請全校家長一起舉行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觀看中央教育電視臺對我校創造教育紀實報道的錄影。我們組織過家長與學生的同場電影、同臺演出。請家長來校聽課、參加班會、創造教育成果彙報會。還通過每學期的家長會及個別訪談,向他們彙報學校教育工作,聽取家長的意見。家長對學校工作也給予大力支援。如為配合課堂教學,主動繪畫課文插圖,為班級設計壁報,為班隊活動錄影;帶領學生開展假日小隊的實踐活動;為配合體育達標,帶領孩子在校外、家中進行左右肢體訓練……。

另外,社群是個大舞臺。學生們可以實踐在社群,服務在社群,教育在社群。同時社群也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依託。他們為我校開辦家長講座,市民學校,提高家教的認知水平,淨化街道、家庭的環境,為學生健康成長創設和諧幸福的氛圍。我校學生在社群裡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動腦動手設計各種宣傳卡,為居委會出板報等,得到了居委會的稱讚。今年7月,我校的社群工作經驗總結在全區進行了交流。

四、初步的成果

㈠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五年來創造教育的實驗,推動了教師自覺學習教育理論,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科研意識普遍增強。大家一致認為:要想培養出創造型的學生,就必須首先成為創造型的教師。要通過不同渠道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因而對實施創造教育充滿了信心。

㈡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99年,我們請教育分院童長江老師對我校實驗班學生進行了創造思維水平的測試,結果是:發散思維、思維的變通性及創造性思維與對比班相比,均達到了p<0.05的顯著性水平。其中獨創性達到了p<0.01的非常顯著水平。這表明,經過四年的培養和訓練,實驗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與提高。另外經過測試,學生的創造性個性品質也初步形成。學生在自信心、探索欲、挑戰性這三項主要品質的總分上均達到了p<0.05的差異顯著性水平。實驗班的學生善於聯想,敢於發言,詞彙豐富,邏輯性強,善於分析說理,語言表達能力強。從學生學習的結果看,仍表明他們創造性地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㈢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創造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績。中國少年報、中國教育報、中央教育電視臺先後對我校創造教育進行了紀實報道。98、99年曾兩次召開創造教育成果彙報會,受到區領導、兄弟學校的好評。我校創造教育實驗榮獲區“九?五”教育科研中期研究成果二等獎,創造教育課題組榮獲區教育學會先進集體。今年9月,在全國創造教育研討會上,我校被評為全國創造教育科研實驗先進單位。

創造教育的研究,帶動了我校各項工作。我們堅持面向全體,全面育人,保持了連續10年無一名留級生,《中國教育報》曾予以報道。全校學生的學習成績優秀率達80%以上。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競賽活動,均榜上有名。98年我校被全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命名為書法實驗校。98年在區政府的教育督導中,給予學校很高的'評價。我校還被評為區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優美校園等。高質量的辦學水平受到了對口中學的好評,也取得了家長和社會的讚譽。

五、討論與結論

㈠實驗證明:創造教育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辦學模式之一。開展創造教育可覆蓋學校整體工作。實施創造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㈡實驗表明:創造教育不僅出優秀成果,而且能鍛鍊隊伍、培養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造教育將是21世紀教育的靈魂。

㈢我們深深嚐到了教育科研實驗的甜頭,堅定了深入開展創造教育的信心。但由於認識膚淺,還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和科學評價體系的檢測。懇請領導、專家們予以具體指導。

㈣由於經費投入所限,教學裝置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直接影響實驗效果。十分渴望得到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的重視與援助。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3

作文,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運用,一直以來就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可作文教學始終擺脫不了少(學生收穫少)、慢(收效慢)、差(效果差)、費(時間浪費)的“瓶頸”狀態。

1,所以又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令眾多教師上下求索,倍嘗艱辛。傳統的作文教學“以教材為中心,教師為中心和課堂為中心,完全抹殺了學生的主體精神”

2,把學生封閉在課堂裡,侷限在課本中,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興趣,埋沒了學生的天性,以致使學生作文空洞、呆板、虛假。我衝破固有的樊籬,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採用開放式教學模式,重在激發興趣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取到了意想不到的顯著效果。

一、把遊戲活動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作文教學效果緩慢、潛在、不直觀,不像其它學科吹糠可見米,搭鋸就有沫。所以普遍認為作文教學難,一貫抓得最緊最細。“緊”在作文教學侷限於課堂內,不開放;“細”在從審題、選材、佈局謀篇,甚至連詞成句,應有盡有,關懷備至,放不開。指導課上,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滔滔不絕講得精疲力竭,可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卻是空洞無物,索然無味或是弊病百出,千瘡百孔,理不出個頭緒來。教師吃力不討好,教而無方;學生費力學不好,學而無門,以致教者疲憊,學者乏味。教師抓得越緊,指導越多,學生對作文越是牴觸,越是害怕,形成惡性迴圈,又何談提高作文質量?何談提高學生素質?

要改變作文教學這種低迷現狀,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學作文的興趣。愛因斯坦說“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起學生強烈的興趣,有了這位“最好的老師”,學生才有可能學得“最好”。所以要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作文指導不越俎代皰,削弱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培養起學生濃厚、持久的作文興趣。

學生的天性是好動的,要他們端端正正把手擺在桌面上,無可奈何懵懵懂懂聽“天書”,這種枯燥無味的死板說教使學生昏昏欲睡或是如坐鍼氈。必須把學生的雙手解放出來,把有趣有益的遊戲、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動手去玩、去做,動腦去想去探索,才能在開心的活動中培養起濃厚的作文興趣。

可以把課堂開設為運動場,讓學生舒筋絡骨,一展健兒風采。扳扳手兒,跳跳馬兒,捉捉迷藏,無不生動活潑,躍躍欲試。可以把課堂開設為賽場,讓學生身心投入,去努力拼搏,鍛鍊學生團結協作的競爭能力。釘鈕釦比賽,打補丁比賽,削蘋果比賽,無不其樂融融,氣氛熱烈。可以把作文課開設為故事會,讓“故事大王”把傳奇驚險的故事娓娓道來,把聽眾帶入神奇的童話世界,心隨著主人公的遭遇而悲而喜;可以把作文課開設為辯論會,讓伶牙利齒、思維敏捷的學生一展犀利雄辯的口才,用機巧的辯駁、善意的戲謔折服所有的聽眾;可以把作文課開設為主題班會,讓責任心強的小主人翁獻計獻策,群策群力,共建優秀的班集體……只有因地制宜,藉助各種遊戲、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調動起學生無窮的樂趣,然後因勢利導,進行興趣遷移。學生通過動手激發起活躍的思維,教師稍加引導,學生必是文思如泉,妙筆生花,沙沙沙就能把此情此景生動逼真地敘述出來。

如在教學《記一個熟悉的人》時,抓住學生愛畫畫愛猜謎的特點,讓學生給自己最熟悉的人畫一幅像,要求畫出她(他)的個兒、長相、穿著,畫出人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學生興致勃勃地畫完後,個個爭說所畫人物的特點。按照學生的“畫”和“話”,大家饒有興趣地猜想這個學生畫的是誰,議論紛紛,氣氛活躍。見學生已進入“角色”,便順水推舟:“既然你們那麼喜歡你們所畫的人,為什麼不寫下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呢?”從畫到說到猜直至到寫,整個過程學生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使思維集中、活躍,並隨著興趣的遷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跨入了作文之門,慢慢培養起對作文的濃厚興趣。

採用多樣的活動、遊戲,讓學生玩得開心,讓學生樂寫、願寫。

 二、啟發調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3可傳統的作文教學因循守舊,壓抑了學生創新的欲求。所以作文教學要形式多樣,不拘一格,生動活潑,才有利於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能力。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善於啟迪學生豐富的創造性的想像力,指導學生衝破思維的束縛,放膽去寫,海闊天空,自由思索。對那些大膽新奇而以又合乎情理的“奇思妙想”熱情鼓勵,哪怕是“異想天開,想入非非”也要引導剖璞見玉,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創新作文,旨在一個“新”字,或一題多做、一事多寫;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或反彈琵琶,逆向思維。以開放的行之有效的教法去撞擊學生的心靈,啟發他們的心智,促發他們創新的慾望和自信,寫出自己獨特的想法、見地。

如在教學仿寫《小木船》一文時,引導學生展開自由討論,發散思維,尋求創新材料。由克萊蒂和安利柯因為小木船發生的爭吵,而想到踢毽球時發生的矛盾,想到值日時發生的彆扭,想到不小心傷害過的朋友,想到許多許多新鮮有意義的事情。又由安利柯向克萊蒂送還小木船重歸於好想到更多解決紛爭、矛盾的良方妙法:偷偷寫張紙條表示道歉,單獨約出來真心和好,讓老師從中說和……無不閃耀著學生創新的智慧。

作文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環境和良好的心理氛圍,讓學生想得開、想得新。真正在作文教學中培養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作文教學中要善於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大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4

關於提高國小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調查報告

黃山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內容摘要:英語作為現在重多課程中非常困難的一門課,已引起了很大的重視。教育部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從閱讀中獲取資訊,有助於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閱讀,就能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髮展打基礎,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現行的國小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教材,不注重閱讀的培養,嚴重影響整個英語水平。現在國小階段英語教學效果差,沒有一定的教學模式和目標,這對學生是不利的,所以一定要改變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興趣;教學

序言:閱讀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學會語言知識,領悟文章的內涵,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學會通過語境猜測詞義,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使學生在閱讀方法、速度、技巧上得到提高。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開闊視野,還有利於學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生活。所以我對國小生英語閱讀能力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進行研究時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以學生與教育教學的情況出發,用科學的態度去分析和研究材料。堅持學習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統一,深入研究有關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更新觀念,形成新的經驗理念,並把這些理念在教學中落實。 許育紅

一、結果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影響著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1、教師的上課方式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在聽課的效率上,有60%的學生是一般,27%的是不好,13%的是好。從這一現狀來看,教學效果不算很好,但也不差。有個國小生說:“老師上課很少管紀律,基本上是自己講課。”還有的學

生說:“老師上課時課堂不活躍,只是偶爾給我們做活動。”這一系列的回答,都說明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影響。國小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不高,必須要教師不斷提醒和監督,所以教師在上好課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

2、教師的教學內容,作業佈置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在老師佈置作文方面,有60%的學生是偶爾,33%的學生是經常,7%的學生是從不。這個現象不是很好。說明大多數教師在英語作文佈置方面還是不夠重視,沒有把寫作當成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一種方法。有一個學生說:“我們老師基本上是幾個星期寫一篇,而且也從來不點評。”這足以體現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態度是非常不端正的。

(二)家長的管理也是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一方面

1、平時對學生英語學習沒有強化。有63%的學生平時不看英語雜誌,33%的學生會看,3%的學生偶爾會看。這一資料表明,很多學生平時很少把時間花在英語上面,這其實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應該要不斷督促自己的孩子多看英語方面的書籍。

2、有60%的學生家長對英語閱讀是不重視的,40%的學生家長會重視。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和重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國小生自主學習不夠,所以家長必須要對孩子負責。

(三)學生自己不夠重視英語閱讀

1、有57%的學生是不喜歡英語的,只有43%的學生喜歡。當然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但總之很多學生還是厭惡英語的

2、有個學生說:“英語又不是普通話,為什麼要學呢?”很多學生不瞭解學習英語到底是為了什麼,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40%的學生是認為學英語是對自己有利,37%的學生是為了完成任務,23%的學生是想當外語翻譯。現在英語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如果不重視,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3、其實學英語單詞很重要,特別是閱讀題。如果不認識單詞,那麼對整篇短文的理解就有很大問題。據我調查,有43%的學生遇到生單詞是不管,有23%是聯絡上下文猜測,34%的學生是查字典。學生對學習的態度與學習成績是成正比的,平時多積累,就不會有很多單詞阻礙。

4、上課做筆記很關鍵,學英語就應該要多積累,一個上課從不做筆記的學生是不會學好英語的,所以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有17%的人是不做筆記的,有60%的學生是偶爾做,23%的學生會做筆記,這一資料表明上課做筆記還有待加強。

5、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上課認真聽,平時也應該要多花工夫。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要多做題目。有30%的學生每天從不做英語閱讀,33%的學生不足20分鐘,27%的學生是30~60分鐘,10%的學生是60分鐘以上,可見很多同學沒有在這方面引起重視,還必須加強。

二、對國小生英語閱讀存在問題原因的分析

(一)教師方面

1、課上,老師的上課方式不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只是用比較古板的方式上課,沒有關注學生的聽課狀態,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對於學生聽課效果是有很大影響的。

2、教師平時沒有督促學生多做閱讀題,作業佈置的次數不夠多,學生缺少閱讀能力的鍛鍊。

3、老師的反饋不夠及時,對於學生的作業,沒有及時講評。

4、英語閱讀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部分,儘管我們的英語教學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但由於傳統的英語教學過多的承擔了詞彙、句型及語法的教學任務,常把大量的時間用於知識的傳授、掌握和操縱上,尤其以思維能力和閱讀技巧為核心的閱讀能力訓練不足,導致閱讀能力沒有實質性提高。

(二)學生方面

1、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不濃,只有少數學生經常讀課外書和故事書,很多學生沒有讀過英語閱讀方面的書籍。

2、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存在一定障礙,很多學生反應,閱讀最大障礙是生單詞。有的也有在語法,時態上出錯,以致對文章原意產生歧義,還有的學生在閱讀是跟根本看不懂。

3、學生對閱讀方法掌握不夠,學生沒有很好的方法去閱讀,缺乏指導與訓練。

4、學生的態度不端正,總覺得英語不是自己國家的語言,所以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5、學生英語的詞彙量積累不夠。掌握一定詞彙是進行英語閱讀的基礎和條件,很多學生不重視平時的單詞積累,導致閱讀題看不懂。

6、學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道儲備不足。

三、建議

(一)改進教學方法,拓展延伸閱讀教師應該將教學中心從單詞和詞彙上逐漸轉移到語言內容和意義上來,重視知道的完整教授。藉助網路等蒐集相關話題,讓學生有更多的閱讀機會,瞭解更多知識

(二)創設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校內環境應佈置出英語氛圍,比如說在不同的學習領域張貼英語標語,懸掛英語格言,學校廣播站播放英語歌曲和有趣的西方文化背景介紹。學校最好能夠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如英語講故障比賽,朗讀比賽,知識競賽,英語歌曲大賽等等,讓學生時刻感受英語,這樣學生才有慾望去學習。在教室裡,師生共同辦英文黑板報,設計英文海報,創立英語圖書角,利用多媒體在課外收看英語節目等等。這樣學生在學校能感受英語,聽到英語,還能參與英語活動。

(三)選取合適閱讀材料,培養英語閱讀習慣

國小生的英語閱讀材料應該簡單,富有趣味性,如果是書籍應該配以插圖,話題也要豐富,講究趣,易,多,即材料有趣,語言容易,篇幅要短,量要大。通過讀故事,讀科普文章培養自己的認知能力和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讓每個學生都愛上閱讀。

(四)訓練國小生英語閱讀技巧和策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適當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會幫助學生閱讀。國小生閱讀時喜歡朗讀,但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最好的辦法是默讀,還要幫學生克服指讀等不良習慣。這樣才能提高閱讀速度。新課程標準還明確要求國小生應學會按照意群來理解文章,所以老師應該用合適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方面的技巧。

(五)閱讀教學與朗讀結合在開展閱讀活動的初始階段,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講故事給學生聽,或放有聲錄音帶,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聲音中不知不覺地注意單詞

(六)閱讀教學與動手結合

根據閱讀材料,有些活動可讓學生親自動手。如材料所描述的是一動物,可以讓學生根據英語句子的描寫,發揮想象,畫圖。除此之外,根據適宜的材料,讓學生剪貼、做卡等。

(七)閱讀教學與表演結合國小生好表演,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後,為檢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師可讓學生分成小組,通過表演的形式,搭建舞臺,使學生有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八)閱讀教學與聽、說、讀、寫結合閱讀教學開展的活動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活動與聽說讀寫結合。

(九)家長要監督自己的孩子學習英語,為孩子安排學習計劃,當然不能給孩子太多壓力。

(十)培養學生善於積累的好習慣,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同時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引導學生隨時記錄一些有用的詞、短語。

四、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與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對照課題,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有些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我覺得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既遵循一定的教育規律,又不能侷限於一定的模式。在形式多樣,活潑生動的活動中讓學生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百度 《國小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附錄:

1、課題申請書

2、調查問卷

3、階段性報告

4、初稿

5、總結性研究報告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5

經過前面一段時間的努力實踐研究,我個人今年的小課題研究即將進入尾聲,為了使下一次的課題研究能更好的開展,並取得更好的、更有效的研究成果,現將本次小課題研究總結如下:

一、確定目標,有的放矢。

經過多半年來地觀察、研究、討論、與孩子們的交流、調查,關於這個課題我主要是從傾聽的兩個方面來確定目標的:一是傾聽的外因,要求孩子首先從課堂做起,一定要努力地細心聽、用心聽,這既是傾聽的一種禮貌,也是傾聽習慣的培養。二是傾聽的內因,即要求孩子不但要“聽”,還要“會聽”。

在課堂上,我指導他們:坐姿端正,抬頭挺胸;聽講時,眼睛必須看著老師,這既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禮貌;在老師上課時或同學們回答問題時,不能隨便插嘴打斷或喧譁,自己發言要舉手。為了檢驗孩子們是否在傾聽,我一般會讓個別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重複發言孩子的回答,久而久之,他們在課堂上也就漸漸地用心去傾聽了。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傾聽習慣和良好的學習態度,我要求他們在課堂上要做到:聽清楚老師講課內容,對老師的提問能舉手回答;聽清楚別人的發言,並能對發言精彩的孩子及時給予最熱烈的掌聲鼓勵;專心聽講,肯於動腦,能提出自己的疑問,發表不同見解。

1、實施方法:

1)在課堂上,老師的教態不僅要有親和力,而且語言要儘可能生動、富有感染力,用自己的激情去帶動孩子們的激情,必要時,煽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其次,情境創設能吸引孩子們聽講的興趣,也可在其間穿插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故事,更能吸引他們的目光!

2)在講課時,安排任務給孩子們,明確他們要聽什麼。特別是在講課文時,在他們有感情地朗讀前給他們一點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問題要簡單、易記、清楚。

3)講解重、難點時要提醒孩子們,進一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4)課堂上把更多的目光關注在平時較好動、愛玩、注意力極容易分散的孩子身上,在他們漸漸地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後,再多加以激勵表揚,讓他們感受到傾聽的“好處”,這樣,教學的效果也會更好一些!

二、調查了目前學生傾聽能力的現狀

為了使本次的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實效性,我對孩子們的傾聽能力及上課種種表現的原因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都能集中起來,個別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原因主要有:

1、管不住自己;

2、同學們的發言聲音過小,聽不見也就不想聽了;

3、有時受外界的干擾。而他們的注意力最為集中的時候是剛上課時、上新課時、老師課堂上講課外故事時。

其實,平日孩子們的表現也許因年齡特徵的關係,在最初的課堂上,基本是上課一半時間,維持紀律一半時間:有的在和同桌說話,有的轉到後面去要東西,有的甚至鑽到桌子下面,有的手放在抽屜裡玩尺子、橡皮、甚至小玩具等等,通過問卷調查,我瞭解了孩子們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原因後,便設法在課堂上變換教法,靈活有機地組織課堂紀律,以便於使課堂教學內容不拖沓,課堂寶貴的時間不流失!

三、真誠交流,表達心聲。

在研究此課題的過程中,我經常與同年級的老師們交流探討,此年齡段的孩子們的上課表現狀況,並就此培養他們良好的傾聽能力。時刻進行溝通,在課外,也常與孩子們交流,聽他們的聲音,和他們做真誠的朋友,這樣,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情與情之間的流動,現在課堂效果明顯比以前有所好轉!我甚是欣慰!

四、重視總結經驗。

通過不斷地觀察、研究、實踐,我總結了培養孩子們傾聽能力的如下方面:

1、老師要以身作則。

優秀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傾聽者。老師用心地傾聽,可以幫助孩子們傾訴自己的感受,使他們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悅;能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喜歡和尊重,能激起他們的發言慾望,提高發言質量。當他們發言時,老師要首先帶頭傾聽,不管他們的回答是對是錯,我們為人之師都不要輕易打斷,而在他們回答後,可適當地進行指導或評論。

2、要激發孩子們的傾聽興趣。

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我們要想方設法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儘量將數學與生活聯絡起來,使他們感到親切,設定情境,吸引他們的目光,必要時讓他們主動參與進來,他們積極性更高,興趣更濃。在數學教學中,我經常給他們“腦筋急轉彎”、開火車計算能力大、上臺做小遊戲等。語文課時,用自己的激情與童趣帶動他們上課的熱情,必要時經常性的故事穿插、詞語擴充套件,他們特別喜歡,注意力也更加集中,教學效果更好!

五、存在的困難及解決思路

因為此課題具有極強的實用性,而傾聽是一個重要且長期得用目光去觀察的行為,由於孩子年齡特徵的原因,在短短的半年內,要培養成功他們的傾聽能力,難度的確較大。要力求100%的孩子每節課都保證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上來,也是不可能的。其次,讓孩子學會傾聽,甚至要養成這個良好的習慣,不僅要在學習中、在課堂上,家長還要注重在生活中去引導孩子的這種行為,要教會他們認真去聽別人的話,學會對別人的尊重,這些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和支援才可行!因此,還應該在“家校共育”的落實上下一番功夫!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6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不但是化學學科的基礎,而且是中學化學教學的基礎。實驗教學貫穿於化學教學的始終,滲透在中學化學教學的各個階段。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靈魂,無論怎樣強調實驗的重要性都不為過。

為了推進新課程標準下的實驗教學改革,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根據省教育廳和教育局的有關精神, 化學的實驗操作考試已成為中招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近幾年的實驗操作考試中, 我都有幸參加了其監考工作。在監考的過程中,以及近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不無驚喜地發現,學生無論是在對實驗的認識上,還是在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上,一年比一年有進步,學生整體的實驗素質水平不斷提高。這讓我們充分體會到了實施新課標的重要性及正確性。

然而,與此同時,我也發現了學生們在化學實驗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實驗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只有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培養,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的化學實驗素質。

一、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在對基本儀器、藥品的使用上,不能達到操作的科學性、規範性、安全性、熟練性等幾方面的的要求。

例如,在對於膠頭滴管的使用上,就常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不知道正確的使用方法,膠頭滴管不豎直、不懸空;知道正確的使用方法,但是操作不熟練,動作生硬;能夠正確、熟練地使用,但是用完後隨手就把滴管平放於桌面上,或是夾於兩手指間,繼續下一步的操作,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值得我們重視、深思的。

中學階段的化學課程,是一門啟蒙性的基礎課程,學生們初次接觸化學。我們在這個階段要提供給學生最基本的化學知識、操作技能、學習方法。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的奇妙性、趣味性、生動性,而且要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科的科學性、嚴謹性、規範性。

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 是進行一切化學試驗及探究活動的基礎,也是化學學科後續學習的一種基本的知識、技能的儲備。培養學生科學、規範、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由於剛剛接觸化學, 對各種儀器、藥品都是初次認識,對一切都感到驚奇。在這個階段,教師指導學生建立嚴謹的學習態度,規範的操作方法,良好的實驗習慣,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以後的學習。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都能獲得對未來的發展真正有用的知識。

在提高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方面, 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規範演示,精彩登場。

老師在對每一件儀器的第一次介紹時, 詳細地講解正確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規範的演示自不可少,但是,如果只是單調地介紹、機械地表演,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時如果配以情景教學,講與儀器有關的小故事,展示精美的影象、視訊,或者介紹一些由於不規範操作而引發的事故等,讓每一件儀器都有不同尋常的閃亮登場,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儀器的正確使用記憶深刻,而且能引發他們對實驗的興趣。

2.親自動手,記憶深刻。

由於實驗條件不完善,器材、藥品短缺等諸多方面的因素,許多老師只是做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或者只是播放錄影、視訊、課件、多媒體等讓學生看,而不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這樣,既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不符合人的認知規律。

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 人對實際操作的東西遺忘最少,兩天內僅遺忘10%左右,記憶量達到90%左右。由此可見,讓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調動各種感官參與記憶,不僅可以使所學的知識記得更牢固、更準確,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多加練習,自然熟能生巧,達到操作的規範、準確、熟練。

3.反覆強調,形成習慣。

要讓學生熟練的掌握實驗操作技能並不難, 難的是讓他們養成一種科學的、嚴謹的實驗習慣。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不錯, 但是常常忙於觀察實驗現象或急於實驗記錄,而忽視對儀器的操作,在不經意之間犯下一些錯誤。

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反覆強調,多次提醒,讓學生時時注意、處處留心,不馬虎、不隨意,養成科學嚴謹的實驗習慣。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有的學生在實驗中往往是隻看重結果、資料,而忽略了實驗的過程,忽視了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欣賞。

例如:在探究酸鹼中和反應時, 學生們往往只重視結論:鹼加酚酞指示劑變紅色,滴加酸中和後溶液變無色,而忽視了對過程的觀察。比如:滴加指示劑時,鹼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是慢慢變紅,還是突然變化?滴加指示劑的量不同,或者鹼的濃度不同,它們所呈現的顏色相同嗎? 加酸中和時,鹼和指示劑溶液的紅色是怎樣消失的? 是慢慢變淺還是突然消失?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實驗內容。在化學實驗中,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實驗反應物的顏色、狀態、氣味、質量。其次要觀察反應物的的條件,如:點燃、加熱、高溫、通電、催化劑等。再觀察反應中的現象,這是化學實驗觀察的重點,包括顏色的變化、發光、發熱、燃燒、氣泡、氣味、沉澱等。最後觀察反應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及質量的變化等。只要學生用心去觀察,會發現很多美好、奇妙的東西。

三、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記錄、整理的能力

對於觀察到的現象,不能僅僅停留在感知的基礎上,而且要對觀察的現象進行系統的記錄、整理、分析、判斷,從而抓住其發生反應的實質,可以排除謬論,發現真理。例如:將鋅、鐵、銅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稀鹽酸中,可得出鋅、鐵、銅三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的結論。

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做好實驗記錄,寫好實驗報告。寫報告時,一定要如實反映實驗結果,即使結果跟預期的不一樣,也要如實寫。學生報告的過程實際上既是一個完整科學訓練的組成部分,又是一個自己的語文水平與化學知識高度結合的環節。而且,記錄不能隨便寫在一張紙上,應該寫在一個準備好的專用記錄實驗的本子上, 這樣可以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隨時查閱、整理。

總之, 在學生化學實驗中, 教師的關鍵在於及時發現問題,適時做好指導和轉化工作,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有效地提高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技能和技巧,培養他們運用實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養成嚴謹的實驗態度,使他們真正成為21世紀的主人。

學生能力培養工作總結7

語文自學能力是國小生的基本自學能力之一。良好的自學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今後學習創造了條件,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國小生的自學要求,能理解語文課本內容,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具有良好學習的習慣,獨立有效地學習語文知識。那麼,如何讓學生真正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主動發展,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國小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我認為教師應緊密聯絡學生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去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這樣才會使學生樂於學習,自發探究學習。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有多種多樣,貴在教師組織、引導得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開展競賽、大膽創新等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主動學習

1.構建空間,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恰當的問題情境能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把教學活動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積極進行問題情境之中,自覺地思考問題,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簡單的資料整理”這一內容時,首先,安排了一個由學生全員參與的數學活動--“你最喜歡吃的早餐是什麼”。活動中,涉及到的資訊只是學生們平時最最普通的生活經驗,是發生在自己身邊最司空見慣的事情,所以要學生們說出自己最喜歡吃什麼早餐,並不是件難事。很多學生都能脫口而出:“我最喜歡吃的是方便麵、牛奶、豆漿、油條、雜格、粥……”(板書)。就這樣,在學生們主動參與的激情中,毫不費勁地就把遊離在學生們腦海的零散資訊收集起來了,同時也誘發了學生們進一步探究的情緒。

2.重組教材,構建探索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現代教育思想提倡輕結論,重過程,要讓學生由聽眾變成“演員”,自己主宰學習的認識過程,通過自己親自實踐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去探索知識的奧祕,去發現和歸納、總結出數學概念、法則、公式。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實踐、比較、思索,才能真正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領悟,進而內化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如教學“長方體的體積”一課,出示一組長方體,讓學生觀察哪個體積大,有的學生會說第一個,有的會說第二個,還有的學生會在二者之間徘徊,爭議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也使學生迫切需要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能準確地作出判斷進而引出本節的教學內容--《長方體的體積》(邊說邊板書)並引領學生循題而問,教師適時梳理出兩個關鍵問題即:1.長方體的體積如何計算?2.長方體的體積與什麼有關?於一引一問之中不僅培養了質疑精神,明確了課堂探究的重點,把握了知識探索的關鍵。更點燃了學生心中探究的火種。教師通過適時引導,讓學生通過探究發現長、寬、高與體積的關係;從數字的意義中抽象出體積公式即: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這樣,就讓學生參與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使學生獲得的表象順利上升為理性認識,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操作、表達、探索和概括的能力。

二、讓學生在競爭過程中主動學習

1.課堂上創造競爭的環境,樹立學習的榜樣,激勵學生產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激情,調動學生身心的巨大潛能去克服困難,去積極思維,去大膽實踐。如在計算教學中經常設計“爭當速算標兵”、“奪紅旗”、“開火車”、“數學接力賽”等遊戲活動,學生對這些遊戲特別感興趣,並且在競爭中把個人與集體融合起來,形成了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質。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一些“解題能手”、“爭當智慧星”、“評選優勝組”等競賽活動,培養了學生鍥而不捨的進取精神,更鼓勵了那些肯動腦筋、勤于思考、勇於攀登的奮鬥精神。

2.設定合理科學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沿著健康軌道開展競爭。在學習上不僅賽知識、技能,還要賽習慣、意志力,賽學習方法,賽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獨創性,賽語言的表達是否流利、簡潔、完整、準確。不把考試的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如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經歷了艱苦努力,取得了進步,與考試分數第一名的同學同樣得到肯定和讚揚。對取得同樣高的分數的同學,還要評比誰的方法更優越、誰的解題思路更簡捷。從而讓學生朝著更高的標準努力。

三、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創新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紀民族之林。”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從國小教學開始抓起,在教學中對國小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主要是指激發學生創造慾望、創新意識,形成有利於創造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和獲取嘗試創造的初步方法,主動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過程是主動學習的真實體現。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學習,需要營造創新氛圍,細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樹立自信心,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不怕說錯。大膽放手,展開思維空間,培養創造性思維。

國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總之,在自主教學中,必須把握好一個宗旨: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指導者。誠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學中還有待不斷探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