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5篇

才智咖 人氣:5.82K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5篇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

在認識圓柱體的活動中設計了第一環節,讓幼兒把這些不同形體的物體立起來,目的是讓幼兒門通過動手探索,來理解圓形是平面的,平躺著的,而球體、圓柱體等是可以立起來,是立體的,讓幼兒初步感知“形、體、平面與立體”的基本概念。當幼兒們在這一環節的表現讓我驚喜,也給了我很多的感悟。

阮鴻飛已經把薯片筒等立在桌上擺好了。他現在對於如何把圓形光碟立起來很感興趣。他捏起關盤的一邊試圖讓光碟立穩,可是一鬆手,又倒了。如此幾次之後還是沒成功。突然飛飛光碟倒下來旋轉時的樣子找到了靈感。他想旋轉硬幣一樣把圓盤轉了起來。“看呀!陳老師,我把他立起來了!”方瑋威則把一張硬的卡片圓形紙夾在了兩個瓶子之間,拍拍手說“我也把圓形裡起來了!”

其他的還也對於圓柱體、球體等東西的站立無動於衷,一心在鑽研嘗試如何讓平面的圓形物體立起來,個個都很專注。

我知道我在操作前提要求時犯了一個要求不具體的錯誤。應該是如何讓它們獨立地長時間的立起來。這樣幼兒們會順利照著我的目標發現形體的不同。可是這不也是我們老師的一種思維定勢嗎?

我們習慣了把門向裡推,習慣了從左向右看書,習慣了把蘋果立著對切,習慣了圓形的西瓜,方形的報紙。這是一種常識,但也正是這些阻止了我們的想象空間。

而幼兒不同,他們正是因為“無知”,才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正是因為知道的少,才會多角度的提問,思考。我們要培養的創造性人才,可是我們已經無意識的抹煞了幼兒大膽想象的空間,剝奪了還自由創造的機會。我們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有更多的思索。如何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這是創造力發展的前提。

同時我們有時太低估了幼兒,不敢或不知怎樣給予幼兒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與任務。幼兒們是樂於參加有一難度的活動的。這讓他們找到自我的價值,有更多的成功的感覺。在其中也會得到多方面發展,而是我們教師或家長想象不到的。

在以後的一些活動中,我們要改變自己的一些觀念與思維定勢,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幼兒們能得到更自由的發揮空間。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2

戶外遊戲中,孩子們拍球用的大籃球只有幾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要想玩到大籃球都要輪流玩。今天,朱一菲拿到一個大籃球,她在一旁認真的進行拍球練習,由於她不太會拍,球拍幾下就跑掉了。這時,許煒昆見機就過去拿球,順勢將球“歸為已有”了,只見朱一菲也不甘示弱,上前搶自己的球,而許煒昆也不讓人。他們在一起爭奪著,一會菲菲跑到我身邊,向我“投訴”許煒昆的情況。

我想:如果我這時批評許煒昆她肯定會很“老實”地把球還給菲菲的,可是這樣一來,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從她內心也未必真正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才是正確。這時,我便走到許煒昆身邊,向聊天一樣,問她“許煒昆,這球是誰的呀?”“是朱一菲的”她回答到。“那這球為什麼在你這呢?”“剛才朱一菲玩時掉在地下了,我就撿起來了呀!”“那這球應該是誰的呢?”我問到。“我不知道,我很想玩。”許煒昆低著頭回答。“如果你想玩,你可以向小朋友說明呀,等朱一菲玩完了,讓她給你玩好嗎?小朋友問要學會互想謙讓對不對呢?”“對,我等朱一菲玩完了,再向她借。”說完,許煒昆向菲菲走去,把球還給了菲菲。

現在的社會都是獨生子女,許煒昆小朋友家也不例外,由於社會及家庭因素的影響,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從他人的角度去關心、體貼別人。所以,在幼兒園這種孩子多的環境中,幼兒在遇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往往不考慮別人的因素,而是從自己的角度,只要我得到就可以了,我就滿足了的想法,便造成一些幼兒之間爭搶玩具、爭搶東西等事件。這時,教師要先分析幼兒特點,不能急於解決問題,先弄清整個事情,再引導幼兒自己來分析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幼兒自己想如何改正。這樣,幼兒與教師既把問題解決了,又可以使幼兒自己明白以後該如何做,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3

小班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述時,習慣於看圖片的區域性而很少去看整體,個性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進行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時,我就關注到了孩子們的這一特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看圖片。圖一,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幾個小朋友。於是,我就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小朋友怎樣了注意觀察小朋友的表情,發生了什麼事情了他們在做什麼動作你在什麼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以後,就立刻能明白,原先是恐龍在發出不好聽的聲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覺得聲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後一幅圖,孩子們只是說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頂上,但是她要幹什麼呢孩子們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們想想,結合前面發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會做什麼事情,一下子,朱悅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說:大恐龍,你的聲音太響了,請你輕點吧!

這個活動孩子們說的個性棒,我也很簡單、快樂的參與著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關注整體,同時要結合其他的圖片去發現圖畫背後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只要適宜的引導,小班孩子的看圖講述一樣會很出彩的。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4

本月孩子們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圓形、橢圓形、星形等圖形,並且找到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長方形的,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等等,鞏固了所學內容。並讓家長幫忙給孩子用硬紙板做一些孩子們認識的圖形。最後我組織了一次綜合活動,目的就是利用這些圖形去拼搭一些複雜的圖案。讓孩子們在動手、動腦、合作與探究中發揮他們無窮的創造力,在展示與介紹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4歲的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愛說、愛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是他們的特點。抽象的講解各種圖形對他們來講是毫無意義的,作為老師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必須採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多層次的練習活動來吸引他們,讓他們樂學、愛學。比如,我會問:你的桌上有幾種不同的圖形?每一種圖形有幾個?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然後從簡單到複雜,放手讓幼兒嘗試兩塊、三塊的拼塔,再是四塊、五塊、六塊的拼搭。最後,讓孩子們用自己的圖形拼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充分給了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發展了他們的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幼兒創造性拼圖。並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愛,拼出圖形,這一過程更多地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我讓幼兒離開座位參觀,給孩子們提供互相學習的機會,再通過展示作品,讓幼兒學會欣賞,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在創作活動中許多孩子熱情很高,孩子們還拼出了茶壺、機器人、房子、蠟燭、汽車等等,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次活動激發了幼兒動手拼圖的興趣和願望,拼圖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拼圖活動能滿足每個幼兒都想動手一試的需求,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這次活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我應該先讓幼兒說出學過的圖形然後再動手去拼,這樣幼兒在拼的過程中就不會出現無目的的拼圖。展示過程中應讓幼兒到前面去展示,這樣能使其他幼兒能看的更清楚。這些我會在以後組織活動時多注意。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5

我曾經看到過一節繪本《長長的……》的活動,我發現上這節課的老師用了非常直觀的、新穎的教具,所表達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確的,所以我就想利用我們自己已有的資源(繪本《長長的……》)上一節公開課。

這節活動的目標我設定了4個:通過閱讀,理解什麼是“長”;大膽想象,說出長的東西有什麼功能;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樂於發現;能用自己的腿當桌子,安靜地看書。第一個目標是認知方面的,也是知識層面的;第二個目標主要是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想象力;第三個目標是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第四個目標是上繪本閱讀時,老師給孩子提出的要求。縱觀這節活動課,我的第二個目標完成的不是特別理想,孩子雖然都能夠結合生活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還做不到大膽想象。

在第一個環節中,由於小班的課時間非常短,所以,我就直接進入主題,讓幼兒看書。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在第二個環節中,孩子們都能夠非常積極地說出自己想到的,但是並不是根據自己的回憶說出來,而是翻到哪裡就說哪裡。在第三個環節中,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一步步下來,過於注重流程,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興趣。其中,我還特地把已經忘記的小鳥的嘴巴拉長,過於刻意。結尾時顯得非常倉促,提出的問題有點偏難。我可以根據還沒有變長的東西來引導幼兒發現這些動物身上有什麼東西是長長的。

雖然這節課是我模仿的,但是,我發現並不是模仿就能上好一節課,還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6

組織小班主角遊戲時,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煤氣灶、鍋、鏟、杯子、碗、盤子、衣服、梳子、電吹風、剪刀、衣架、洗衣機、熱水器等。遊戲前,我特地向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愛惜玩具,不爭搶,玩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孩子們都響亮地回答:“明白了。”但是,遊戲還沒開始,孩子們就亂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鋸似的搶著鍋子,娜娜說:“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琳琳說:“我是媽媽,我才能煮飯。”琛琛哭著跑過來:“老師,明明搶我的手機,不讓我當爸爸。”明明爭辯著:“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機。”琪琪和詩詩為搶電吹風也吵了起來……遊戲無法進行下去了。

我準備了那麼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促進遊戲的發展,但結果是幼兒對玩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遊戲卻無法開展下去。問題正是出在我沒有充分思考小班幼兒的遊戲特點。小班幼兒模仿和從眾心理強,看到同伴玩什麼也要跟著玩什麼,所以會出現爭搶主角、爭搶玩具的現象。可見只投放種類多樣,但數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無法使遊戲順利開展的。

有了前車之鑑,在接下來的遊戲中,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兩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頭都有玩具了,爭搶現象確實少了很多。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只見每個“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滿了碗、盤子、勺子等,地上也放著菜籃子、洗菜盆等。峰峰從菜籃裡拿了一個蘿蔔,望著滿桌子的東西不明白往哪兒放,最後乾脆掀開鍋蓋把蘿蔔放在鍋裡;寧寧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鍋裡扔……又亂了套了。

投放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具減少了爭執和衝突,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還是我對小班幼兒缺乏全面、深入的瞭解。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遊戲資料相對單純,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響遊戲的開展,而只能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操作上。,那麼,如何科學地為小班的主角遊戲投放玩具材料呢經過幾次嘗試,我逐漸明白:同一主題的材料應多套,但種類數量不能過多,應根據階段分層次投放玩具。遊戲初期的玩具種類一般以四五種為宜,相同材料以兩套為宜。隨著遊戲開展的需要和孩子經驗的豐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以推進遊戲情節的發展,豐富遊戲資料。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7

我認為“個別示範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範探索,不僅可以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麼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於是在第二節活動中,個別幼兒“又開始製造混亂”。當我出示小象和小兔子,請孩子們跟他們一起唱歌時,有一幼兒說:“我要做小象,小象是這樣走的。”馬上許多的小朋友都跟著叫起來,我要做.....,要要做.....。顯然他們的興趣已經不在唱歌上,而是想去扮演了。 由於有了第一節課的經驗,我不再強迫孩子跟我走,而是停下來逐個提問:“把你想做的動物跟大家分享,你想做什麼?怎麼做?但有個要求,一次只能一個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看,做得好的要鼓掌。”很奇怪,給了孩子們表達的空間後,他們不鬧了。然後,我及時地用“樂器寶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又專注於活動中來。

通過這一節活動,我總結了一下經驗: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通過這一活動,我所收穫的是:除了課後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麼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麼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8

學會反思是現代教師務必具備的素質,也是教師不斷成長的階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的潛力和技巧,不斷深化幼兒園對教學反思的認識,使教師具有反思的意識,並使反思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行為,我對本市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活動狀況進行了調研:

一對我市幼兒教師教學反思活動的總結回顧:

近年來,教學反思活動在各個單位的教育實踐中得到廣泛開展,它逐漸成為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正是認識到了反思教學的重要,我們幼兒園圍繞教學反思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組織教育筆記評比交流、組織參加鄭州市反思教學研討會、組織全市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課件培訓及評比活動。下面就歷次活動的狀況進行回顧總結如下:

組織教育筆記評比交流活動。

為了使幼兒教師及時總結一日活動各環節中的經驗教訓,使好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得以推廣交流,避免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走彎路,我們於20xx年11月28日進行了幼兒教師教育筆記評比交流活動。本次活動突出的優點是:

①書寫認真,字型工整,乾淨整齊,能夠完成10篇教育筆記的任務。

②大部分的資料都有恰當的小標題。結尾部分有教師的感想或對此事的看法。對整個事情做反思回顧。如一個教師所寫: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偏愛與博愛》一篇中寫道:過分偏愛一個孩子,你就會失去所有的孩子。又如:小飛的"闖禍"並不是他的初衷,他只是想用自己的雙手嘗試著解決一點問題,"破壞"也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只是想用自己的頭腦探求一點道理。用愛心去溫暖他,用耐心去傾聽他,用恆心去等待他。當孩子與老師發生衝突時,教師放下教育是不負職責的,與幼兒對峙也是愚蠢的,只有瞭解並掌握了幼兒對抗的原因與特點,方可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我很慶幸,自己做了一會"懶"老師,沒有"辛辛苦苦"地剝奪了孩子們發展的機會。

③教師能夠把一日生活中的小事,用一雙慧眼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閃光點,每一個細節。用一顆火熱的愛心去溫暖孩子的心田。如:有寫整理積木的、有寫接待孩子的、有寫玩玩具的,有寫幼兒

就餐狀況的等。範圍較廣。真正做到了涵蓋了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

④教師製作了與文章資料一致的插圖、配畫、剪畫、點綴。如幼兒喝水的、做遊戲的、操作材料的等,這是教師愛美、欣賞美、展示美的一種方式,但也有個別的教師構圖太花、太雜亂,整幅圖都配有圖案背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影響了筆記本身的資料。顯得喧賓奪主、畫蛇添足。失去了筆記本身的好處。

⑤教師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寫出記實性強的資料。如:與天氣有關的資料,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大雪紛飛與幼兒的體育鍛煉身心健康;秋天裡幼兒園落下的片片樹葉組織孩子在園裡撿落葉,毛毛蟲子從樹上落下來,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的情景;教師對教研員聽課的感受;學習周弘老師賞識教育的感受;下雨時教師帶領幼兒在園裡看雨的情景……

⑥能製作與教育筆記資料相一致的課件。如:引導幼兒進行科學研究觀察的課件,錄製孩子們玩瓶子、玩鐵器、玩紙杯等的情景。

本次活動存在的不足:

①有錯別字的現象:圓長、話伴、敢快、事得其反、快了、蜂蛹而來等,也有的句子不通順、詞不達意。如:教學實踐證明,不是教師就能進步,而是學生真正學會才能發展。

②有抄襲現象:教師姓名和筆記本上的不一樣;摘抄超多的理論:在教學中要把外因與內因分清,誘是外因,思是內因,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促進發展。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9

幼兒園教學反思:爸爸的領帶――寫給年輕的爸爸家是孩子的避風港,是一個人一生魂牽夢縈的地方。在濃濃的.親情中,人們又往往突出媽媽,而弱化爸爸。我們在主題活動《親親一家人》中,一改以往的傳統特點,重點進行了關於爸爸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使爸爸真正介入到幼兒的生活學習當中。領帶是爸爸的主要衣飾特點,是男性特有的衣飾品,裝飾領帶的活動可以使幼兒熟悉爸爸的衣飾特點,從而更加留意、關心自己的爸爸。

《爸爸的領帶》主要是美工操作活動,需要各種作畫工具,如水彩筆、油畫棒、剪刀,更重要的是準備好爸爸的半身像,裝飾好的領帶最後要給自己的爸爸佩戴好,沒有半身像,“領帶”就失去了實際意義,為此我們在活動前一天,就將此任務作為親子作業佈置下去。今天早上,小二班來了許多“爸爸”,熱鬧極了:有簡筆畫的爸爸、有素描的爸爸;有張鬍子的爸爸、有戴眼鏡的爸爸;有胖的爸爸、有瘦的爸爸……一凡忘記作業了,孟老師只好現場送他了一幅爸爸!

活動開始了,我在出示了爸爸自畫像和空白領帶後,告訴大家:“現在的領帶白白的,爸爸有點不喜歡”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的說:“我們幫爸爸裝飾一下吧!”當我引導大家仔細觀察領帶的顏色及花紋後,寶寶們已經急不可耐、躍躍欲試了。他們畫得多麼仔細,剪得多麼認真呀!張國立邊剪邊說:“可不能剪爛了,要不爸爸就不喜歡了!”活動進行到這裡,已是午飯時間了,我許諾大家下午請寶寶們把領帶親手送給爸爸!

中午,小傢伙們帶著期盼、帶著憧憬睡著了。我輕輕起身,把“爸爸”們一位位請到我們的作品欄裡,並在寶寶們裝飾的領帶後面貼了一塊雙面膠,一切準備就緒!

下午午點後,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看!小傢伙們一個個拿著自己裝飾的領帶一幅神聖的表情。送領帶開始了,張可心、姜炳旭等小朋友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爸爸,笑眯眯的幫爸爸帶領帶;李開宇一激動把領帶給爸爸橫著戴上了;劉爽一時找不到爸爸,請老師幫忙;陳友傑把領帶送給別人的爸爸了……

看看孩子們虔誠的目光、幸福的表情,他們送出去的又豈止一根畫的領帶呢?那分明是對爸爸的一份沉甸甸的愛心呀!看到這裡,坐在微機前面的您,有何感想呢?生活中,有沒有因為工作而忽視孩子的成長?有沒有因為應酬而耽誤孩子的教育?有沒有因為面子而拒絕孩子的要求?有沒有因為粗心而忘記對孩子的承諾?甚至沒有“因為”的傷害了孩子的情感?年輕的父親們,用全身心的力量來愛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家吧!你會發現,我們的孩子是如此的優秀,我們的家人是如此的親切,我們的家庭是如此的溫馨!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0

新年”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在裝飾自己班的活動室前參觀了大班活動室,對大班活動室的窗花產生了興趣。

而剪雪花是窗花中最簡單的一種,在我國的迎新年習俗中代表著對新年的美好祝願。我決定將這一幼兒感興趣而又不太熟悉的內容納入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感受美、欣賞美,並初步學習表達美。

在欣賞感知的過程中,我以屏風雪花匯入活動,讓孩子初步感知窗花,體會紅色雪花所蘊含的意義。然後,我讓幼兒欣賞各種特殊的藝術窗花,讓幼兒說一說、猜一猜、動一動。使幼兒處於主動學習的狀態中。接著,我讓幼兒欣賞窗花藝人的作品,初步瞭解窗花的製作過程。使幼兒對窗花藝人產生敬佩之情。從而萌發製作窗花的願望。

整個活動以情感為主線,不僅使幼兒感受了窗花的美,對窗花這種民間藝術有了初步的瞭解,還促使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美,形成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窗花”是“快樂的新年”主題活動背景下的一次集體教學活動。它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從審美目標出發,引導幼兒感知雪花的色彩美、圖案美、寓意美。是一次美的薰陶與教育。

其二,從當地人文資源出發,幫助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幼兒對民間藝人的敬佩之情及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其三,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體驗,激發幼兒對新年的企盼之情。

同時,我在以下方面進行了實踐:

一、精挑雪花式樣,力求創造豐富而兼具藝術美的“雪花世界”.引導幼兒欣賞屏風上的窗花、鏡框裡的雪花、牆面上的“雪花世界”、層層拓展,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感知、發現窗花獨特的藝術美。

二、巧妙利用視訊材料,使幼兒掌握製作窗花的要領,萌發製作的願望與興趣。

三、在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提供了製作雪花的輪廓圖,給初次剪雪花的幼兒以有力的支援,有助於幼兒獲得成功。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1

小爽很內向,不喜歡與同伴交往,對他人反應冷淡,但他做事特別專注,特別認真。我一直想跟小爽有更多的交流,以便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幫助他更好地發展,所以,平常我會細心地觀察他的行為表現,揣摩他的心理。

有一天的活動是認識圓形,在孩子們知道圓形特徵後,我讓他們畫圓形圖案。雖然小爽的繪畫技能不高,但他很專注。此時,我假裝不經意地與他旁邊的一個孩子說:“小爽畫得可認真了!畫得也不錯。”這時,我發現小爽的表情有所變化,他悄悄地看了我一眼。於是,我轉了一圈,仍然裝作不經意地走到他跟前。這次,他終於抬頭看我了,我便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並微笑著用力朝他點點頭,他衝我羞澀地一笑。從對望的眼神裡,我們感覺彼此有了交流。

從此以後,小爽與我的交流慢慢多了起來,我也給予他更多的關注,針對他的個性特點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幫助他與同伴交往,樹立信心。就這樣,一個多月後小爽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較大的進步。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採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才能有效幫助孩子。小爽屬於內向型的孩子,渴望被肯定,又害怕太張揚;喜歡被表揚,又很害羞。對於這樣的孩子,如果大張旗鼓地表揚他,他會不自在;如果對他不聞不問,他又會很失落。所以我採取了適合他的教育方法,果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2

《聰明的烏龜》是一個寓意很強,主角語言比較鮮明的故事。故事中用不一樣的主角扮演來描述一件事,用鮮明的語言來烘托其中的寓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活動中,讓小朋友按主角的特點模仿對話。

本次活動中,在敘述故事這一環節,教者沒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就沒有完全理解故事資料,孩子的學習用心性不是很濃。如果去誇張的表現故事,用故事的情節去感染孩子,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以提高幼兒的學習用心性,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在第二次複述故事中教者只是看圖複述,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自我去看、去說,如果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來引導孩子去看圖說話,充分的讓孩子去“說、想、看、演”。本次活動的效果就應會更好些。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3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探究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選擇的探究內容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可探索、操作的材料,創設的環境寬鬆、自由,使幼兒能在教師所創設的活動氛圍中大膽嘗試,主動探索,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及科學探索的積極性。

此外,在活動中,教師能按照《綱要》的要求做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體現以幼兒為主體,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的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如:當個別幼兒因操作不當產生不正確的答案時,教師並沒有去馬上糾正,而是通過讓幼兒再次操作引導幼兒自己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體現了重視教育過程,不一味追求結果的教育觀。幼兒正是在與材料的互動作用中獲得直接的感性經驗,瞭解了雨傘的材料是防水材料。並鼓勵幼兒學習運用記錄單記錄操作的結果,培養了幼兒科學的學習態度及掌握科學的方法。

不足:

教師提供的材料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如果將操作材料減掉1-2種,能力弱的孩子會更容易完成,而能力強的幼兒可在此基礎上再 提供幾種不同的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會滿足這些孩子的需求。此次活動,使我認識到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材料提供的科學性及“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知識經驗的個體差異”不應是一句空話,需要教師用心體會。

擴充套件閱讀:

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當教師帶領幼兒感知春天的同時,第一場春雨也喜降大地。早上,幼兒來園時非常興奮,很多小朋友一進教室就高興得告訴我:“老師,下雨了,我打雨傘來的。看,這是我的雨傘。”課間,很多小朋友還到雨傘前互相介紹著、擺弄著,不肯離去。看到幼兒對雨傘這麼感興趣,我結合遼寧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內容《美麗的傘》,和孩子共同生成了探究雨傘的活動,使幼兒在欣賞各種雨傘的同時,產生探究雨傘材料的興趣,從而瞭解防水材料及雨傘的用途。

活動目的:

1、知道雨傘的用途。

2、探索防水材料。

3、享受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塑料盆、材料盤、噴壺、各種各樣的傘、記錄單

各種材料(報紙、塑料布、防雨綢、膠皮、紗、棉布、蠟紙)

小貼上、毛巾、平衡木等。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沙沙沙,下雨了,街上開滿五彩花,

紅黃藍綠多美麗,每人一朵手中拿。(雨傘)

師:下雨了,小朋友外出時都需要打傘,為什麼要打傘呢?雨傘有什麼用?

2、初步感知雨傘的防水功效。

1)、教師用噴壺製造毛毛雨,請幼兒感知雨傘遮雨效果。

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的傘,你們的傘都能擋雨嗎?我們來試試好嗎?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傘擋沒擋住雨,並將擋住雨與沒擋住雨的傘進行分類。摸摸傘的裡面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使幼兒知道不透水就是防水。

3)、請幼兒觀察、觸控自己的傘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能不能防雨。

3、探索防水材料。

1)、出示各種材料,(防雨綢、塑料布、棉布、紗、膠皮、報紙、蠟紙),介紹材料名稱,引起探究興趣。

師:老師這有許多材料,請小朋友看看都有什麼?這些材料能不能用來做雨傘呢?請小朋友用這些材料做個小實驗,看看它們是不是和雨傘一樣,都能防水。

2)、請幼兒實驗、探索各種材料是否防水,並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利用記錄單,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實驗結果,找出防水和不防水的材料,並對有疑意的材料進行驗證。

師:哪那些材料能防水?你是怎樣做的?

4、探索最適合做雨傘的材料。

1)、瞭解雨傘的特點,引發幼兒再次探索的興趣。

師:小朋友,如果請你做一把雨傘,你最喜歡什麼樣的?(防水、結實、輕便)哪種材料最適合做雨傘呢?

2)、幼兒再次操作、探索最適合做雨傘的材料,並將小貼上貼到自己認為最適合做雨傘的材料下面並說明理由。

3)、教師小結,使幼兒瞭解防水材料還有很多,小朋友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尋找更多、更好的,更適合做雨傘的防水材料。

5、瞭解雨傘的用途:遮雨、遮陽、跳舞、演雜技、裝飾等。

6、幼兒與雨傘一起遊戲(跳舞或“演雜技”走平衡木)分享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4

高效課堂,我覺得它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

在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課堂這個過程中,我認為需要解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兩在問題。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兩者有機結合才能高效。檢驗是否高效的標準最簡單的評判就是投入少,產出多。我們的課堂有一點是既定的,那就是時間,如何在這個單位時間裡打造高效呢?

一、教師方面。

要高效就要充分的課前準備。課前要充分的預設、制定合理的目標、巧設難點的突破等。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雜亂無章的,也就是低效的。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制定目標就如同打籃球,欄架高了,國小生投不到,自然喪失信心;低了,輕鬆將籃球灌進框,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目標的制定,要考慮好中差三類學生,要讓差的有所得,中的有發展,好的有突破。巧設練習,突破難點,鞏固重點。要高效就必須當堂檢測,發現不足,及時糾正。

要高效就必須適時調整課堂狀態。要避免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要讓課堂成為活動的場所,成為體驗的陣地,惟有實踐和領悟得來的知識,才可以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要高效就必須加強科學的學法指導。陶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高效的前提。科學預習是關鍵,指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自己去尋求方法,確切說是先學後教,這是有效教學規律之一。

二、學生方面。

首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不是看看書而已,還要考慮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可以嗎?新學的知識和之前的知識有什麼聯絡等等。這樣聽起課來自然就更有把握了。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上課要做到學習用品準備齊全,耳、眼、手、腦全到,做到聲聲入耳、動手動腦、用心學習。坐姿端正,起立站直這樣的細節都不可放過。

課堂要高效,還要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做到練習就像考試,開書不練,練就離書,要遵循記憶的規律,溫故而知新。

總之,教師是教練,學生是運動員,每堂課就是每次訓練,沒有科學的方法是不行的。教師光講理論,只聽不練出不了冠軍,要相信,世界冠軍的得來都是通過艱苦的訓練才得來,高效課堂也如此。只有兩者有機科學的結合,做到自己多修煉,學生多“苦”練,才能出高效。不是嗎?流水線生產產品,員工熟練的成機械了,能不高效嗎?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5

鏡頭一:

小班的李老師來我們班有事,她看見了小祥,很喜歡地拍拍他,小祥也有禮貌的喊:“李……老師好。”李老師笑起來,也學小祥的樣貌說:“小……祥好。”小祥的臉刷的紅了起來,滿臉難過的樣貌。

鏡頭二:

大家都在教室裡開心地玩遊戲,同時自然地大聲念兒歌,曉祥也跟著大家齊聲說:“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見小青蛙……”

分析和措施:

小祥是我們班有口吃的小朋友,為了糾正他的這一毛病,我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些教育措施李老師的模仿給了曉祥一個打擊,我們就應建立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信念,杜絕嘲笑、模仿等類似的情景再次發生。

兒歌的節奏較慢,他念起來一點也不打頓,表情很自然,但他發現我在注意他時,立刻顯得十分不安,嘴巴也不動了,等到我轉過頭暗中觀察他時,發現他已恢復了原先的樣貌,正起勁地念兒歌,能夠肯定地說小祥的口吃跟生理因素無關,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在以後糾正孩子口吃活動中,務必注意到以下幾點:

1.要多給他一些表揚與鼓勵,逐漸增強他的的自信心。幫忙他消防心理上那些不怕說的念頭。

2.孩子說不好的時候不要批評、責備。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建立一種自然簡單的心理環境。

3.父母與孩子、老師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