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反思(彙編15篇)

才智咖 人氣:2.74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學反思(彙編15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1

故事是幼兒接觸最多而又十分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愛聽故事是是幼兒的天性,在枯燥無味的看講中滲入故事情節,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講述的興趣。本活動就是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貫穿其中,小蝌蚪的形象圖片匯入,調動幼兒的學習慾望和學習進取性,為學習供給一個良好的開端;活動中以“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幾次把別人認錯成媽媽”故事展開,活動中我利用課件、生動形象的小動物圖片,促使幼兒認真聽講,,勇於表達;明白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活動最終以“幼兒頭戴動物頭飾表演故事結束,使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為幼兒供給一個豐富多彩的空間,讓孩子在簡便的氛圍中瞭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歡樂歷程。第二次講述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我的意見,提問問題從簡單到複雜,從而體現了一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過程,讓幼兒在故事中瞭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總之從活動效果看,本次活動幼兒注意力集中,語言講述較流暢,層次分明而又銜接自然,孩子們在興奮期待中開始,在全身心投入中進行,在興致勃勃中結束,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可是由於一個課時的時間畢竟短暫,個別幼兒單獨講述的機會不算多,這就需要課後加以延伸,更多的孩子能夠單獨講述,還可研究創新式拓展。最終我的活動小結,讓幼兒明白青蛙是益蟲,我們應當去保護它們,我只是告訴幼兒它們是益蟲,去保護它們,我應當蒐集一些圖片資料,讓幼兒能更形象明白,青蛙是益蟲,我們要去保護它們,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這就是我對自我本學期上的教研課的一些不成熟的教學反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我,取得更大的提高。

幼兒園教學反思2

我班晨晨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晚上,收到晨晨媽媽的資訊,資料是說晨晨今日放學回家後很不高興,因為不乖受到了教師的批評,小朋友也不要和他做遊戲。當然晨晨媽媽不是責怪我們教師批評了他,是擔心孩子的這種情緒會影響在園生活,產生對幼兒園的排斥現象。

經過幾條資訊的交流,我和晨晨媽媽都認為晨晨是個喜歡給他戴高帽子的孩子,批評對他沒有什麼作用。第二天晨晨來到幼兒園,聽到他大聲的和教師主動問早,我便就對他進行了這一天裡的第一次表揚,並鼓勵他如果沈教師再發現有第二個表現好的事情,就讓晨晨做小教師,果然,整理玩具的時候,晨晨一改往日橫衝直撞去放玩具的樣貌,而是慢慢的像只小花貓一樣輕輕的走過去,等孩子們都安靜下來後,經過晨間談話我表揚了晨晨的表現,並把小教師的牌子掛到了晨晨的脖子上,晨晨理解完這項神聖的使命後,繼續嚴以律己,做好小教師的榜樣

遊戲時間到了,晨晨不會兩兩尋找好朋友的命運再次上演,由於他的年齡較小,反應也稍比動作快的小朋友慢一點,當週圍的孩子都已經拉起好朋友的小手時,晨晨才反應過來,於是看到眼前有小朋友,便立刻試圖要去拆散一對好朋友,那已經找到好朋友的孩子當然不妥協,久而久之,晨晨心裡不高興的情緒又出來了,覺得自我沒有人願意和他成為好朋友,當然班中不會找好朋友的孩子不止晨晨一個,他們總是很盲目,如果眼前沒有單個的小朋友,就會傻傻的楞在那裡,每次,我都幫他們迅速牽手,使得每次都很被動,終究還是沒有學會自我主動的去尋找好朋友,各位有經驗的教師,能幫我出出招嗎

幼兒園教學反思3

幼兒園教學反思:面對“安靜”的孩子

每個班上都有幾名幼兒非常安靜,他們總是自己默默地遊戲,從來不會給老師製造“麻煩”,黃賀、王菊、就是這樣的孩子,也總是一個人玩,甚至不會主動地與教師交談,一次戶外遊戲:兩人運西瓜,孩子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只有黃賀、王菊站在一邊,我讓張聖誠叫他倆一起遊戲,可他倆躲到了滑梯後面不出來。

原因分析:

由於王菊自身性格就很內向,加之家長很少帶他外出,他與其他幼兒的交往機會就很少,沒有積累多少與人交往的經驗,因此王菊在班上就表現的很“安靜”,很少與幼兒一起遊戲。

教育措施:

1、多抽時間與他一起遊戲。

2、休息時多帶他到親戚、朋友家,讓他多接觸一些親友家的小朋友。

3、經常帶他到公園玩,讓他能夠經常接觸到同齡的小朋友,並鼓勵他與小朋友一同遊戲。

4、讓他獨自睡覺,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5、在集體中鼓勵他,樹立他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6、教師以身作則,主動與他建立良好的交往關係。

教育反思:

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經常給幼兒創造有利於發展其交往的機會及環境,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在家園配合方面也是如此,教師不能只侷限於給家長出主意,還要經常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絡,隨時掌握幼兒在家的表現,使家園教育達成一致,這樣才能讓內向的孩子活潑、快樂起來。

幼兒園教學反思4

本節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小兔子的外形特徵,課程選自幼兒創意學習課程《跟動物做朋友》。活動是通過以觀察圖片來認識小動物的。

在活動中,我選用PPT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片說出小兔子的外形特徵,並且知道到小兔子喜歡吃的食物和經常做的動作,幼兒對小兔子也有了深入的瞭解。

在整個活動中,我沒有根據一定的順序引導幼兒,所以在讓幼兒觀察圖片時操作有一些混亂。在讓小朋友學小兔子蹦蹦跳跳的時候沒有把幼兒放開來感受,引導幼兒回憶小兔子的外形特徵時語言不是很誇張給幼兒的印象不是很具體。最後的一個環節遊戲的設計有點多餘,我可以讓小朋友模仿小兔子的動作來結束本節活動。

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了自己欠缺的還有很多,講課內容過多,備課時沒有注意太多的細節,語言還不夠親切,我的個人思路不清晰。在引導幼兒時引導不到位。有了這一次的經歷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能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同時還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好的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希望以後能多有這樣學習的機會來鍛鍊自己、磨礪自己。在鍛鍊中感悟,在磨礪中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5

《手指歌》是一首比較形象有趣的兒歌。邊念邊進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們會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時,我先用簡單的“軲轆軲轆”手部遊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著讓幼兒嘗試著變變小手,看小手能變出什麼來;然後我再根據兒歌內容變變,讓幼兒猜猜我的手變成了什麼,在幹什麼?最後讓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來做一做,做一個動作學念一首兒歌,顯然孩子們對這種方式非常樂易接受,個個開心地念著、學著、做著……很是投入!

理論分析:

幼兒的兒歌教學也可採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1、採用遊戲形式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有不少兒歌的內容是描述幼兒遊戲活動的,對此類兒歌,我常採取先做遊戲後教學的方法,按照兒歌描述的內容,先組織幼兒遊玩,在遊玩中幼兒一邊動作一邊觀察,充分體驗愉快的情趣,為學習兒歌打下基礎。

2、運用故事法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根據兒歌的內容可以看出有些兒歌是敘事性的,由於受字數和句式的侷限,敘事的跳躍是兒歌的特點之一。這時教師選擇一些恰當的關連詞或過渡句把兒歌內容串連起來,根據兒歌要求,適當增添有關的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增加兒歌的容量,為幼兒展開想象更好地理解記憶兒歌提供幫助。

小班:朱珊珊

幼兒園教學反思6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會發現有幾個孩子會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煩惱的事。此時,教師如果停下教學來進行教育,這不僅僅打斷了孩子們的思路,並且效果不必須很夢想。但如果教師能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程序的狀況下,用表情、體態語等非言語手段給予用心的提示,則效果會事半功倍。這時的你,該如何選取呢?

在一次語言教學活動中,本來教室裡只聽到我講故事聲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聲噴嚏,這時全班孩子開始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於是我拍了幾下手示意讓孩子們安靜下來,但孩子們似乎沒有停止笑聲的意思,聲音十分得吵,甚至有兩位孩子已經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識地將一隻手蓋在了自我的耳朵上,頓時孩子們也開始模仿起我的動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邊,衝他們眨眨眼。啊呀,教室裡一下子靜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後又拍拍腿,大家個個坐得端端正正。於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揚他們,最終在歡樂的氣氛中順利地開展完我的教學活動。

由於每位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都不一樣,對於小班孩子來講,他們處於好奇心萌發階段,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與神態。在平時生活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孩子們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針對不一樣現象隨即做出各種反應。

在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語交際手段,調動了孩子們的用心境緒。對於這種方法,我們還能夠將其運用到平時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如果發現極個別孩子不認真聽講,能夠走過去輕輕地摸摸他的頭;當孩子們在玩玩具時,發生爭執或者亂扔玩具,能夠皺皺眉頭表示不滿或者搖搖手阻止他們;當發現孩子們大吵大鬧時,能夠帶領他們學習小貓等動作,學會輕輕說話。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並能正確地領會其中的暗示,自覺、愉快地調整自我的行為。

孩子們還很小,為了讓他們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育,同時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做的還有許多……

幼兒園教學反思7

《瓶子和蓋子》是一節科學活動,來源於教材裡面,但同時也來源於生活。我們小醫院自從投放了各種藥瓶後,小朋友興趣濃厚,經常會轉開蓋子給娃娃胃藥,但是有的小朋友玩過這些物品後不整理物品就走了,瓶子和蓋子都分了家。所以我借主題活動之際進行這節科學活動,讓幼兒嘗試用按、旋轉等方法開啟和蓋住瓶子,養成它們收拾物品的好習慣。同時這樣能發展他們的小肌肉動作,能夠感知瓶口大小和蓋子大小的關係。

活動一開始,我把我們的小醫院裡亂七八糟的瓶子蓋子圖片放了出來。我告訴他們:“老師想在這些空瓶子裡裝上東西,可是我一不小心把瓶蓋子全弄亂了,這可怎麼辦呢?沒有了瓶蓋子,瓶子還能用嗎?”用這個來讓小朋友知道瓶蓋子的重要性,“沒有了瓶蓋子,裡面的東西就會變髒了,裡面的東西會流出來變壞!”

第二個環節,把班上人數分六組,每組給小朋友足夠的瓶子和分開的蓋子,讓他們自己拿著瓶子去探索相應的蓋子。小朋友操作完後,讓小朋友講他是怎麼找到合適的蓋子的。最後總結出有的孩子根據瓶口大小找到蓋子的;有的孩子是根據瓶子和蓋子的顏色找到蓋子的;有的根據擰、按的不同方式找到蓋子的。我重點講了通過擰的方式找到蓋子的那個瓶口上和蓋子上都有螺紋。如果蓋子大小一樣,瓶口和瓶蓋上都有螺紋,那它們就是一對好朋友。最後我延伸到這些空瓶子都可以收集下來做廢物利用,可以種小盆栽等等。鼓勵小朋友在家裡吃過食品的空盒子、瓶子都可以帶到幼兒園來。

本節活動中,我預設的目標小朋友都完成了,知道為瓶子找到合適的蓋子,並能用按、旋轉的方法開啟和蓋住蓋子。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也做到了人手一份,讓每位幼兒都能操作起來。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應該在提供給幼兒瓶子和蓋子的時候,應該加大難度,投放更多的蓋子,讓幼兒從很多蓋子中去探索尋找。

幼兒園教學反思8

案例描述:

今天是發放成績冊的日子。還沒到離園的時間,家長們就陸陸續續的來接孩子,少商新年的祝福和期望,我們目送著家長和孩子的身影漸漸遠去…...

這時候,榮榮媽興高采烈的走進活動室,第一句話就問:“王老師,我們家榮榮今年有‘好孩子獎狀’嗎?”

我尷尬的迎上前,解釋道:“榮榮今年沒有被評上‘好孩子’……”本來一臉喜悅的榮榮媽還沒有等我說完,臉色馬上變了,滿臉怒氣的朝著榮榮說:“什麼? 沒有評到?榮榮,你爸爸怎麼對你說的,啊?!今天回家看爸爸怎麼收拾你!”

“老師,老師……”媽媽的話嚇得榮榮當場“哇”的哭了起來。

“怎麼回事?”我糊塗了。

“王老師,你別管了。她爸爸說了:融融今年如果拿不到‘好孩子獎狀’,就別回家了!”

“哼,這孩子小小年紀機關赧然學會了騙人,說什麼:老師常常誇獎我、表揚我。原來都是黃華,看我……”越說越來氣的榮榮媽舉起了手,眼看著一個巴掌就要打下來。我趕忙護住了孩子。

看著懷裡瑟瑟發抖的榮榮,榮榮媽舉起的手終於放下了。

分析: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父母的希望。在家庭中,家長無一例外的對孩子的將來有所考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比比皆是。

案例中,榮榮的媽媽和爸爸就是過分主管的期盼孩子,非要讓孩子按父母的認識和醫院去活動,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這樣會使孩子缺乏思維的判斷力,今後做是會沒有注意。他們對孩子的批評多與鼓勵,他們不知道孩子都喜歡聽“好聽的”,也就是表揚和鼓勵的語言。因此,他們對孩子的限制多與信任。其實,孩子是不斷成長著的,今年沒評上“好孩子”,並不代表著她什麼都不好,什麼都不如人家。每個孩子由於很多原因,在個體上存在著不同的差異。有的孩子禮貌好,但不講衛生等等。所以,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而是應以成人的眼光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不足,應該用鼓勵的語言想方設法引導孩子改正缺點。案例中,榮榮的媽媽和爸爸根本不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不瞭解孩子的發展水平,而是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有些操之過急了。

家長的責任在於不斷地發現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培養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可是他們過分的要求差點使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在一次次的否定中,孩子會有此誤以為“自己就是差的,就是繃得,就是不如人家。”從而導致今後十時半不好,缺點多,這就好比“一隻孤帆獨自漂浮在動盪不寧的大海里,無人問津”一樣。而家長此時無疑為自己的孩子就是無可救藥,就是不能為自己爭光。殊不知,恐嚇的語言引不起孩子任何的思想變化;反而讓孩子的發展越來越早,由此,孩子為了躲避家長的責罰而學會騙人的實力已是屢見不鮮了。

我認為:此時,家長應樹立自己良好的心態,使自己明白: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有許多的評價標準。家長要拓寬期望面,不要單一智力的高低、乖不乖,甚至學業成績來衡來那個孩子。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假如你發現這條路達不到目的,究應走另一條路試試!家長應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對孩子成功的期望,切忌用案例中榮榮的爸爸那樣“今年拿不到獎狀,就別回家了!”的粗暴語言,魯莽的下斷言。這樣做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一種何等的摧殘!一直孩子從小就擔負著心理重壓,和他健康成長呢?所以,作為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應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發展水平和興趣愛好,切莫採取“一棍子打死”的教育方針。父母應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優勢在哪裡?不足之處又有哪些?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興趣的或鍾愛的?孩子的發展是否循序漸進?帝國寧夏的目標是否符合孩子的發展水平?是否可以通過一定的培養達到一定的目標等等。

反思:

優先的獎狀獎給誰?在這件事上,我覺得:作為家長首先應擺正心態,明確衡量好孩子地標準並不僅僅是“好孩子獎狀”;其次,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知道自己的不足,今後要加以改正;最後,教師可以根據班裡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的設立獎項。除了“好孩子獎狀”之外,還應多設幾個不同類別的獎項(愛清潔寶寶、愛動腦筋寶寶、用餐好寶寶、守紀律寶寶、講禮貌寶寶),讓每個孩子都有一份獎勵,讓每個家長明確到自己的孩子目前還存在著哪些方面的不足,並及時調整教養策略。

幼兒園教學反思9

在主題活動裡,我們通過音樂、美術等各種藝術形態來表現,我們用“圓”、“輪子”、“滾動”等等關鍵片語織活動,從而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通過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孩子們瞭解了常見車輛的不同外形和功用,體驗了車輛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同時結合數概念,體驗不同數量車輪的不同功用。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遊戲環境,讓主題融入到環境中,我們利用廢舊紙箱為孩子們製作了一輛公共汽車,讓孩子們在角色遊戲中,瞭解了交通規則,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在益智區,設計了立體停車場,我們將一一對應的概念融入其中,而且養成了孩子們玩好玩具應該物歸原處的好習慣。另外,我們根據幼兒不同的能力差異設計了小動物乘火車的遊戲,鍛鍊了幼兒排序的能力。在探索區中,孩子們拿著從家裡帶來的小車,在不同坡度的車道上開小車,感受速度的不同。在閱讀區增設了小汽車方面的圖書,供孩子自由閱讀。建構區裡我們在地面鋪設了印有馬路的毯子,並且提供了許多實物小汽車及自制小汽車,供孩子們自由選擇玩耍。玩耍之後要求將車子回停車場,讓幼兒在擺擺放放的操作過程中,瞭解各種車子名稱及特徵,練習分類停放。

小班孩子對運動著的物體很感興趣,尤其是開動著的汽車、摩托車等,令他們著迷,吸引著他們去觀察、去發現。特別是軲轆軲轆的車輪子,成為孩子有趣“吸引物”,於是學習的注意力也就自然地集中在輪子上。於是我們設計了車輪滾畫的活動,通過車輪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體驗玩色和大面積作畫的樂趣。在活動“輪子歌”中,首先通過輪子的數量及種類,引出孩子的已有經驗,並在其中包含的數的概念。當孩子們掌握了基本車輛的輪子數量時,又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車輪的排列方式,並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而且是數個孩子一起合作表達。孩子們在不斷的嘗試中,增強了空間意識,同時也獲得了大家在一起做遊戲的愉悅的情感體驗。另外,在美工活動“拼搭小汽車”的活動中,幼兒自己給小車安裝所有配件。如:車窗、車輪等。這不但鍛鍊了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豐富了幼兒對車子組成的經驗。

隨著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對於各種各樣的車的種類和用途的車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汽車展覽會”,“各種各樣的車”,“會唱歌的車”等。幼兒通過外出參觀、實地觀察、觀看錄象等活動,對汽車的名稱和功能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尤其對警車、救護車等有特殊用途的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設計了很多有關交通規則的體育遊戲,如:“開小車”“小拖車”的活動。練習聽訊號變幻動作。鍛鍊幼兒靈活的閃躲能力。也讓孩子們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方法。

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在進行該主題活動中,實物照片與模型玩具是必備的教具與學具,孩子們通過與父母一起收集各種圖片資料,一起玩弄各種車輛、火車、飛機、輪船的模型與玩具,使他們逐漸認識、瞭解了各種交通工具的用途與特徵。家長們積極配合,收集到了許多種類的交通工具的圖片與模型,我們把它們佈置在了探索區,讓幼兒不僅僅能看到,更能摸到和感受到這些有趣的交通工具對我們生活的幫助。

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很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了,他們雖然不太會表演,或不能投入的表演,但從孩子們欣喜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們喜歡這些內容的活動樂於去嘗試去體驗。孩子們從各自初步嘗試製作各種交通工具,到能有意識的進行小組合作式製作,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動手能力與人際關係智慧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但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不足之處。一是孩子們的實際生活經驗少,在遊戲活動中,不會表演,不能放開大膽的表演,總是覺得這種模仿表演很可笑,不能投入其中。這與我們在開展其它類教學活動中這一方面涉及較少有很大關係,幼兒缺乏此類的經驗。二是在製作活動中幼兒獨立完成作品的能力有限,在活動中缺少耐心,及探索精神。當遇到困難時急於求助於他人,且放棄了自己探索的機會。三是幼兒的空間智慧沒有很好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在我們涉及的活動中關於繪畫、創作的內容極少,幼兒們沒有機會去練習和提高。

針對該主題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我們會在今後的主題活動中進行有計劃的改進和完善,使幼兒在各種主題活動中,各項智慧都能得到均衡發展。

幼兒園教學反思10

開學第一週的情況是新來是幾個妹妹早晨離開家人後哭鬧得厲害,這是意料中的事。第一天上午我帶了兩個,是孫夢雨和沈可心,這兩個可愛的寶寶由於年齡小,依賴性特別強,所以一開始她們對並不感,而是哭著要我抱一抱,可是不管我抱了誰另外的一個就哭得更響了,第一天就在他們的哭聲裡過去了。兩三天後,夢雨喜歡上了玩具,所以情緒穩定得比較快,而可心卻開始象個小尾巴一樣跟著我,我上哪兒她就上哪兒,不見我就大哭,為了讓這個小妹妹適應園的,感覺到我們這個大集體的溫暖,開始幾天我也是對她百依百順的,但她嘴裡還時不時的喊奶奶、念媽媽,效果不好,於是我就嘗試讓她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告訴其他這個哭鼻子的孩子是他們的小妹妹,要友好,給她玩具玩,還讓大孩子上去抱一抱她,其他孩子在這個小妹妹面前就顯得長大了,懂事了,特別是女孩子,很願意拉著可心的手玩玩具,一開始可心有些害怕,我在一邊看著她陪她一起玩以後,她就跟著玩了。情況好轉了,我也鬆了一口氣。

新生入園的哭鬧情況是免不了的,特別是我們這些小不點,但要哄好他們也不難,通過上個學期的帶班經驗,再看這個學期第一週的情況,我總結出一些制止孩子哭鬧,穩定新生情緒的方法。首先:的態度要親切、自然,不強求幼兒。例如:寶寶剛入園時,一般抱著幼兒入園,教師要自然的與幼兒打招呼,如果寶寶不願意叫、打招呼,就順其自然,彆強求,可讓媽媽與寶寶一起在幼兒園玩一玩,教師可經常抱抱幼兒,親親他們,這是與幼兒貼近的最好辦法,同時也可消除幼兒的緊張心理。

其次是提供的玩具很重要,一定要大,顏色鮮豔,帶聲音。託班幼兒對小的、零碎地、無聲響的插塑不感興趣。相反,對於直觀的,引起注意的聲音很感興趣。例如:玩積木,教師可幫助幼兒把積木插成各種大的形狀,幼兒比較喜歡。

幼兒園教學反思11

在幼兒園工作時間長了,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天你學什麼了?你怎麼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麼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孩子的自信力 ,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老師經常通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慾望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我的兒子18個月才學會走路,近3週歲時才學會說話,而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說:“你兒子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兒子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和先生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通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資訊: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我兒子幼兒園的老師—潘峰章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上費了很大心思。兒子剛來我們幼兒園上學時,整整哭了兩週,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潘老師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積極勇敢的表現,上大班那年六一兒童節還表演了節目呢!如今,他已經是國小二年級學生了,讓我們感到很欣慰的是,他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性格也越來越活潑,自信心和表現欲增強了許多,能積極回答問題,還主動報名參加了一些有益的活動,我們都很高興!

幼兒園教學反思12

一天,我教了小朋友一首歌:“紅旗飄,樹枝搖,草低頭,花彎腰…….我知道,風來了。”幼兒熟悉這首歌后,我說:“你們看,這小朋友多聰明,她看到這些現象,就知道風來了。請問你們怎麼知道風來了?按我的思路,幼兒能回答兒歌中的某一句就行了。”沒想到小雯冒出一句:“我不看就知道風來了。”對她這句話,我沒考慮就直接否定了,然後繼續按我的思路引導幼兒認識風。若干天后,一個大風的日子裡,風颳得眼睛都很難睜開,我恍然大悟,“我不看就知道風來了”這話其實沒錯。當天下午,我找了一個適當的機會又提起這個話題,幼兒的回答五花八門,但我期待的那句話卻沒人再提,小雯不吱聲,只忽閃著兩隻有神的大眼睛看著我,於是我說:“上回小雯說我不看就知道風來了,當時我說這句話不對,現在我們一起出去感受感受,來證明一下這句話到底對不對?”

來到院子裡,我讓幼兒閉上眼睛,感覺“不看怎麼就知道風來了”他們高興的閉起眼睛,完全沉浸在感受風的意境中。有的說我的頭髮被吹到眼前了,有的說我聽見風在呼呼地刮,還有的說我覺得風在推著我走……..我接著說:“現在我們迎著大風跑一跑,看有什麼感覺。”他們說:“老師,風頂得我跑也跑不動。”

回到教室,我又讓幼兒隔著窗戶觀察風,幼兒說:“看到樹枝在擺動,塵土飛揚,就知道風來了。”通過這次對風的重新認識和探討,小朋友都知道了小雯說的“我不看就知道風來了”沒有錯,我也及時反思並調整了自己的教育行為。

幼兒園教學反思13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來到市保,每一天和這群孩子們生活在一齊已經半年多了。這半年多來,從對他們不熟悉,對工作中的每個細節的陌生,對保育院的常規的不瞭解。到此刻,一點一點的進入狀態,這其中和領導的關心,班主任林教師的幫忙,保育院周教師的配合,以及家長們的寬容、理解是分不開的。

回顧這半年多來的生活,能夠說一向生活在壓力和努力之中。徐教師的優秀從一開始就給了我很大壓力。對於我這個轉崗教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本來,我想利用我在國小的工作經驗結合幼兒園的工作實際,做點創新。可是,實際操作起來我才發現,自我想的太簡單了,畢竟年齡及各方面的發展需要、目標及方法都是存在很大差異的,簡單的結合根本起不了作用,反倒適得其反。慢慢地,孩子們的常規、習慣開始發生變化了,有些孩子被一些好動的孩子帶著變化著。看著眼裡,其實急在心上,我覺得是我沒有及時的鞏固他們的行為習慣,才造成他們的變化。應對家長們的信任的目光,我心裡很虛。

幾次家長開放日的活動,讓我深刻的感覺到,我的工作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不夠細緻,細節問題總是研究的不夠全面。這個幼兒園的工作中是很大的問題。經過和林教師、周教師的討論,也跟徐教師溝通的幾次,加上從家長口中瞭解到的孩子的情景。我開始靜下心來研究細節的問題了。我覺得,幼兒園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細節,大多比較瑣碎的事情,小朋友隨時會製造很多狀況,如果不研究全面一點的話,到時就會措手不及。之後,我也著重在這方面下功夫,從平時的日常工作,到後面的家長開放日及孩子的才藝展示,我都儘量研究到細枝末節的事情,學期末的彙報活動和本學期的“3.8”節半日活動,我們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也讓我的挫敗感有了點點小恢復。

這個學期,我覺得還要繼續堅持這種把事做細的做法,無論是對孩子常規的管理,還是自身的教學工作,及孩子們的日常保育工作,本學期幾次活動的組織,都要儘量靜下心來,做細做全。當然,我的工作中仍然還存在浮躁和懶惰,時常會偷偷懶、耍耍小聰明,在今後的生活中要儘量改正。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把孩子的發展放在心裡。能夠做讓家長放心,孩子喜歡的教師。

幼兒園教學反思14

帶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來到幼兒園,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很巧合的是今天也是我們班的家長會。

俗話:萬事開頭難。這句話真的一點都不假,因為要開家長會,英文老師和華文老師都不在班,他們讓3個幼兒來管理班級,幼兒們都進行區角活動。班上留下了我和另一個實習老師。對於我這個才到幼兒園工作的初期,我感到了手足無措。幼兒們嘰裡呱啦的說著英文,面對新的環境,面對說著英文的幼兒,我覺得毫無頭緒,不知工作應該從哪裡下手,這時,第十屆的實習學生拍拍我說:“就看著他們就好,他們很厲害的。”‘厲害’我對這個詞感到好奇。

只見7個幼兒在另外3個“小領導”的“管理”下,幼兒安靜的進行自己的活動。當有幼兒講話,或在班上跑時,她們立刻會走過去制止,在他們的一番言語“攻擊”之下,幼兒們都會乖乖聽話。看到這裡,我突然發覺平常帶班老師對這三個孩子的信任和對整個班級的管理。現在的孩子比過去多了一份頑皮,一份靈活,一份大膽。孩子的能力也一代比一代強,要求也越來越高。我想要把班級管理的老師在與不在都保持一致,對於我這個新手還需要走一段不尋常的摸索之路。

今天我看到了老師們的責任,不僅要教好幼兒,保育幼兒,更要為他們在園的生活留下美麗的回憶。每一個幼兒都有一本檔案集,記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其中包含他們的學習作業,活動、表演影像,每一幅圖片下都配有文字……從這些中我看到作為一個好的老師的不易。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幼兒記錄下他們生活的點滴,當他們長大後翻開這一頁頁的瞬間,相信他們一定會有燦爛的笑容。

看到這裡,我知道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完善自己,不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中,還是態度,思想上,都要準備好投入將來的教育事業。為一個個天真純潔的幼兒們留下美麗一頁!

幼兒園教學反思15

小班孩子從一入園就跨入了一個陌生的集體,認識許多成人和同伴,他們的交往範圍擴大、交往活動增加,一些從未碰到過的矛盾和困難由此產生。3~4歲幼兒正處於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根據這一特點,針對剛入園的幼兒不懂禮貌,不會使用禮貌用語,遇到熟人不願主動打招呼,同伴之間不會友好相處等不良習慣,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社會課《寶寶有禮貌》,教幼兒學習日常禮貌用語,學習禮貌地和別人交往,幫助幼兒理解社會。

考慮到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是在各種實踐中通過不斷的感受而形成的。各種活動是幼兒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重要途徑,也是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的:

1、活動開始,我和孩子們對什麼是 有禮貌的寶寶 進行討論:問題剛提出,牛牛搶著說:早上來幼兒園時要說老師早、老師好。我啟發說:如果遇到熟悉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呢?孩子們接嘴說:也要向叔叔、阿姨、小朋友問早、問好。我首先肯定了孩子們說得很好,但同時指出:在課堂上要舉手發言,才是有禮貌的寶寶。接下來靜怡舉手發言了,她說:放學的時候要和老師、小朋友說再見。

2、採用情景教學方式,使孩子們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

出示玩具小兔子: 小朋友,你們好! 我引導說: 小兔子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麼啊? 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孩子們很興奮,齊聲說:小兔子,你好。小兔子要走了: 小朋友,再見。 小朋友們主動和小兔子再見。

我用小兔子的口吻表揚孩子們與人見面能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主動說再見,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場景遊戲:打電話。

設定場景,我首先示範打電話: 喂,你好,再見。 然後再有針對性地請幾個小朋友來打電話。小兔子要生日了,它想請動物朋友們來參加它的生日,可是它不會打電話,要請小朋友們幫忙。最後分組遊戲,相互打電話,讓幼兒在設定的場景中練習禮貌用語。

4、通過豐富多彩的遊戲滲透禮貌行為。

動物朋友們都去參加了小兔子的生日,小豬和小熊也去了,在玩皮球的時候,小豬不小心踩了小熊一腳,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呀?孩子們都非常聰明的說: 小豬應該和小熊說對不起,小熊要說沒關係。 就這樣,孩子們在遊戲中還學習了 請 、 對不起 沒關係 等禮貌用語。

課後,我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這節課的可取之處是通過情景教學和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懂得道理,受到薰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育理念。其次,這節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我們班像李晨曦等一批性格內向的孩子現在不用家長 逼 也能主動和老師、同伴打招呼,願意主動與人交往了。不足之處:教學不應侷限在班級內部,而應帶孩子到隔壁其他班級去做客,讓孩子在與陌生夥伴的交往中鍛鍊交往能力,培養禮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