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美術的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06W

國小美術是培養挖掘孩子潛在藝術細胞的重要課程。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國小美術的教學反思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國小美術的教學反思

國小美術教學反思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時深化 ,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同學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同學審美能力,培養同學認識美,發明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同學學到繪畫與製作的身手;能培養同學的綜合能力,發揮同學在各個方面的才氣;能使同學感受美;能使同學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同學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同學為本,使同學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同學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同學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同學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佈置、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和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考慮、推敲。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只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而這,與我對美術課美術教師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考慮: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考慮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和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只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方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裡,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著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研討。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考慮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小朋友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方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小朋友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小朋友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同學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身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需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小朋友的個性,限制小朋友的發明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同學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無妨帶領同學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同學觀賞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同學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同學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小朋友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小朋友喜歡色彩,有的小朋友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小朋友只喜歡畫籠統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規範,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課程規範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考慮,這確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規範。例如: 李吉林老師認為“老師肯定——同學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區域性,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只協助教師掌握同學心智和發明力的生長情況,和時給予同學啟發和協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同學表示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援。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保守用“一個規範”去套同學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同學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同學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裡去。在優秀作業上寫 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同學勝利的喜悅;在表示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洩氣”、“慢慢來”、 “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同學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示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發明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缺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時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時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同學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同學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區分、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同學發明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同學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同學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國小美術的教學反思二

通過美術課的教學,讓我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一、每課一評要堅持

學生的美術作業評價不是為了我們的評比課能多取得一點的分數,也不是為了我們的觀摩課而作秀,而是真正地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一種激勵機制。我們應該從平常課出發,做好每課一評,真真正正地為孩子的發展服務。只要我們堅持每課一評,每課必評,我想孩子們通過相互的點評與交流,必定會增加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通過評價,教師能更深一層地瞭解孩子,明白孩子的創作意圖,提高孩子的.創作能力。正像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羅恩菲德指出:"對兒童作品施以評價只是老師更透徹地瞭解兒童的成長,而不是以學生的缺點和優點來困擾他們,前者能幫助老師瞭解學生的創作意圖和其他情形,後者徒然使兒童對‘尋找自我'和創造表現喪失信心......任何評價,只有能幫助老師瞭解兒童,並有效地提示兒童從事創作,才有意義。"因而,我們對學生評價應以客觀事實作為評價的基礎,同時評價觀也要多元化,給予學生確的評價,並要以激勵性原則來評價學生作業。激勵性原則是指教師在評價中給學生施加積極的影響,使學生處於一種能動的,活躍的動力狀態,從而引發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體發展。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盡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並加以渲染,增強學生自信心、形成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認知水平以及交流表示式的能力,逐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唯有紮紮實實做好每課一評,才能真真正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二、當堂點評要多樣

繁重的教學任務下,怎樣才能輕鬆、有效地進行評價呢?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課設計不同的評價方式。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評價興趣,更能體現評價的積極作用。

本課《壺的聚會》其實是對壺的造型的一種設計。這應該是一堂茶香四溢的、充滿藝術活力的美術課。本課以"學禮儀、品好茶"貫穿始終。我從課的匯入設計就為最後的評價環節打好伏筆。師生相互問好,讓孩子瞭解中國是禮儀之邦,"以茶待客"更是中國的普遍習俗。有客來,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對客人的極大尊重。為此,我設計:發出邀請,請孩子們喝茶,並告訴孩子們簡單的茶經。好茶需要配好壺。好的壺才能泡出茶香四溢的好茶來,好壺能讓品茶者有一份好的心情,才能品出好茶的味道。你看,壺的多麼的重要!再出示各種茶壺的圖片以供孩子們選擇。這個環節看似請孩子選自己心儀的壺來品茶,實際上是讓孩子們通過對壺的外形,色彩,花紋的欣賞,從而對壺的基本結構有所瞭解,為創作作好鋪墊。

在作業展示時,同樣以品茶的形式來實施。匯入時,我請學生喝茶;要課結束時,我卻要求學生請我喝茶,做到首尾呼應。學生都是愛老師的,提出這樣的要求,當然不會拒絕,更是歡喜。"那誰先請我喝茶呢?你猜我會喜歡喝怎樣的茶呢?"由於前面匯入的環節已經採用品茶的方式,所以學生會很自然地以壺的好壞來確定茶的香濃如何。此時,學生採用自我介紹壺的特點,更是一種自評的過程,我就細細品茶。通過幾位學生的自評之後,許多學生都按捺不住了。我就採用互評的方式,促進生生間共同的交流。"你還想請哪些同伴喝茶?""你覺得他的茶的味道如何?"說是品茶,實質上是在評價茶壺;說是品茶,實質上是在相互交流製作茶壺的心得。於是,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就是一茶一壺間。

這何止是壺的聚會,這是技術的切磋,藝術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這更是心的聚會。

同樣的,不同的課還可以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

如我在上《小鬧鐘》一課時,我請學生給自己的鬧鐘標價,但只能是十元,二十元,三十元。學生展示自己作品時,說一說自己為何給自己標了這樣的價格,對於優秀作品,我們可以給他加價,對於不足作品,可以打點小折,或者再加工,爭取賣個好價錢。

另外,《美麗的自然景物》我讓孩子們給自己的畫面配上一些詩句;《花式小點心》,請每一團隊選出一樣點心與其他的點心PK;《自畫漫畫》, 我請學生將自己的漫畫作品貼在長條的展板上,之後將它折起來,成為一本班級漫畫集。

總之,評價的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去設計,我們的美術課堂肯定因評價而更精彩。

三、傳統評價要創新

傳統的美術作業還是學生把完成的作業交到老師的手中,然後老師根據作業的造型、色彩、構圖、想象等因素綜合評定其等級或給一個分數。那麼,我們可以採取給孩子在分數上加一個笑臉,在ABC上加幾顆星星。孩子們覺得自己似乎比平時更優秀了,因為不僅有了等級或分數,還得到老師的另外的獎勵。

美術的語言是用線條、形狀、顏色、紋理等形式。在美術活動中,選出我們需要的藝術語言進行視覺藝術的創造。因此,對美的認識不是像其它學科那樣有固定的標準,而是要靠自己去感覺去體會的。為此,我們還可以採用評語評價,在作品背後寫上幾句話。例如,在完成《兒童面部表情》《人物寫生》作業時,我在學生的評語上寫著:"線條很流暢"、 "頭部寫生的感覺很好,抓住了人物特徵,觀察很仔細"、"表情表現很生動""自信一些會更好""有進步"等等。通過評語評價,學生更容易掌握美術知識技能、對美術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了。有時,也將等級評價與評語評價相結合,學生學習成果在評價中得到認可,技能在評價中提高。

四、有效資源要利用

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的有效資源為孩子辦展覽,將課堂評價延伸到課外。如教室內的牆、書架上,教室外的走廊,學校的宣傳櫥窗,校網網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展覽環境。當堂的作業,如果能按時完成,我將他貼在教室後的展板上或教室外的走廊牆上。這樣能更好地鼓勵孩子當堂完成作業。同時,我還利用學校的大型展覽窗,校網站等有利資源讓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展覽。這種評價方法很受學生喜歡,學生之間互相觀摩,互相交流。通過展覽提高了

學生對美術興趣;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提升了家長對學科的重視程度。

評價要在平常課中堅持,不是為我們的評比課而評價,不是為我們的觀摩課而評價;而是要真正落實到我們的平常課中。這樣的,我們的公開課會上得更完美,因為有著平時的實實在在的積累。正如哲人泰倫底烏斯所說:"由於你不可能做到你所希望做到的一切,因此,你就應當做到你能夠做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