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頻跳槽”背後的真問題

才智咖 人氣:8.08K

與其杞人憂天地操心90後的就業浮躁,不如研究下這種“被擇業”現象,消除不正當的干預,為所有90後創造更公平的就業環境。

“90後頻跳槽”背後的真問題

最近,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與相關機構聯合出爐一個《就業主力軍就業趨勢研究報告》,對90後就業情況進行了一些總結:從90後畢業生的簽約職業來看,從事銷售的比例最高,佔17.3%。15.6%的90後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從對職業的忠誠度上看,47.6%的90後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預期的工作期限在一年以內。

一些媒體提煉出的新聞標題是,“近半數90後畢業生計劃一年後離職”。雖然這是研究報告傳達出的內容,但凸顯這個新聞點還是有一些標籤化的嫌疑。自從90後一代邁入職場以來,時不時就有類似聲音,“90後就業心態浮躁”,“90後職場不好管”等。這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其實當初也在80後身上抒發過不少,並早已被證明,對於任何一代人,簡單化地貼標籤都失之偏頗,毫無意義。

就跳槽這事兒來說,幾十年前因制度所限,多數人就業只能“從一而終”,在一個單位生老病死。可隨著市場化之後,至少80後就業之後,跳槽就成為普遍化的現象。“年底跳槽”甚至成為一個備受爭議的現象。頻繁跳槽本身的利弊,是值得探討的另一個問題,但這和80後還是90後的出身無關。所以,以孤立的資料來推論90後浮躁,沒有太多根據。

當然,相比於前輩,90後的生活壓力普遍會小一些,而擇業的自由度卻更大一些。兩種因素結合,一些90後在跳槽時可能更少顧慮,跳槽的可能性會更大。更多的擇業自由,總體上更有利於年輕人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事業。不過這也需要90後以負責任的態度面對自由,跳槽的前提是有相對科學的職業規劃,是追求更好地自我實現,而不是漫無目的甚至到處逃避。

之前曾有報道,一些90後就業是看父母意願,甚至上網問“度娘”,找工作存在極大盲目性,撞上什麼就是什麼。對自己的.志願和實際沒有清醒認識,盲目就業,也可能為今後的跳槽埋下隱患。不過這與其說是90後的問題,還不如說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問題。有些家長甚至抱著“你找不到好工作,我先養著你”的態度。在這樣的教育引導之下,可想而知90後子女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工作。

父輩對90後就業更值得擔心的影響,還體現在另一個層面。在這份研究報告裡有一組資料尤其需要關注:父親在國家機關的90後畢業生平均簽約薪資最高,為3614元,其次是父親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平均薪資分別是2983元和2942元,而父親在家務農的90後畢業生們的平均薪資是2552元。

從這“等級森嚴”的薪酬資料可見,父輩們的階層收入差距,在子女身上得到很大程度的“遺傳”。如果90後的就業,很大程度被父輩的地位和影響所決定,擇業變成了“被擇業”。所以,與其杞人憂天地操心90後的就業浮躁,不如研究下這種“被擇業”現象,消除不正當的干預,為所有90後創造更公平的就業環境。

TAGS:後頻 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