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簡介

才智咖 人氣:1.72W

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與生活》簡介

本週推薦書籍: 心理學與生活

作者: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要想不痛苦,唯有帶著痛苦生活

吉爾伯茶

“別傻了,放下吧。”或者“別想了,看開點。”傷心欲絕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對你說的最多的話恐怕就是這兩句。可是效果往往沒那麼好。有些人繼續找人傾訴,依舊會想不開;而有些人非常想要放下,結果卻越發放不下。

相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會議發言時我們越在內心鼓勵自己自信輕鬆,就越會覺得緊張;失眠時我們越想著儘快入睡,就越會輾轉難眠;害羞的人越是暗示自己見人要表現的大方,結果越發拘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為什麼這些情感上、生活上的痛苦會如此讓人糾結?我們遭遇了,然後找一個知心的好友傾訴,順帶獲得了安慰、快樂、信心和勇氣,但是為什麼,在過後不久,我們又會因為一首歌曲、一片枯葉、一襲落霞、一部電影、一處景色、一盤菜,而再次哽咽,深陷痛苦的渦流?為什麼下次遇到了相似的場景,我們又會感到不安和恐慌,然後事後責備自己的愚笨?

下面我藉由自己的經驗拋磚引玉,談談一個人到底如何才能自信、快樂的生活。如果你看完後能理解到其實這篇文章毫無意義,那麼說明你已經漸臻佳境。

1.所謂自信,只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我們經常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自信是意志強的結果。人們會舉出很多例子,比如諸葛亮、比如拿破崙,但是即便是諸葛亮的空城計,其鋌而走險也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決斷,他意志堅決,但是我想坐在城樓之上也並非無一絲恐慌。

其實自信只可能源自經驗,當然胡攪蠻纏和目中無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自信並不是天生的,我們覺得一個人很自信,其實那都是環境造就的。在我們性格形成之初,如果我們做了一件事,無論成功或者失敗,若能從中體驗到超出我們預期的成就感,那就能積累一點自信。有的人很幸運,從小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環境,積累了自信外向的性格。而有的人因為家庭變故、教育方法不當,很多成就感會被否決,比如父母限制孩子活動、嚴厲的家教、不經常鼓勵孩子等等,這種經歷的作用就沒有體現出來。所以我一直認為,年輕人都應該學學心理學,如果知道父母和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決定性作用(性格一旦形成很難徹底改變),那就不能讓下一代經歷我們曾走過的路。

而當我們性格定型之後(大致就是高中之前),雖然這時我們能自由的左右成就感的多少,但是對於同一件事,不同性格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很難改變。這就是為何往往性格自信的人在多年之後更為自信,而自卑的人卻更加自卑、自閉。這其中的緣由就在於性格外向的人會把心理能量更多的投向外界,多去參加社會活動,遇見更多更雜的人;而性格內向的人則出於恐懼和自我保護更多的把能量投向內心,結果越關注自己內心的煩惱,人就越恐慌。很多自卑的人由此還會在內心瞧不起膽怯的自己,但卻又不去把能量投向外界。他們一方面很想嘗試某件事,他們渴望表現自己,讓別人看到其實自己也可以很自信,但是卻又害怕遭受失敗,他們下了很高的期望,內心也會做很久的掙扎,很長的準備,最後卻又放棄了嘗試,或者乾脆表現出不屑嘗試來展示自信。這種情況在國內的學校課堂上經常遇到。

但是困擾依舊還在,缺乏自信的人為此會在書中尋找答案。開始會欣喜若狂,以為找到了癥結所在,但數日過後,那些諸如“我定成功!”“我能行!”“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外在是內在的反映”等的心理暗示語便失去了作用。甚至至今還有太多所謂的“成功學”“勵志書”等在推崇這種看似積極實則逃避自我的心理暗示法,時不時的還拿“心理磁場”等術語出來唬人。這些勵志書或者偽靈脩書的確激勵人心,但是這些其實完全都是出自作者廣博的見識和頻繁的經歷。但是很多書卻不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企圖以他們自己的經歷鼓動讀者,其實真正能讓你自信的,不是這些沒營養的勵志書,不是那些漂亮的暗示語,也不是一套套邏輯縝密的哲學道理,只有自己,只有你的經歷才能讓你自信。沒有經驗支援的意志和暗示出來的自信,是最脆弱的。

如果你還困在意志的暗示之中,而不努力去多多經歷生活、事業、愛情等等,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你都不會獲得自信。拋棄那些勵志書吧,你要多與社會上各種人交往,然後用心體驗,只有再在體驗中才能漸漸克服自卑,收穫自信。記住,經歷是唯一能讓你內心得到成長的方式,而不是知識。

2.要想不痛苦,唯有帶著痛苦生活。

開頭已經說到,那些越是刻意的心理暗示,反倒會更加引起內心的恐慌。森田正馬稱之為精神互動作用,其實有時候痛苦的已經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對於痛苦的感受加深了這種痛苦。痛苦的時候我們會迫切的想知道我們為什麼痛苦,當我們把心理能量過分的集中於內心時,痛苦只會被無限的放大。如果越是刻意,就越無法改變。我們沒有人能做到禪宗那樣,完全毫無痛苦的洞察著自己的內心。那是神一般的境界,誰人都想要達到,但是卻永遠達不到。要想不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帶著痛苦生活。

這裡聊舉一例。我曾被人戲稱為“婦聯主任”,經常成為傾訴的物件。在這些女孩中,有一個問題最為嚴重,一開始我只是傾聽,因為對於女孩而言,傾聽就能起到一半的療效。她的痛苦其實很平常,就是被男友虐待卻死心塌地的愛著他,男友大學畢業回到遠方,她傷心欲絕。我知道接受現實是避免更多痛苦的第一步,但是對於一個深處痛苦之中的人來說,接受現實絕非易事,甚至是不可能。我不停的勸說她要接受其待你並不好,並且已經離去的現實,開始嶄新的生活,每次看似心情好轉,但是數日之後其又再次傾訴衷腸。她亦是對我說過,她想要擺脫這種痛苦,但是每每又再次陷進去。對這種痛苦的關注,讓她越陷越深,無法自拔。我遂發現理性在情緒面前的脆弱,對於撕心裂肺的痛苦,唯一治療的方式,就是逃避,也就是帶著痛苦去生活,而不是去消滅這種痛苦。因為沒有人能做到全然的正視和麵對這種痛苦而不動情愫,只有在時光和生活的消磨下,這種痛苦才會愈發變得微弱。所以我鼓勵她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活上,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在學校謀得一份要職,並報了商務英語考試,最近我問她近況如何時,她說前男友剛給她發了簡訊祝福她找到了新男友,她卻一點感覺都沒有,還回復了句:神經病吧你!

所以不能把心理能量過多的投向內心,去關注痛苦和痛苦的原因,那樣等於自殘。逃避這種痛苦是唯一的解脫之道,這種逃避的方式是一種移情,可以找個新戀人(如果你想盡快忘記失戀的痛苦,我告訴你,這是唯一的方式)或者做點其他你非常感興趣的事,但是在一開始,千萬別做需要過多思考的事情。而且,心裡一定要事先給自己留有餘地,做好再一次陷入痛苦的可能,其實也只有在反反覆覆的痛苦中,才能最終忘卻這種痛苦。還有,除了你自己之外,別指望任何人能幫你做到這些。當然,這裡的`所謂的逃避是一種積極的逃避,如果你選擇不利於人生目標實現的方式,比如瘋玩、泡吧、賭博、酗酒等,那你就做好痛苦一輩子的準備吧。

對於失眠等等,其實也是如此。失眠本身很正常,只是對於失眠的焦慮讓人更加睡不著覺。失眠時不要去關注失眠的痛苦,可以去做些其他事。其實對於經常失眠的人而言,如果多多將心理能量關注於外在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失眠過後,即使2-3小時的睡眠,即使頭昏昏沉沉,第二天的工作也能做好。我就是如此。凡事都不要刻意,問題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如果我們能把注意力指向工作學習,不太關注自己的身心,其實煩惱能少很多。

3.別把認識自己當成目的,真正的成長在於行動。

很多學習心理學的人會第一個拿自己開刀,這第一步棋就已經走錯了。其實對於心理學而言,其真正能受用的物件,是別人,而不是自己。自己是無法通過心理學去獲得任何改變的,如果走火入魔,可能情況會更糟。人的內心是永無止境的,你窺探不完。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只能幫助我們瞭解別人的心理,而不是自己的,不然就陷入了主觀和偽科學的圈圈中。我們的心理往往會被自己的意志、觀念、經驗、內心矛盾等等模糊化,要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只有通過別人的觀察和實驗,當然前提是你得絕對的坦誠。

你會說,我是為了認識自己。那我和你說,認識自己不必那麼刻意,而且更不能為了改變自己而去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只需要一個概念化的程度,比如自己是如何的性格、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等等,即可。對於你是如何思考、如何行為(比如為何我如此注重自己的形象、為何我這麼容易害羞、為何我今天又失眠了等等)的,這些就像一個黑洞,你若是深究自己,會越陷越深,而且得不到答案。

有這樣的說法:六十年前,老衲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前,老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現在老衲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也就是說,當你認識得越多,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多,那樣事實的真相反倒有可能被矇蔽住。認識自己也是如此,如果刻意,反倒看不清自己,但是又只有經歷認識這個過程,才能更清楚的看清自己。有可能繞了一圈,你發現認識了自己(怕已是老大不小了),但是回頭細看,原來自己還是當初的自己,而且生活中的問題並未有所改觀,但卻已無多少時日抱以行動改變之。

沒有必要活得太明白,那樣太累。去挖掘自己時,會被多重人格的自己所困擾,那樣容易被情緒束縛住,就不可能有目的的生活。生活中佈滿了巧合和意外,很多問題是無法用腦子解決的,想的在透徹也無濟於事,只能通過行動用身體的體驗去理解。

TAGS: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