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的幾種心理學效應

才智咖 人氣:1.75W

蝴蝶效應

工作生活中的幾種心理學效應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是一種混沌的現象。“蝴蝶效應”在混沌學中也常出現。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以預測的比較複雜的系統中。如果這個差異越來越大,那這個差距就會形成很大的破壞力。為什麼天氣或者是股票市場會有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和崩盤。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或者‘滾雪球’;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蝴蝶效應在心理學方 面的應用:蝴蝶效應指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當一個人小時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長大後這個刺激會被放大,電影《蝴蝶效應》中作了精彩詮釋。

蝴蝶效應來源於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茨60年代初的發現。在《混沌學傳奇》與《分形論——奇異性探索》等書中皆有這樣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洛倫茨(E‧Lorenz)在皇家麥克筆型電腦上進行關於天氣預報的 計算。為了考察一個很長的序列,他走了一條捷徑,沒有令電腦從頭執行,而是從中途開始。他把上次的輸出直接打入作為計算的初值,但由於一時不慎,他無意間省略了小數點後六位的零頭,然後他穿過大廳下樓,去喝咖啡。一小時後,他回來時發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發現天氣變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離,在短時間內,相似性完全消失了。進一步的計算表明,輸入的細微差異可能很快成為輸出的巨大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在氣象預報中,稱為‘蝴蝶效應’。……”“洛倫茨最初使用的是海鷗效應。”“洛倫茨1979年12月29日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演講:‘可預言性: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德克薩斯引起龍捲風嗎?’”

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也叫從眾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一致性思想或行動的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是訴諸群眾謬誤的基礎。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預設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

經濟學中羊群效應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資訊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群體是個體的共同體,個體按某一特徵結合在一起,進行共同活動、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體。個體通過參加群體的活動而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意願。群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總和,而是超越了這一總和。群體對個體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個體在群體中會產生不同於獨處環境中的行為反應,從而形成諸如從眾、流言等心理現象。證券市場是一個動態的開放市場,影響股價的因素就起著重要作用。有時候公眾心理甚至能夠左右證券市場的'走勢。投資者的群體心理對股價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投資者的心理變化引起證券市場供求關係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行情。

當人們相互瞭解其他人對股票的看法時,社會輿論就形成了;當人們根據這些社會輿論進行投資時,羊群效應就開始顯現了;當若干個投資者受心理偏差的共同作用時,羊群效應就形成了。羊群效應放大了人們的心理偏差,使人們的投資決策以“羊群”的感覺為依據,而不是以正規的分析為依據。在羊群效應的驅使下,人們的理念變了。依據的不是認真的思考,而是一個想當然的想法。當每個人的投資決策都受心理因素控制的時候,羊群效應就被擴大了。投資者的選擇完全依賴於輿論(隨大眾),或者說投資人的選擇是對大眾行為的模仿,或者過度依賴於輿論,而不是基於自己所挖掘的資訊。它的關鍵是其他投資者的行為會影響個人的投資決策,並對他的決策結果造成影響。所以羊群行為也成為從眾行為、群體行為。羊群效應有真羊群效應和偽羊群效應之分,真羊群效應是指市場參與者對他人行為明顯的模仿和跟從行為,偽羊群效應是指群體中的成員面臨相同的決策問題,擁有相同的資訊而因此採取了相似的行為。偽羊群效應是資訊被有效利用而產生的結果,而真羊群效應則不一定具有效的。有人認為羊群效應有穩定金融市場價格的作用,相反認為有非穩定作用,它產生了價格泡沫,增加了價格的波動和市場風險。造成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本身的專業素質外,更主要的是國內股市本身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制度缺陷和結構失調,從而使投資基金運作和外部市場環境之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進而導致基金經理獨立和理性思考能力蛻化為從眾行為,基金的投資風格和投資個性淹沒在“羊群行為”之中。

破窗理論

由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觀察總結的“破窗理論”指出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讀讀下面這個例子:

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復,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

要想引導一個好的環境,除了要維護外,還必須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戶”。在我們周遭的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事情又何嘗不是在環境暗示和誘導下行事的結果。在優雅潔淨的場所,我們都會保持安靜,不會大聲喧譁;相反的,如果環境髒亂不堪,四處可見的都是打鬧、咒罵等等不文明的舉止。

因此可見,環境好,不文明的舉止也就會有所收斂;環境不好,則文明的舉動也會受到影響。人會被環境影響,但是人的行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兩者之間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所以我們常常提到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並不是什麼空洞的口號,它確實決定了我們自身的一言一行對環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在公交車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又有多少人會不顧眾人的文明舉動和鄙夷眼光而貿然插隊?與這相反,車輛尚未停穩,猴急的人們你推我擁,爭先恐後,後來的人如果想排隊上車,恐怕也沒有耐心了。

在公共場合,如果每個人都舉止優雅、談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夠營造出文明而富有教養的氛圍。千萬不要因為我們個人的粗魯、野蠻和低俗行為而形成“破窗效應”,進而給公共場所帶來無序和失去規範的感覺。

破窗理論告訴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這不是空洞的口號,行動起來!

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定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不值得定律

可以從字面上來理解不值得定律,它看起來非常簡單直白。但往往簡單的定律,其重要性卻常常被人們疏忘。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不值得定律反映了人性的一種心浮氣躁的心理——倘若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則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

這種態度使人缺乏激情去對待事物,降低自己的自信心。從而導致事件的成功率低,哪怕最終成功了,自己也不會有多少成就感。所以我們要選擇自己值得去做的,願意去做的事情,並把它當自己的奮鬥目標。

那什麼樣的事值得去做呢?一般而言,可以參考這三個因素:

個人價值觀。只有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我們才會滿懷激情的去做;

自我個性。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卻去從事社交方面的工作,想必很難內心開心吧;

現實處境。如果你的工作與你的價值觀或者個性衝突,但是你又不能拋棄這份工作。那就學會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於現實中的處境。

不值得定律告訴我們:要做有價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與動力;若現實所迫,不能選擇符合自己價值的事業,也不要消極對待或者直接放棄,應該學會改變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奮鬥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