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學效應

才智咖 人氣:1.24W

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心理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生活中的心理學效應

生活中的心理學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心理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從眾現象

一則笑話這樣說到:一日閒逛街頭,忽見一長隊綿延,趕緊站到隊後排隊,唯恐錯過什麼購買緊缺必需品的機會。等到隊伍拐過牆角,發現大家原來是排隊上廁所,才不禁啞然失笑。這就是從眾鬧出的笑話。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用通俗的話說,從眾就是“隨大流”。可以表現為在臨時的特定情境中對佔優勢的行為方式的採納,也可以表現為長期性的對佔優勢的觀念與行為方式的接受。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夜場被稱為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它的心理和行為品質。它有時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暈輪”,有時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暈輪”,這都會干擾對資訊的評價,要克服暈輪效應就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許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徵,比如長相啊,歌聲啊,於是就不顧一切模仿明星的行為,蒐集他們用過的一切東西。這其實就是暈輪效應在作怪。暈輪效應就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傾向,即人們在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的或壞的印象後,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徵。平時說的“愛屋及烏”就是暈輪效應的一個突出表現。

羅森塔爾效應

有一位名叫羅森塔爾( RobertRosenthal )的人 , 在 1966 年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 研究變態心理學的人 , 可能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 , 把研究結果“汙染”了。他設計了一些實驗 , 試圖證明實驗者的偏見會影響研究結果。其中有一項實驗是這樣按排的 : 他讓大學生用兩組大白鼠做實驗 , 主持實驗的人告訴大學生們說 , 這兩種大白鼠品種不一樣 , 一組是十分聰明的 , 另一組特別笨。事實上這兩組大白鼠沒有什麼差別 , 而大學生們都相信 , 實驗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學生們讓這兩組大白鼠學習走迷宮 , 看看哪一組學得快。結果他們發現 , “聰明”的那一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組學得快。

羅森塔爾對這種果怎樣解釋呢 ? 他推測說 , 這有能是由於實驗者對“聰明”的動物和藹友好 , 對待“笨”的動物粗暴而造成的。

在另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中 , 羅森塔爾及其同事 , 要求教師們對他們所教的國小生進行智力測驗。他們告訴教師們說 , 班上有些學生屬於大器晚成( lateblooming )者 , 並把這些學生的名字念給老師聽。羅森塔爾認為 , 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望得到改善。自從羅森塔爾宣佈大器晚成者的名單之後 , 羅森塔爾就再也沒有和這些學生接觸過 , 老師們也再沒有提起過這件事。事實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單 , 是從一個班級的學生中隨機挑選出來的 , 他們與班上其他學生沒有顯著不同。可是當學期之末 , 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測驗時 , 他們的成績顯著優於第一次測得的結果。這種結局是怎樣造成的呢 ? 羅森塔爾認為 , 這可能是因為老師們認為這些晚器大成的學生 , 開始嶄露頭角 , 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 , 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

上述情況為什麼會發生呢?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因為人們的頭腦中事先就存在著一種定勢,定勢又作何解釋呢?這需要從頭說起。定勢也可以說是一種心向 , 是指在對某一刺激發生反應以前 , 就已經存在的某種意向。比如你聽別人說過 , 張某近來對你很不滿意 , 那麼你在遇到他時 , 即使他沒有說一句對你不滿的話 , 你也會體驗到一種不自然的感覺。如果你聽別人說這個人專會挑別人說話的毛病 , 那麼你在同他講話時 , 就不如平時講話那樣流利。這就是因為事先你的腦子裡存在著一種趨勢 , 由於這種趨勢的存在 , 使你的反應同平時大不一樣。

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 10 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 10 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 1 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 2 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

3 對 1 規律

說服別人或提出令人為難的要求時,最好的辦法是由幾個人同時給對方施加壓力。

那麼為了引發對方的求同行為,至少需要幾個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實驗結果表明,能夠引發同步行為的人數至少為 3 ~ 4 名。

當兩個人統一口徑誘使某人採取求同行為時,幾乎沒有人會作出錯誤選擇。如果人數增加到 3 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 5 個人中有 4 人意見一致。人數增至 8 名或 15 名,求同率也幾乎保持不變。

但是,這種勸說方法受環境的制約較大,在一對一的談判中或對方人多時就很難發揮作用。當對方是一個人時,你可以事先請兩個支持者參加談判,並在談判桌上以分別交換意見的方式誘使對方作出求同行為。在紙牌遊戲中,經常能看到這種現象。紙牌遊戲一般由 4 個人參加,在遊戲過程中如果時機成熟,有人會建議提高賭金或匯入新規則,同時也會有人提出異議,這時如果能拉攏其他兩人,三個人合力對付一個人,那麼剩下的那個人會因寡不敵眾而改變自己的主張,被多數的力量說服。

克萊烏傑比茨的手下敗將拿破崙也曾說過:“勝利在於兵力充足。”由此看來,“以多勝少”的道理應該是在克萊烏傑比茨之前就有的一個規律

皮革馬利翁效應

傳說古希臘塞普勒斯島有一位年輕的王子,名叫皮革馬利翁,他酷愛藝術,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對於自己的得意之作,他愛不釋手,整天含情脈脈的注視著他。天長日久,女神終於神奇般地復活了,並樂意做他的妻子。這個故事蘊含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種力量,這種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學家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

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慧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慧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刻板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

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覺物件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無論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瞭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如果在招聘考試和考察員工績效時,只憑第一印象,就會被某些表面現象矇蔽。

首因效應在招聘過程中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應聘者容易贏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者往往給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察其行、考其績。

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佔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瞭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資訊失真。

蝴蝶效應

196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出現了疑難問題:她在計算機上用一組簡化資料模擬天氣的演變,原本是想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但是,事與願違,多次計算表明,初始條件的極微小差異,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心理情緒也是如此,有一組漫畫顯示,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心裡很惱火,回家衝妻子發起了脾氣,妻子無來由地被訓,也很生氣,就摔門而去。走在街上,一條寵物狗攔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氣啦,就一腳踢過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過一個老人面前,把老人嚇了一跳。正巧這位老人有心臟病,被突然衝出的小狗一嚇,當場心臟病發作,不治身亡。

洛倫茲發現了微小差異導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表達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動翅膀,它煽動起來的小小漩渦與其他氣流匯合,可能在一個月後的美國得克薩斯州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中著名的“蝴蝶效應”。

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說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機會

鯰魚效應

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們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只有一條漁船能做到帶活魚回港。後來,人們發現這條船的魚槽內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而已。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類”後,也會因緊張而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延長了壽命。這就是“鯰魚效應”。

運用鯰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執行機制。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和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

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吧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凶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凶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喊叫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凶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凶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時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森效應

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藉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與"賽場失誤"之間的惟一解釋只能是心理素質問題,主要原因是得失心過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時"戰績累累",卓然出眾,眾星捧月,造成一種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上賽場的特殊性,社會、國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劇,心理包袱過重,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困擾自己,怎麼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產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如何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呢?首先,要認清"賽場"的目的,克服恐懼感,賽場並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規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不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穫。最終定會交付滿意的答

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東西就說是“酸”的,是不好的,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比如:別人有一樣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但實際上我不可能得到。這時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樣東西不好的地方,說那樣東西的“壞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檸檬”心理就是認為自己的檸檬就是甜的,“甜檸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擺脫不掉的東西就是好的,要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優勢,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千萬不要輕易說自己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試試“甜檸檬”心理學會接納自己,逐漸增強自信。

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 “南風效應”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比如:有些同學與大家在一起時很凶很要強,一次、兩次可能因為你很凶,要了別人強,佔了上風,但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失去了朋友。我們可以還看到,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各不相讓,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想想如果學學“南風”兩人平心靜氣地好好談談,結果是否會好許多呢?

培哥效應

在有些電視節目中,曾有人做過所謂奇特的記憶表演。一般都是在舞臺上立一塊黑板,然後隨意讓觀眾說出一些詞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並按序寫在黑板上。表演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卻能根據觀眾的要求準確地講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內容,甚至還能把全部內容倒背出來。

這種表演看起來十分神奇,其實只不過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罷了。這種方法實際上並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⑴——帽子,⑵——眼鏡,⑶——圍巾,⑷——衣服,⑸——腰帶,⑹——褲子……並熟練地記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線。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⑴大象,⑵打氣,⑶洗澡,⑷電風扇,⑸自行車,⑹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絡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溼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因為在聯想時,我們有意識地把聯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記住第四個詞——電風扇與衣服發生聯想時,如果表象是電風扇吹開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電風扇穿了一件羽絨服,就非常奇特,這就更便於記住這一物件。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後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記憶的枯燥單調,使其妙趣橫生了。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去經常鍛鍊,並儘可能地使自己的聯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糖果效應

我很欣賞薩勒通過實驗得出的“糖果效應”這個概念。

薩勒對一群都是4 歲的孩子說:“桌上放2 塊糖,如果你能堅持20 分鐘,等我買完東西回來,這兩塊糖就給你。但你若不能等這麼長時間,就只能得一塊,現在就能得一塊!”這對4 歲的孩子來說,很難選擇——孩子都想得2 塊糖,但又不想為此熬20 分鐘;而要想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塊。

實驗結果:2 / 3 的孩子選擇寧願等20 分鐘得2 塊糖。當然,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慾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閉起來傻等,以防受糖的誘惑,或者用雙臂抱頭,不看糖或唱歌、跳舞。還有的孩子乾脆躺下睡覺——為了熬過20 分鐘! 1 / 3 的孩子選擇現在就吃一塊糖。實驗者一走,1 秒鐘內他們就把那塊糖塞到嘴裡了。

經12 年的追蹤,凡熬過20 分鐘的孩子(已是16 歲了),都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滿信心,處理問題的能力強,堅強,樂於接受挑戰;而選擇吃1 塊糖的孩子(也已16 歲了),則表現為猶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經質、好惹是非、任性,頂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傷害。

這種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糖果效應。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說,薩勒也未指出實馬的樣本大小,有多少被試孩子,他們的家教狀況如何。

我認為4 歲的測試不會絕對性地決定他以後的人格,4 一16 歲期間,12 年的環境與教育會起更大的作用。但薩勒提出的這個效應還是頗有新意的。

 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讓挑選。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反感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等於扼殺創造。

破窗效應

在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借鑑意義。如果一名學生因為成績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就給他貼上一個“差生”或“壞學生”的標籤,那麼人們就會帶上有色眼鏡看他,只要他犯了一點小錯,就抓住不放,亂扣帽子,因為既然是破的東西,讓他再破一些也無妨,所謂“牆倒眾人推”,說的也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