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學生學習評價方法改革芻議學科論文

才智咖 人氣:4.16K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同時,《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瞭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於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傳統的教學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改進激勵功能;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忽視過程的評價;評價內容過於注重成績,忽視了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的評價。由此可見,在國小科學新課程中,評價體系的改革已顯得刻不容緩。下面,根據自己的教學,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科學課學生學習評價方法改革芻議學科論文

一、多方式評價

評價方法的恰當選擇,是有效地進行國小生科學學習質量評價的重要條件。根據國小科學的教學要求和國小生科學學習質量的評價目標,在檢測中,主要可通過幾個“結合”予以實施。

1. 書面考試與實踐考試相結合。

國小生科學素養有四個核心要素,即:科學興趣、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傳統的國小生科學學習質量評價,重書面考試輕實踐考試,這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是,學生的許多科學能力通過書面考試是檢驗不出的。比如:⑴利用圖書館查詢文字資料。⑵使用計算機進行網上檢索。⑶通過電視、廣播媒體瞭解科技資訊。⑷利用卡片摘記資料。⑸能夠制定實驗計劃並完整、安全地完成實驗……這些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得以體現。

2. 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形成性評價”是用來改進和發展正在進行著的教學活動,為幫助改善或不斷完善一個教學方案和教學活動而進行的。“終結性評價”可以鑑定學生科學學習的質量。傳統教學過分重視終結性評價,而忽視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的反饋作用,包括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兩方面的反饋作用。運用評價不僅可以瞭解科學教育實際收到的成效到底如何,學生取得了哪些進步,更重要的是可以找到科學教育自身發展中的各種問題與不足之處,使之更好地完善。教育測量的結果往往是相對的,每次考評成績此時此地學生的情況,並不代表學生的固有特徵或全部情況,因此,要把以鑑定、分等為目的的`終結性評價與反饋、改進為目的的形成性評價並重。

3.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評價的時間跨度可以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評價時有些問題可以在課內解決,有些問題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訪問、收集資料和分析,才能得到結果。如教學六年級《水質調查》一課前,讓學生準備有關水資源汙染的資料,學生需要了解附近水域受到的汙染情況。課後調查瞭解當地採取了哪些措施防治水汙染,撰寫調查報告等等。評價的資訊來源不再僅僅侷限在課堂,而是拓展到了學生各種發展的培養空間(包括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等)。評價也不再僅由教師通過課堂內外的各種渠道採集學生素質發展的資訊,而是設計各種評價工具,鼓勵學生主動收集和提供自我發展的評價資訊。

4.教師評和學生評相結合。

教師評定學生的科學學習質量,準確性較高,但有時也會“武斷”。採用學生個人自評、同桌互評、小組評議等學生自評的方式,有利於及時自我糾正,共同提高。如:在《養蠶》這一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對有關蠶形態、生長髮育過程等科學知識掌握的程度由教師進行評價;學生觀察蠶身體結構、生活習性、各生長階段的特點等活動能力由教師及學生小組長共同評價;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情感、態度由學生自評或互評,同時借鑑學生家長的評價意見;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的行為習慣由教師或學生小組長評價,同時也借鑑學生家長的評價意見。

二、多手段評價

為了使“動手做”能夠真正得到落實,科學教材已突破了狹隘的教科書和教學具的概念,而是一個包含所有教學材料——教科書、工具箱、科學活動手冊、光碟等在內的廣義教材概念。在科學課程標準中的“活動建議”一欄裡羅列了許多實踐活動:蒐集資料、實地調查、模擬演習、科學實驗、論文撰寫、課題設計等,這就要求改變將紙筆測驗作為唯一或主要的評價手段的現象。例如:教學《生鏽與防鏽》一課後,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防鏽實驗,學生通過探究的全過程,瞭解防鏽的有關方法。讓學生在歸納、整理的基礎上,寫出相關科學小論文、簡單的科學專題研究。

此外,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設定評定量表(即教師根據學生某一活動的表現,直接對其結果做出評定。這種評定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程度、等級或數值,分別稱為定性量表、程度量表、等級量表和等值量表)等也可以把握學生學習與發展的軌跡。

三、多領域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對科學基礎型課程的教學進行評價,而且要對科學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的教學進行評價。學生基礎型課程學習的評價,可以採用書面考試為主,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生拓展型課程學習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完成與課程相關的有關課外實驗,根據所學知識解釋身邊的科學現象,設計“和諧的家園”和“保護環境”等活動,還可以圍繞“我們的地球”這一主題進行社會調查,寫出調查報告進行交流,評價可採用自評、小組成員互評和教師評定相結合的方法。探究型課程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

總之,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教改之中,樹立科學的評價理念,構建自主評價網路,擴充套件評價內容,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才能讓科學課的教學真正體現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