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產品物流淺議

才智咖 人氣:2.57W
現代農產品物流淺議
與農業生產物流相比,農業銷售物流,即農產品物流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當前農業市場的競爭主要集中在農產品的銷售方面。對於“豐產地”或“豐收地”同樣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筆者認為除了市場因素,其較大的制約莫過於農產品物流體系還不完善了。 一、農產品物流及其公司(企業)的範疇 由物流公司的購貨商通過流通手段將商品農產品自供貨商或生產者手中輸入公司,由公司經過分類加工、儲藏、包裝後,再由公司的銷售商、供貨商利用流通手段從公司中輸出,提供給市場或輸送至終端消費者,這一過程即為農產品物流或商流。物流過程形成了商品農產品供應鏈。   由農產品的物流範疇不難看出,要形成農產品物流就必須具備這樣幾個基本要素:一是擁有穩定的商品農產品生產基地或供貨商;二是擁有商品農產品儲藏、加工基地;三是擁有商品農產品的購貨商與售貨商;四是擁有穩定的商品農產品消費客戶;五是擁有或租用的海陸空運輸通道與工具。   上述五個基本要素是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的基本環節,這些基本環節由供應鏈有機地、不間斷地連結在一起,就構成了農產品物流公司的基本組織構架。   作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行業——物流,近年來在我國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其發展水平與社會經濟對物流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隨著國家將物流寫入“‘十五’規劃綱要”,國內許多城市都將物流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物流產業在我國的蓬勃興起,農產品物流發展更加引人注目。國家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工程的全面實施以及農村物流體系建設被寫入“2006中央1號檔案”以來,農產品物流企業更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農村大地上湧現。農產品物流與“三農”的關係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頭注。   二、農產品物流與“三農”的關係   發展現代農產品物流業,是有效解決“三農”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開拓農村市場意義重大。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的物流量不僅數量巨大,而且供應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發展現代農產品物流,降低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物流成本,提高農產品流通速度,不公能為經營主體提供真實、準確性確的有效資訊,減少市場運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盲目性,提高農民的確良組織化程度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實現增值,而且可以提高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和質量安全,減少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降低和杜絕農產品公共安全事件的爆發,有利於保障城鄉居民的根本利益,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程序,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   從農產品物流自身的功能作用分析,已經由單純的產品計劃調運與供求調節轉變為價值實現、產業經濟和平衡供求三重功能。新時期農產品物流的三重功能,是與經濟轉軌時期的農產品物流的重要地位相適應的,關係到穩定與發展的大局。新體制的創新與延續,賦予了農產品物流新的功能;新功能的完善與發展,也將有力地促進農村市場體制的發展與完善。   物流本身是一個飲食整體觀念的概念。物流是物質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這一過程的“結構”,物流是這些相關活動的整合。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的物流企業已達數十萬家,但普遍偏小,功能單一,服務水平和能力不高,絕大多數企業還不足以稱為“物流企業”。由於我國國家對農產品物流認識相對匱乏,農產品物流管理理論基本是空缺,農產品物流業起步較晚,而發展又如此之快,還有管理機制等原因,加之農產品有別於其它物料的自身特點的問題,致使其誕生時就“先天不足”,走的也是一條曲折、起伏發展之路,暴露出的困難和總是也很多,正常作業與管理上必然會遇到諸多其它物流業根本遇不到的總是和困難。尤為突出的是經營效果差,邊際利潤更小。 三、農產品物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首先是數量大、品種多;加之“死性”與“活性”物料共存,導致在物流作業與管理上問題與困難更多。以蔬果為例,在物流過程中其損耗率在25%—30%,而已開發國家平均為5。5%左右,美聯社國僅為1%—2%。 其次是“鮮活”性物料時效要求嚴格,導致裝卸、倉儲、包裝、加工、運輸難;而“死性”物料如稻麥等大宗農產品則值低、量大,國家對基礎設施投資不足,加上管理機制問題,導致倉儲裝置設施相對短缺,海陸空尤其是鐵路通道不暢,運力不足。 第三是農產品物流資訊系統建設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綜合物流資訊平臺,缺少現代化的“虛擬物流或線上物流”管理模式或技術,從而制約了物流企業執行效率與服務質量的提高。 第四是相當多的`農產品物流企業仍然是“小社會”或以“傳統”經營方式。目前,農產品商流與物流的主要載體是大中城市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但這種農批市場十分原始,只能稱作是初級市場,遠稱不上物流企業,更稱不上現代物流企業。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去推動中國農產品物流事業的發展及其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農產品物流建設戰略構想和發展政策建議 第一要加強研究,總結經驗,借鑑國外。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研究目前還處於理論和政策的定性分析階段,供應鏈的各環節技術數量控制和管理還以經驗為主。建議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強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理論研究力度,在政策制定上充分考慮分地區、分產品、分環節等具體情況,保證出臺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把創新與借鑑相結合,形成具有本國特點的方法技術、管理模式與機制。 第二是國家需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應以強力手段,在海陸空運輸通道尤其是鐵路運輸及其運力的分配上進一步向農產品傾斜;重視與加強農產品物流資訊化系統及計算機標準化建設,打造農產品“線上物流”資訊化建設平臺。 第三要加強農產品物流管理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注重其綜合素質的養成與管理技能的提高。要加強相關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物流管理專業人員以及國民對農產品物流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促使國家以及行業領導更加重視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提高,更加重視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質量安全。 第四要加強農產品物流組織建設,培育和發展現代物流企業。在扶持已有農產品物流企業等農產品物流主體的同時,重點是加快農產品行業協會發展,同時要充分運用好中央2005年“一號檔案”和2006年“一號檔案”對農村工作的政策要求,充分抓住商務部推進“萬村千鄉”工程的商機,充分利用其政策支援,大力發展農業物流企業,逐步建立農產品物流品牌。 第五進一步加強現代農產品物流的住處體系建設。農產品物流從單一的實物形態進入虛擬交易時代是大勢所趨,合同物流、訂單農業等開始被引入物流領域。農產品物流業走在前列的國家政府都在運用發達的住處化網路通過各種數字化媒體在網上釋出資訊,企業可以直接進行網上交易,可以說沒現代化的住處體系支撐,就不可能完成現代複雜的農產品物流活動。應用計算機風絡將生產、物流、消費各環節連結起來,通過EDI(資料交換)和POS(時點銷售資訊)實現資料的自動採集和交換,建立農產品物流住處管理系統,達到整個產業鏈上的資源共享、資訊共用,同時節約了交易成本,又提高了流通效率,以減少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盲目性。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不斷加快,現代農產品物流產業在國內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筆者認為,對中國農產品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農產品物流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的層面,市場和資源整合還需要時間,發展中國現代物流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