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才智咖 人氣:3.02W

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隨著我國加入WTO,來自外部世界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給中國企業的壓力越來越大,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如何以一種更積極的狀態參與到世界競爭的潮流中去將是我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難題,經濟現實迫切要求我國企業早日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從現實看,我國企業經營效益普遍較差;會計造假行為嚴重,財務報告嚴重失真;企業違法違規現象愈演愈烈,進而成為普遍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內部控制的缺失與缺陷難逃其咎。很多企業還未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對內部控制還存在很多誤解,以為內部控制就是一堆堆手冊、檔案和制度,或者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內部成本控制、內部資產安全性控制等,甚至對企業內部控制根本沒有概念。針對當前的現狀,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將顯得尤為重要。

一、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形成條件

(一)管理現代化,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因此,加強企業管理,管理現代化,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

(二)寬鬆的體制為管理現代化提供了可能,為內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實施創造了條件。重視管理、做好科學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尤其是內部控制工作,應成為大家的共識。可以這麼說,在外部環境相同的情況下,誰把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做在前頭、做好,誰就有可能在眾多企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從而出類拔萃、獨樹一幟。

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及其應遵循的原則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是單位管理當局的責任,相關內部控制一般應當實現以下目標:

1、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

2、保證所有交易和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於適當的帳戶,使會計報表的編制符合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

3、保證對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

4、保證帳面資產與實存資產定期核對。

(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遵循的原則。

為了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科學合理,切實可行,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1、合規性;2、適用性;3、可行性;4、有效性;5、健全性。

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

內部控制制度是指一個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財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和發現糾正錯誤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的政策與程式。現代企業管理下的內控制度作為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包括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貫穿於企業的方方面面。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員素質控制

(二)職務分離控制

(三)授權批准控制

(四)檔案記錄控制

(五)業績報告控制

(六)財產安全控制

(七)內部審計控制等。

四、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對策

1、構築嚴密的企業內控體系。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具體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企業一線“供產銷”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有關人員在從事業務時,必須明確業務處理許可權和應承擔的責任,禁止一個人獨立處理業務的全過程。第二個層次是設立事後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的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週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可以在會計部門內設立一個具有相應職務的專業崗位,配備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員專門從事事後監督,並納入程式化、規範化管理,將監督的過程和結果定期直接反饋給財務部門的負責人,中小企業如不需配備專職人員,可由財務部門負責人直接負責此項工作。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內審機構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以上三個層次構築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會計部門進行“防、堵、查”遞進式的監督控制,對於及時發現問題,防範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和會計風險,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強化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與考核,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並使之不斷地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執行中有何成績,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某項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執行或不完全執行,估計可能產生或已經造成什麼後果。對於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對於違規違章的,堅決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並與職務升降掛鉤。只有做到壓力與動力相結合,才能最終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3、重視對內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員的選用,把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再完善,若沒有稱職的人員來執行,也不能發揮作用。企業的用人政策直接影響著企業能否吸收有較高能力的人員來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4、強化外部監督,督促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要合理分工,建立崗位責任制,並注意加強彼此間的資訊交流,定期互通情報,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應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瞭解、檢查與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增強威懾力;有關部門必須切實抓好對註冊會計師職業質量的監管,使註冊會計師的社會監督職責到位;鼓勵與支援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對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違法違紀行為曝光,以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5、建立良好的資訊溝通系統,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果。一個良好的資訊和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及時掌握營運狀況,提供內容全面、及時、正確的資訊,並在有關部門和人員之間進行溝通。目前,大中型企業的會計核算基本上脫離了手工操作的賬務處理過程,許多企業內部控制的很大一部分也實現了計算機化,這既節省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減少了人為因素對內部控制效果的影響。今後我們要特別注意開發與引進先進的企業財務與管理軟體,逐步建立高質量的企業資訊溝通系統。

結束語

多年來實踐證明:內部控制制度是部門和單位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維護國家財經法紀,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從源頭上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滋生蔓延,預防和減少國有資產在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的流失,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行為,完善內部控制,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2003年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指定輔導教材審計第八章—內部控制及其測試與評價》.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2)《現代企業管理下的內部控制制度》. 孟娟, 《教學與研究》,2003. (3)《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張明 , 《商業會計》,2003.

(4)《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表現、成因及對策》. 劉桂豔魯永睢, 《財務與會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