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內部控制

才智咖 人氣:1.1W

內部控制是衡量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標誌,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是: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新《會計法》二十七條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執行,靠的就是內部控制。

論企業內部控制

一、什麼是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式,並予以規範化和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會計控制是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與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關的控制。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並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於會計控制,也可用於管理控制。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確保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資訊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於管理層實現經營方針和目標;二是保護單位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三是保證業務經營資訊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證單位內財務活動的合法性也是內部控制的目標。

良好的內部控制雖然能夠達到上述目標,但無論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多麼完善,它都無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侷限。這種侷限性也必須明瞭並加預防。主要表現為:(1)受成本效益原則的侷限;(2)如果負有不同責任的職員忽視控制程式、錯誤判斷、甚至相互勾結、內外串通舞弊等,往往導致內部控制失靈;(3)管理人員職權濫用,逾越控制,對設定或實施的內部控制不予理睬,也會使建立的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二、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

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式三個方面:

(一)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主要反映單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對控制的態度、認識和行動。具體包括:管理者思想和經營作風、單位組織結構、管理者的職能和對這些職能的制約、確定職權和責任的方法、管理者監控和檢查工作時所採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針及其實施、影響本單位業務的各種外部關係等。

(二)會計系統。會計系統指單位建立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業務活動方法和程式。有效的會計系統應當做到:

1、確認並記錄所有真實的經濟業務,及時並充分詳細地描述經濟業務,以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對經濟業務作出適當的分類。

2、計量經濟業務的價值,以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記錄其適當的貨幣價值。

3、確定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以便將經濟業務記錄在適當的會計期間。

4、在財務會計報告中適當地表達經濟業務和披露相關事項。

(三)控制程式。控制程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針和程式,用以保證達到一定的目的。具體包括:經濟業務和經濟活動批准權;明確有關人員的職責分工,並有效防止舞弊;憑證和賬單的設定和使用,應保證業務和活動得到正確的記載;財產及其記錄的接觸使用要有保護措施;對已登記的業務及其計價要進行復核等。

三、內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內部控制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組織規劃控制、授權批准控制、預算控制、實物控制、成本控制、風險控制和審計控制。

(一)組織規劃控制。根據內部控制的要求,單位在確定和完善組織結構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所謂不相容職務,是指那些如果由一個人或一個部門擔任,既可能弄虛作假,又能夠自己掩蓋其舞弊行為的職務。單位的經濟活動通常可以劃分為五個步驟:即授權、簽發、核准、執行和記錄。一般情況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驟由相對獨立的人員(或部門)實施,就能夠保證不相容職務的分離,便於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而組織規劃控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TAGS: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