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臨床應用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97W

四逆散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透邪解鬱,疏肝理脾之功效。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了四逆散臨床應用的論文,歡迎閱讀!

四逆散臨床應用的論文

【摘要】  四逆散,原出《傷寒論》,主治少陰病之四逆證。仲景用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等證。方中柴胡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鎮靜、鎮痛、解熱等作用,還能抑制胃液分泌、抗炎、保肝利膽等作用;枳實有增強小腸平滑肌緊張程度和位相性收縮功能,還有抗炎、鎮靜等作用;芍藥有抗炎、抗菌、鎮痛、解痙等作用;甘草有解痙、抗潰瘍等作用。諸藥合用,能疏肝理脾。本方被應用於臨床內、外、婦、兒各科,其應用範圍仍在逐漸擴大。

【關鍵詞】  四逆散;中醫藥治療;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四逆散,原出《傷寒論》,為張仲景所創的一首名方。原方由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幹)、柴胡、芍藥各等分所組成。主治少陰病之四逆證。方中柴胡苦平,微寒,疏達肝氣,升脾胃之清陽;枳實辛苦酸,微寒,瀉熱行氣,降脾胃之濁陰;白芍苦酸,涼,益陰血,斂肝陰,緩中調胃;甘草甘平,益太陰之氣,緩急止痛。柴胡配枳實,兩者一升一降,可升清降濁,解鬱開結,疏達陽氣;柴胡甘草同用,和中疏鬱;枳實配芍藥,一氣一血,調其血氣;芍藥與甘草相伍,和血利陰,緩急舒攣,調和肝脾。四藥辛、苦、酸、甘、寒,共呈疏肝理脾,升清降濁,緩急止痛之功效。四逆散選藥精當,配伍獨特,療效突出,是古今常用之效方。後世疏肝諸方,如《景嶽全書》之柴胡疏肝散、局方逍遙散等皆是從本方發展變化而來,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系列亦均由桃紅四物湯與四逆散綜合加味而成。本方被應用於臨床內、外、婦、兒各科。筆者現將其臨床應用綜述如下。

1.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中醫稱之為“乳癖”,其臨床主要表現為****腫塊或****腫痛,月經期加重。中醫理論認為,情志不舒,肝鬱氣滯為其主要病因,與肝、胃、衝、任四經密切相關。肝失疏洩,氣機阻滯;肝病及脾,脾運失健,聚溼成痰,痰阻氣機,停於胸脅;肝鬱、氣滯、痰凝,結於乳絡而成“癖”。

巫嘉琴[1]用四逆散合金鈴子散為主方治療乳腺增生症88例,取得滿意效果。腫塊稍硬加丹蔘、牡丹皮;腫塊有熱感者加金銀花、連翹;兼氣血虛加黨蔘、黃芪等;經前痛加益母草;脹痛明顯加青皮、香附等。15天為1個療程,最短1個療程,最長6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7。72%。其中腫塊乳痛消失,停藥後3個月不復發53例;腫塊最大直徑縮小50%以上,乳痛消失24例;腫塊縮小不足50%,乳痛減輕或腫塊縮小50%以上,乳痛不減輕 9例;腫塊不縮小或腫大變硬者或單純乳痛緩解2例。

張彩蓬[2]報道用四逆散加減治療乳腺增生35例,取得滿意療效。

林振文[3]用四逆散加減:柴胡、白芍、枳實各9 g,甘草3 g。痰溼阻滯加法半夏、浙貝母、夏枯草;氣虛加黨蔘、黃芪;血虛加當歸、黃芪;疼痛加秦艽;氣滯加青皮、陳皮;納差加谷芽、麥芽;熱鬱肝經加牡丹皮、梔子;血瘀加赤芍、皁角刺;失眠加酸棗仁、柏子仁、合歡皮;乳癌術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每日1劑水煎服,6天為1個療程,治療 1~3個療程。結果顯效(症狀及腫塊消失)268例,有效49例,無效33例。

2.小兒腹痛

詹雪梅等[4]治小兒腹痛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齡3~12歲,以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5~10歲多見。腹部B超檢查無陽性發現,血常規和肝功能正常。大便常規及集卵未檢到蟲卵。31例曾給予驅蛔,亦無蛔蟲排出。臨床表現不規則腹痛,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經用西藥治療效果不佳。予以四逆散加味:柴胡5~10 g,白芍10~20 g,川樸6~10 g,炒枳殼5~10 g,制香附6~10 g,炒延胡索6~10 g,黨蔘10~15 g,甘草5 g,蒲公英20~30 g。如口苦嘔惡酌加川連、吳茱萸、佛手片、鬱金;便祕腹脹大便乾結者,酌加萊菔子、制大黃;傷食生冷,胃寒作病可加高良薑、桂枝;胃腸積熱加黃芩、姜半夏。7天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冷飲,避免勞累、情志刺激。

3.心臟神經官能症

心臟神經官能症臨床可見胸悶、胸痛、心悸、善太息、失眠、體倦乏力等症狀,且諸症隨情志變化而波動,多屬於中醫“鬱證”、“胸痺”等範疇。五志過激傷及肝木,肝氣鬱滯,可致心氣匱乏,帥血無力而發為本病。可見,肝氣鬱滯為其基本病機。

楊洪軍等[5]用四逆散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 40例,取得滿意療效。方藥柴胡 20~24 g,白芍24~30 g,枳實20~30 g,鬱金12~20 g。若肝氣鬱結較甚,加香附、佛手等;若屬氣滯血瘀,加三稜、莪術等或桃紅四物湯;若屬氣滯痰阻,合二陳湯;若肝鬱化火者,加黃連、梔子等;若屬肝鬱腎虧者,合二仙湯。7天為1個療程,服藥3個療程後,32例治癒,佔80%;6例有效佔,15%;2例無效,佔5%,總有效率為95%。

楊寧等[6]報道用四逆散合天王補心丹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取得較好療效。

4.不孕

趙紅[7]用柴胡、枳實、赤芍、甘草各10 g,丹蔘30 g,肝鬱枳實增量;血瘀加水蛭;痰溼互結加黃芪、桂枝;附件增厚,壓痛明顯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附件炎性包塊加莪術;輸卵管積水加大戟、澤蘭;輸卵管結核加夏枯草、蜈蚣;輸卵管不通伴黃體功能不全加鹿角霜;氣血不足加黨蔘、當歸;腎虛加紫河車、鹿角膠(烊化)。每日1劑水煎服,經期停用。3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顯效(輸卵管已通暢或妊娠)136例,有效42例,無效68例,總有效率為72。36%。

5.陽痿

陽痿屬於重度的勃起功能障礙(ED)。陽痿一證,在《馬王堆漢墓醫書》稱之為“不起”,在《內經》中稱之為“陽痿”、“陽器不用”、“陽器不舉”等。陽痿與肝經的關係較為密切,如《靈樞·經脈篇》所云:“肝者,筋之合也,聚於陰器。”中醫認為肝失疏洩,氣血失調,經脈執行障礙,宗筋難得其養,可發為陽痿不舉。

歐春〔8〕用四逆散加減,疏肝益腎治療功能性陽痿65例,獲得較好療效。方藥 :柴胡、枳殼、白芍、桑螵蛸各9 g,制香附6 g,陽起石、淫羊藿、制首烏各15 g,菟絲子、懷牛膝各12 g,偏腎陽虛者加鹿角片、巴戟天等;偏腎陰虛者,去制香附,加熟地黃、枸杞子等;氣明顯者,加黃芪、黨蔘等;兼瘀者,加當歸、紅花等;病程久者,酌加蜈蚣、刺蝟皮等。每日1劑,14天為1個療程,連治療 1~4個療程,並且輔以適當的性知識教育。結果,近期治癒19例,顯效23例,有效14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6。2%。

王全都〔9〕報道用四逆散加味治療陽痿15例,取得滿意療效。

6 腸易激綜合徵

腸易激綜合徵(IBS),以大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特徵,是最常見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患。臨床表現常有痙攣性腹痛(以左下腹多見)和便祕,或有慢性便祕伴間歇發作的腹瀉。IBS屬中醫學“腹痛”、“腹瀉”、“便祕”範疇。病機與肝脾失調有關。肝失疏洩,肝木乘脾,脾失健運而洩瀉,或因氣機失調而腹痛,或肝脾氣滯,胃氣不降而便祕。

周向陽等〔10〕以四逆散為主辨證治療腸易激綜合徵120例效果較好。治療以四逆散為基礎方,肝氣乘脾而腸鳴洩瀉、水氣俱下者加防風、木香、厚朴;氣機鬱滯而便祕難下、腹脅氣脹攻痛者加檳榔、大黃;肝鬱脾虛而便溏完谷不化、氣短乏力者加黃芪、黨蔘等;寒溼阻滯而便溏或下痢純白黏液、四肢不溫者加制附子、炮姜溫中化溼,10天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1~4個療程,臨床治癒86例,有效34例。

丁向前〔11〕用四逆散合痛瀉要方治療73例IBS療效滿意。方藥:柴胡、枳殼、白芍、陳皮、白朮、山藥、決明子、香附、茯苓各10 g,甘草3 g。兼見五更洩瀉者酌加吳茱萸、乾薑;兼見嘔惡者,佐以半復、生薑;大便祕結者加全瓜簍、郁李仁以潤腸通便。結果治癒 51例,佔69。9%,顯效 16例,佔21。9%,改善4例,佔5。5%,無效2例,佔2:7%,總有效率為91。8%。

方承康〔12〕報道用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治療難治性腸易激綜合徵取得較好療效。

其他,戴明等〔13〕用四逆散治療肋間神經痛、淋巴結腫大、尿路感染、膽囊炎等取得滿意效果。

張燕等〔14〕介紹陳瑞春用四逆散治療梅核氣、胃痛、便祕、膽結石、乳腺小葉增生、心悸等亦取得滿意效果。   四逆散雖然只有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四味藥,但藥少而精,臨床應用廣泛。仲景用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等證。

從藥理上分析〔15〕,方中柴胡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鎮靜、鎮痛、解熱等作用,還能抑制胃液分泌、抗炎、保肝利膽等作用;枳實有增強小腸平滑肌緊張程度和位相性收縮功能,還有抗炎、鎮靜等作用;芍藥有抗炎、抗菌、鎮痛、解痙等作用;甘草有解痙、抗潰瘍等作用。諸藥合用,能疏肝理脾。本方經臨床實踐,效果良好,其應用範圍仍在逐漸擴大。

【參考文獻】

1 巫嘉琴。四逆散合金鈴子散治療乳腺增生症 88例。廣西中醫藥,1998,21(6):27。

2 張彩蓬。四逆散加減治療乳腺增生35例。中原醫刊,1997,24(6):43—44。

3 林振文。四逆散為主治療乳癖350例。實用中醫藥雜誌,1995,11(6):13。

4 詹雪梅,吳長明。四逆散加味治療小兒腹痛58例。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5(10):58。

5 楊洪軍,孟繁蘊,孔立。四逆散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症40 例。浙江中醫雜誌,1998,33(4):155。

6 楊寧,湯益明。用四逆散治療心血管病經驗。中醫雜誌,1999,40(4):206—207。

7 趙紅。四逆散加味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46例臨床觀察。中國中醫藥科技,1995,2(6):42。

8 歐春。陽痿從肝論治65例。四川中醫,1996,14(9):22。

9 王全都。四逆散加味治療陽痿15例。中國民間療法,1998,5:45。

10 周向陽,王世勳,王榮林。四逆散為主治療腸易激綜合徵120例。國醫論壇,199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