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營企業的問題與建議

才智咖 人氣:2W
浙江民營企業的問題與建議
過去的二十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年,也是浙江經濟不斷向前、蓬勃發展的二十年。2004年,浙江省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勢頭,初步核算,全省 GDP達到11243億元,比2003年增長14.3%,人均GDP為23942元(2893美元),增長13.5%。為什麼一個資源如此稀缺的小省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關鍵就在於浙江人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浙江民營企業發展對浙江經濟的貢獻。2003年,浙江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600多億元,佔GDP比重達51%。浙江民營企業在全國也處在領先地位,大家都在學習浙江的經驗。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程序,以及全國其它地區民營企業的發展。一個問題擺在浙江民營企業面前,如何面對競爭和挑戰更好的發展下去?
  由於大多數浙江民營企業起初規模都比較小,並且大多都是由家族企業發展而來。在不斷壯大,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掩蓋了諸多問題,但是在尋求進一步發展時,一些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如何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成為發展的關鍵。
  一、人力資源嚴重短缺
  民營企業在用人時,一般不會出現人浮於事的局面。但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在一次次上臺階,上規模,實現更高層次的飛躍時,發現人力資源短缺,這一點變成公司發展的一個缺陷,成為木桶效應中的短板,制約了“企業木桶”水平線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往往大力招募人才,同時也著力培養內部人才。但由於人才,特別是適合於特定企業使用的人才,其貢獻和其投入相比較,總有一定的滯後性,其需求和其供給相比較,總有相當的稀缺性,致使企業總處於人力資源短缺的狀態。人才是企業在21世紀競爭中保持主動、贏得優勢的第一資源。當今世界管理科學權威杜拉克也認為:“企業惟一的真正資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開發人力資源。”如何解決人力資源問題,在這裡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企業要從百年發展需要出發,實施人才高地戰略,制定長遠人才發展計劃,建立健全用人機制,敢於不拘一格招賢納士,用情感、用事業、用待遇有計劃、有步驟地吸納各類優秀人才。
  2.企業老闆必須從根本戰略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踏踏實實地做基礎性工作,搭建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框架。一開始就從大處著眼,建立科學、理性的制度系統。建立職業階梯計劃,通過培訓等方式增強人力資本的功能,還要以優秀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領導者真正意識到“以人為本”,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人力資源管理才可能迅速走上正軌。
  3.應逐步淡化家族色彩,著力培養能承擔主要經營責任的職業管理者隊伍,使企業由老闆個人經營向專業化經營轉變。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尊重和信任員工,把企業的文化精神傳遞給每一個員工。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
  4.設計合理的薪資結構、報酬體系,明確員工發展路徑,以提高企業對關鍵人才的吸引力。打破思想束縛,嘗試請教專業的諮詢機構,以自身為主,藉助外力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二、管理體制落後 管理方式存在誤區
  由於民營企業大多是家族企業,並不是說家族企業就不適合企業發展了,它有其自身的形成背景與運營、發展的相對好處,況且,它也並非是中國特有的,在美、英、德、日等許多已開發國家,許多名聲顯赫的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就是其中的最好明證。但是,他們大多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整個管理體系已經相當完善。而浙江的民營企業起點比較低,況且發展時間也比較短,因此在企業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位居企業中高層的家族成員將矛盾與情緒帶入工作。由於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相對複雜,一旦出現分歧或者矛盾,難以調和,無形當中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增加了更多的風險。其次、家族成員的私心作怪,損公肥私的現象屢見不鮮。有些企業老闆認為,反正是自己人、自己的.公司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這樣可能會助長風氣,對其他非家族員工影響較大,影響企業的發展。還有就是,家族成員不論是否佔據重要部門及核心崗位職位,都容易在事實上形成排外的家族圈子,難以形成開放狀態與真誠相容、接受企業其他員工。這種狀況的存在,容易使企業中的家族成員對企業中的“外人”產生戒備、牴觸甚至是打壓心理與行為,或者是時不時展現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態。這顯然容易形成“自己人”與“外人”的派別或矛盾體,不利於使自己企業的其他員工產生歸屬感,不利於企業凝聚力的形成,也不利於調動與發揮其他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及其創造力。